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 王之涣《凉州词》:旗亭画壁,传布千古

00:00
17:29
听完整版
节目详情

 凉州词(其一)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和他的名作《出塞》,这一节我们要学习的诗人与王昌龄并称“边塞二王”,他就是王之涣。说起王之涣,不得不提的是 “旗亭画壁”的佳话。唐代薛用弱曾经在自己的传奇小说集《集异记》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话说有一日天寒微雪,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三人正在旗亭饮酒。旗亭,就是古代的酒楼。这时有四位美丽的歌女在楼下正准备为大家演唱。王昌龄看见便向另外二人说“我们三人的诗作都传唱九州,难分高下,今天正好有机会可以比试一番。不如我们来打个赌,今天我们观赏歌女们唱歌,谁的诗被唱得多,谁就是最优秀的,怎么样?”王之涣与高适都爽快地答应了赌约。过了一会,只见那第一个歌女拊节而唱,“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正是王昌龄的绝句《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听到先唱了自己的诗,别提有多得意了,于是抬起手来在墙壁上画了一道,说道“一绝句”;不久第二位歌女开始演唱了,“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这是高适的悼亡诗《哭单父梁九少府》,高适也迫不及待地给自己在墙面上画上了一笔。紧接着第三人也开始演唱了:“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这是王昌龄描写失宠宫女寂寞幽怨的宫怨诗《长信秋词》。王昌龄哈哈一笑,在墙上又画一笔说:“二绝句”。这么一看,王昌龄已经胜出了。

王之涣这下着急了,三个歌女都没唱到自己的诗,他是既生气尴尬又十分不服气,便说道:“前面唱歌的这三位都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乐官,唱的也都是贩夫走卒喜欢的曲子,作不得数。我看只有这第四位歌女在其中最美丽最有气质,如果连她也不唱我的诗,我就甘拜下风,这一生都不再和二位争胜。如果唱的是我作的诗,你们两位都要拜我为师!”第四位歌女一开口,王之涣便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只听这歌女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他向王昌龄、高适二人大笑道“你们看,我说得没错吧!这最有品味的歌女果然唱的是我的诗”。三人都开心得哈哈大笑。

这个故事虽然并不一定是真的,但王之涣的诗作在盛唐时代确实在民间传唱极广。王之涣,字季凌,本籍太原王氏,祖上因做官迁至山西绛州。王之涣从小性格豪放不羁,讲究义气,经常与豪侠子弟交往。后来因缘际遇,他开始专攻诗文,不出十年,名声大振。天宝年间,他与王昌龄、崔国辅等人作诗互相赠答唱和,名动一时。然而,王之涣的仕途并不顺利,只做了一个小官,又被人诬告而辞官,归家过起了隐居生活。十五年后他再次调补赴任,但不久便卒于官舍。世人称他“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然而,王之涣的诗流传下来的仅有六首,其中以《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最为有名,这两首诗中都以黄河的意象入诗,充满宏阔慷慨之气,我们也可笑称其为“黄河男儿”。但就是凭借这两首诗,王之涣就跻身“四大边塞诗人”,可见后世对其诗作的推崇。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首非凡的《凉州词》为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吧。“黄河远上白云间”,滚滚的黄河水远远望去仿佛倒挂天际,正奔向天边的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在连绵不断的高山的映衬之下,一座塞上孤城伫立在荒原上,这正是将士们远离故乡驻守的边疆。“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多,“万仞”并不是说山真的有一万米高,这里“万”是一个虚数,用来形容山非常高。 短短两句话,就写出了边塞的粗犷与苍凉。我们既惊叹于边塞的雄壮景色,又情不自禁地为边疆的将士们担心。在远离家国数千里的远方,他们是不是能安然地完成保卫家国的任务呢?

“羌笛何须怨杨柳”,这句诗是说此时耳畔传来羌笛声,所吹正是《折杨柳》这首曲子,羌笛啊,你干嘛要吹着那么哀怨的《折杨柳》这首曲子呢?“羌笛”是一种古代管乐器。因流行于羌族地区,故名羌笛。“杨柳”,这里指的是“折杨柳”曲,是汉晋时期的一个曲调。那时候的长安有一个风俗,就是如果有人要出远门,那么亲友们就会送他常送到灞桥,然后折一支杨柳给他,因此“折柳”一词就成了惜别的代称。《折杨柳》这个曲目在当时是军乐的一种,所以《折杨柳》的歌词往往描写征人、军士,诗句难免怀有深深的哀愁之情。最后一句“春风不渡玉门关”,“玉门关”是西汉武帝时设置关隘,因西域输入玉石必须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市,是唐朝边塞诗中经常会出现的意象。在遥远而荒凉的塞外边关“玉门关”,春风不至,杨柳不青,想要折柳赠别寄托相思之情也是不能的吧。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说这首诗的题目——《凉州词》。凉州是古地名,指的是我国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古称雍州、姑臧、休屠,又称雍凉之都、天下要冲。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汉武帝设河西四郡,即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武威,取的是武功军威之意。十五年后,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各州设刺史,史称“十三部刺史”。武威郡属凉州刺史部,凉州自此得名,意思是“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因此后世也有人称其为西凉。三国魏文帝置凉州,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及唐初的大凉,都曾在这里建都。

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中收录有《凉州歌》,当年,任陇右节度使的郭知运向喜爱音律的玄宗进献了一批西域曲谱,玄宗命教坊将这些地方曲谱重新编曲、填词。后来这些曲调流传至民间,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其中便有《凉州词》。历史上很多诗人都写过《凉州词》以及有关凉州的诗词,比如杨雄的“上帝不宁,命汉作凉”,温子升的“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张籍的“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孟浩然的“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薛逢的“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柳中庸的“高槛连天望武威,穷阴拂地戍金微”,张恒的“醉听古来横吹曲,雄心一片在西凉”,王建的“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元稹的“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等等。

在唐诗中以《凉州词》为题的作品还有很多很多,下一节我们将会带大家走进另外一首著名的《凉州词》,同学们敬请期待吧。

 

练习题:

1、与王昌龄并称“边塞二王”的诗人是谁?

A王维 B王之涣 C王勃 D王翰

2、下列哪个城市不属于河西四郡?

A 西安 B 敦煌 C 武威 D 张掖

3、下列诗句中的数字哪个不是虚数?

A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我国古代丝绸之路没有经过下列哪个城市?

A 西安 B 敦煌 C 洛阳 D 北京

 

答案:

1、B王之涣

2、A西安(河西四郡是敦煌、武威、张掖和酒泉)

3、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D北京



本期主播:瞿弦和

本期编辑:马琳;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草原小镇|常春藤国际大奖小说系列|新闻总署推荐图书
草原小镇|常春藤国际大奖小说系列|新闻总署推荐图书
《草原小镇》是美国著名作家罗拉•英格斯•怀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荣获世界著名儿童文学奖--纽伯瑞奖。 十五岁的小女孩罗拉,出生于美国的拓荒者家庭,她有个盲人姐姐玛丽,为了能够让玛丽继续留在大学,她克服困难,努力读书,最终成功在15岁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书,教书赚钱,帮助家里。 以雅俗共赏的简明文字,细腻描写拓荒时期的生活,展示另一种“与狼共舞”的生活态度。 每个青春期的孩子,或许都有过罗拉那样的烦恼------开始在意自己的外貌衣着,也有了自己的追求者,会怀念从前的无忧无虑,又期待着成人的精彩生活,她们会犹豫,会妒忌同龄人,她们渴望被认同,有时想偷懒却希望自己做得更好…这本书细腻描绘了罗拉及同伴的生活及心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贴心的知己。 这部充满爱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用浅显的语言造就致命的感动,教会孩子勇于面对、乐观向上。 它曾多次被搬上银幕,深刻影响美国几代人的成长,是美国孩子最喜爱阅读的百种图书之一。 它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草原小镇》出自罗拉•英格斯•怀德小木屋系列丛书,它是这个系列九部作品中的第七部。在西部拓荒运动中,罗拉一家人开始了辗转的拓荒者生活。本书以劳拉成长的足迹为序,沿着罗拉一家人迁徙的步伐,以一双充满童稚的眼睛观察着这个世界。小女孩六七岁的天真,十多岁少女的叛逆和嫉妒,为人妻为人母的贤惠……这些细腻的心路描写穿越时空,罗拉依然是女孩子们的心灵密友。沉醉于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沉醉于罗拉一家人优雅、积极、乐观的人生状态中。当岁月模糊了童年的记忆,书中几个孩子细腻真实的成长心路,照亮了我们沉寂多时的童年时光。这个在困境中保持优雅和温馨的家庭,将时光打磨成诗。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罗拉那样的经历,但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
114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