Giovanni Marradi - Just For You

00:00
02:58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乔瓦尼马拉蒂

乔瓦尼马拉蒂

乔瓦尼 (Giovanni Marradi) 出生在意大利,5岁开始步其父亲后尘练习音乐演奏,8岁开始学作曲。现在已成为世界着名的NEW AGE音乐作曲家和钢琴家。
关注
Passionate Piano
11
专辑中文名: 激情钢琴
Romantico
30
《Romantico》是 Giovanni Marradi (乔瓦尼·马拉蒂) 在2008年发行的一张全新专辑。 乔瓦尼的钢琴弹奏出乐圣最浪漫的乐章,人称「现代钢琴诗人」的乔瓦尼以轻柔的琴音,撩动现代人的心弦,营造出泛着银晖的浪漫情境。
The Best Of Giovanni
14
The Best Of Piano 又名: 钢琴精选 表演者: Omar Akram 等 流派: 轻音乐 专辑类型: 选集介质: 数字(Digital) 发行时间: 2009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舒拉·切尔卡斯基》
20世纪伟大钢琴家《舒拉·切尔卡斯基》
这张专辑收录了舒拉·切尔卡斯基的演奏录音,包括肖邦的全套《练习曲》、《前奏曲》、《第三钢琴奏鸣曲》等钢琴独奏作品。舒拉·切尔卡斯基(Shura Cherkassky,1911.10.7-1995.12.27)俄裔美国钢琴家,出生于乌克兰敖德萨。俄国革命时全家移居美国,曾师从约瑟夫·霍夫曼,还差点成了拉赫玛尼诺夫的学生。据说他在练习钢琴时经常用 “半速”去演奏,力求精准的控制键盘和弹出绝妙的音色。这也是他的演奏一直很慢的缘故。切尔卡斯基的肖邦是十分有特色的,这已经被很多人表示认可。尤其是夜曲、玛祖卡和奏鸣曲,触键很透彻,层次非常明晰,有一种冰清玉洁的诗意在里面。他演奏的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很好的体现了这点。这是一个极端浪漫的乐章,需要在钢琴的分句和推进上非常注意,其次就是对音色的处理,需要仔细推敲,才能把肖邦那种羞涩的恋情般的感觉完美地展现出来。夜曲他演的好慢,甚至比阿劳的还要慢些。同样,速度一慢,那些诗意的东西就很容易地展示出来了,这在所有的作品都有类似的机理。切尔卡斯基有自己的特殊形象,他在钢琴上的表演手法变化万千,近似一个淘气的小精灵。这位个子矮小的钢琴家出场时总是快步走上舞台,面带神秘的微笑向听众致意,好像手中自有诀窍。由于他这种神态,有时往往使人不太习惯,但当他手触琴键,响起美妙的音乐,马上会使你感受到其新鲜的效应。他的演奏确实给听众带来了愉快。切尔卡斯基以演奏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为主,被认为是拉赫曼尼诺夫、戈多夫斯基、列文涅、霍夫曼、霍罗威茨所代表的浪漫钢琴演奏传统的最后一人。他的演奏既有高超的技巧和多变的音色层次,又有丰富的想象力。
25
59
安娜·莫芙《RCA演唱专辑全集》
安娜·莫芙《RCA演唱专辑全集》
这套12CD合辑是为了纪念女高音歌唱家安娜·莫芙逝世十周年而特别发行的限量版本,收录了她1960-1974年间在RCA唱片公司演唱录音,其中包含了四张首度发行CD的专辑。合辑采用的所有模拟母带均以24位/96kHz的技术加以数字化重新处理,效果更胜以往,是回味当代名演的最好选择。 在这套合辑中,安娜·莫芙与多位歌手合作,包含上个世代的男高音代表人物史帝法诺、贝冈吉与克劳斯。参与的指挥更包括莱布维兹、塞拉芬、史托科夫斯基、马格等。 安娜·莫芙(Anna Moffo,1932年6月27日-2006年3月11日)美国歌唱家,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有意大利血统。1950-60年代活跃于乐坛,因其歌声与美貌而受欢迎。好莱坞曾有意请她拍电影,但因母亲有意让她当修女而拒绝。1955年获得奖学金,进入罗马的圣奇西利亚音乐院求学。二十三岁挑战《蝴蝶夫人》一角,让她一夕成名。之后她饰唱《法斯塔夫》与《梦游女》的女主角,结果吸引卡拉扬,邀请她到萨尔兹堡音乐节合作《法斯塔夫》以及此剧的唱片录音。而卡拉丝演唱的《波西米亚人》,也指定由她唱对手角色穆赛塔。当时的她可说集千万宠爱于一身。 1957年莫芙与RCA制作人马里欧·兰夫蓝基结婚。1959年她在大都会歌剧院首演《茶花女》之薇奥丽塔一角大获成功,并因此与剧团展开长期合作,而当1976年她退休时,也是选择此角色告别舞台。1960-1973年之间,在意大利当地的电视台担任主播,被选为意大利最美丽的10位女性之一。除了歌剧,她也演唱清歌剧与艺术歌曲,曾拍过四部电影。 莫芙的歌声柔和恬淡、用情真挚、细腻而温柔,对于乐曲中的抒情性控制得宜,由内而外散发出典雅高贵的气息。与戏剧性的作品相比,她更适合演唱抒情的作品。莫芙的嗓音低沉丰满、优雅,线条明晰匀称。虽然音量不大,但音色温暖而丰富,有着柔和的色彩和天鹅绒般舒适的低音区。她敏捷的花腔技术使她能胜任露契亚这样的高难度唱段。她与男高图克和男中音梅里尔合作演出的《茶花女》以她赋予主人公细腻感伤的演绎至今仍为人们称道。莫芙演唱的音质纯净清脆,线条明晰匀称,音量不大,却充盈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
158
凯文·科恩《云淡风轻》
凯文·科恩《云淡风轻》
这张专辑是凯文·科恩2001年发行的,从音乐欣赏角度,可以说对于Kevin Kern的一贯浓重情感音乐更加的完善和成熟,可以说,是Kevin Kern5张作品中最好的一张。在音乐背景的衬托和调节下,有了些“轻”的感觉。很巧妙的配合了小提琴的音律,在清脆亮丽的琴声中添加了一份柔情,值得一听。 非常喜欢深夜喝咖啡,那是孤独者的调味伴侣,喜欢煮咖啡的啵啵声音,也难以抗拒这种神奇的褐色液体所带来的浓浓的香味。在灯光下,默默的凝视着浓稠的化不开的液体的飞速旋转,没有一丝的犹豫,不停的旋转,带着白色的泡沫,带着白色的热雾,搅拌着咖啡,搅拌着一样化不开的情感和思念。 不是孤独,欢笑和快乐的声息、甜言蜜语的喃呢,仿佛还凝固在脑海的思绪里。刹那间,只是有些寥落,留下的是思绪中的凝固,和空气中的寒冷温度和静静的氛围。或许此时只有咖啡陪伴着,一起旋转、一起搅拌。 无聊间,音乐已然响起,凝结静默的空间里传出清脆的钢琴敲击声,没有复杂的起止休符,只是简简单单的一键,一键又一键,音符犹如一颗颗的星星,闪烁着,炫目着,而背景衬托的电子键盘音乐如墨黑的天空的铺垫,宽广而无边,星星一颗颗地镶嵌着,黑色的天空衬托出星星的闪亮和美丽。忽然,小提琴打破了此时的宁固,音乐悠长却又长贯不息,附呵着钢琴的旋律的一并回转,小提琴的音乐犹如一条绵绵延延的细不可见的长丝,把每颗音符珍珠串了起来,排列着,然而由于丝线太长了,延伸中,细细薄薄的丝弦挡不住钢琴丰富而沉重的情感,不由得颤动起来,更随着风的吹动而旋转,缓缓小小的起伏着。齐头并进中,小提琴,钢琴始终配合得天衣无缝,小提琴串起的钢琴音符最终成为天空中最美丽的一道银河,或者说是一贯深夜的长虹! 默默的聆听着,无言、无语,思绪也伴随着一并去串联了,最终,音乐、星星、沉默、宁静,浑然了起来。搅拌啊!搅拌啊!旋转哦!旋转哦!冲进了浓浓郁郁的感情咖啡。液体已经顺从的滑入咽喉,随着液体在体内的扩散,甜甜的、腻腻的,凯文·科恩那浓得化不开的钢琴感情再次的涌入心间。
104
10
20世纪伟大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
20世纪伟大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
这张专辑是奥地利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的录音精选辑。参与演奏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 罗马RAI(意大利广播公司)交响乐团、爱乐管弦乐团、柏林爱乐乐团。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1908年4月5日-1989年7月16日)奥地利著名指挥家、键盘乐器演奏家和导演。卡拉扬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甚至在华人圈被尊称为“指挥皇帝”。卡拉扬力图将托斯卡尼尼的忠于原谱和富特文格勒的即兴发挥融为一体。他的指挥动作洒脱大方,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又细腻精致。在指挥台上他经常闭目深思,使得乐队各声部之间达到了演奏室内乐般的默契。在他的领导下,柏林爱乐乐团展现出了一种有如金属般的亮色,被誉为卡拉扬“音响”。 卡拉扬最擅长的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国、奥地利作曲家的作品,如: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布鲁克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另外,对于近现代作曲家,如:德彪西、拉威尔、西贝柳斯、尼尔森、肖斯塔科维奇,他都有着非常精彩的演绎。卡拉扬对意大利那种直率而又有生气的艺术特别感兴趣,特别是意大利歌剧中那种一往无阻的演唱风格,优美的旋律,使得卡拉扬终身不断地制作和录制威尔第和普契尼的歌剧名作。 卡拉扬是西贝柳斯音乐的积极推广者,他曾指挥过西贝柳斯除了第三号以外的6首交响曲和音诗。卡拉扬也很喜欢录制民族乐派中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和两位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以及斯美塔纳的作品。在俄罗斯音乐里面,卡拉扬花了很多心思在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上面,将这位作曲家的全部交响曲(《曼弗雷德交响曲》除外)、三大芭蕾舞组曲、《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还有《斯拉夫进行曲》都录制过一遍以上。强力集团里面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作品也很得他的青睐。
38
30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