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品故史│万卷故史久如新,一壶清酒论古今
历史不仅仅只在文物和墓道里,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其实与今人没有什么大不同。
历史需要多维度的解读,它并不是教科书的一家之言。
这个世界以人为本的秩序从未改变,拂去尘封的迷雾,用心解读,循着祖先的足迹一路逆行,最终总会发现,其实你也可以与他们心灵相通。
18

公元188年,太常刘焉针对地方叛乱频发,提出刺史权轻难以镇乱的弊端,建议朝廷改革州牧制度权力改革,选用重臣担任州牧。刘焉本欲任交趾牧,但侍中董扶预言益州天子气,促使其改求益州。时益州刺史郤俭暴政引发民怨,朝廷遂采纳建议,任命刘焉为益州牧,黄琬、刘虞等为州牧,州牧制度自此权重,为汉末割据埋下伏笔。
同期,冀州刺史王芬与术士襄楷密谋废立灵帝密谋事件。襄楷以天象预言宦官将灭,王芬借黑山贼乱起兵,计划劫持灵帝北巡时废帝改立合肥侯。议郎曹操反对废立决策,指出此举风险极高,强调尹、霍旧例不可复刻。王芬邀平原华歆、陶丘洪共谋,陶丘洪因华歆劝阻中止参与政变,最终王芬孤立无援。
天象示警北方阴谋,太史观测赤气横天,警示灵帝北巡危险。灵帝遂取消行程,命王芬罢兵。王芬因计划败露解印逃亡,途中自杀。此事反映汉廷权威衰微,地方势力与天象预言交织影响政局。
刘焉赴益州时,董扶及太仓令赵韪弃官相随,凸显士人对汉室失望。而刘虞因任幽州刺史时深得民心,复任幽州牧,进一步强化州牧制度权力改革的地方实权。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汉室对地方控制力的瓦解,为后续群雄割据奠定基础。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