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龙一曲集
29

坂本龙一曲集

这张专辑是日本当红的钢琴三重奏团(川久保赐纪、远藤真理、三浦友理枝)2019年12月发行的最新录音,收录了她们演奏的坂本龙一作品。静寂与无垢,硬质的浪漫主义。牵引着日本古典音乐界的三重奏对代表现代作曲家坂本龙一的尊重和对作品的热爱而改编的话题作品。 坂本龙一,1952年1月17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中野区,日本歌手、曲作者、音乐制作人、演员、钢琴师,东京艺术大学音乐系作曲专业学士、音响研究科硕士。 坂本龙一的音乐风格变化多端,从宣泄抒情的管弦到冰冷现代的电子,从嘈杂尖锐的音调到质朴纯净的民谣,透过音乐斑驳绚丽的色彩可以感觉到他的创作理念,即结合传统与现代,在汲取民族风格精髓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音乐表现方式。电影配乐是坂本龙一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他能将自己的风格与影片本身很好地合为一体,赋予那些原本依附于电影存在的音符更多的存在价值。 坂本龙一是一个让人尊崇的日本音乐人:一方面,他对于电子、摇滚、爵士等多重音乐风格极具灵感的把握;另一方面,他能在商业、艺术和实验之间找到平衡点,作出既有实验意义又有动听旋律的作品。
节目(6)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雅尔维《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
--
这张专辑是雅尔维指挥苏格兰国家管弦乐团,演奏理查·施特劳斯的四部交响诗《阿尔卑斯交响曲》、《死与净化》、《英雄的生涯》、《唐璜》。
杰拉德·考斯《中提琴传奇》
39
这套合辑是中提琴家杰拉德·考斯的演奏录音精选。杰拉德·考斯(Gerard Causse)法国中提琴家,担任巴黎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和西班牙马德里索菲亚皇家学院中提琴教授。他的演奏音色掌控非常出色,饱满、韵味十足。“演奏中提琴意味着让这件乐器歌唱——也让自己歌唱,”杰拉德·考斯强调,他的演奏让中提琴发出独特的声音——深沉、怀旧和忧郁——歌唱得与众不同。这套合辑收录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广泛曲目,见证了非凡的事业,使考斯成为中提琴传奇。
乔伊斯《录音室演奏录音全集》
34
这套合辑收录了澳大利亚钢琴家乔伊斯1933年至1958年期间录制的全部作品。从这些录音中,可以听到她年轻时期的出色钢琴演奏技艺。 乔伊斯出生于澳洲塔斯马尼亚的一个小镇,后来长期居住在英国,曾被当时的乐评家列入可以与克拉拉·舒曼比肩的几个女性钢琴家行列。古尔德评价她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时,“怀揣着真正的忠诚”。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普罗科菲耶夫、巴托克《钢琴协奏曲》
普罗科菲耶夫、巴托克《钢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阿格丽奇与迪图瓦指挥的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第一、第三钢琴协奏曲》、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 阿格丽奇这位当世最特立独行的杰出钢琴家,不常灌录唱片,许多录音都是她的现场演出。这是少数特地进录音室灌录的专辑之一。录音中她弹奏自崛起乐坛以来就引人称道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并加录了《第一钢琴协奏曲》。阿格丽奇性格中叛逆和独特的部份,有许多地方和普罗科菲耶夫这些协奏曲相当接近,而她也从马加洛夫和罗斯特洛波维奇那里听到许多关于普罗科菲耶夫的轶事,加深了她在诠释这些乐曲时独特的风格。阿格丽奇在还是学生时,就是听着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起床的,她的室友总在她睡觉时就练习这首协奏曲,让她在潜意识里吸收这首协奏曲的各种风貌。日后更因为与马加洛夫这类俄国钢琴家相熟,学得了俄国人的诠释手法。 阿格丽奇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熟稔程度,己到了随时要她从睡梦中起来弹奏,她都可以如履平地般的轻易,这首协奏曲已经深入她的潜意识和脑海中,如今她在事隔30年后再度灌录此曲,意义自是非比寻常,显示她已有自信走出她年轻狂傲的阴影,树立成熟钢琴名家的风范。她与前夫迪图瓦合作,另外灌录了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这是巴托克晚年后采取中庸、抒情路线后的作品,音乐题献给他的爱妻,经常流露出温暖的一面。阿格丽奇在探索了拉赫曼尼诺夫第三协奏曲后,再探索这首近代最伟大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也自有她不凡的诠释典范。
73
9
希拉里·哈恩《巴黎》
希拉里·哈恩《巴黎》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与米柯·弗兰克指挥的法国广播爱乐乐团合作,于2019年录制的,收录了三位作曲家的作品,包括:肖松《音诗》、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劳塔瓦拉《两首小夜曲》(为希拉里·哈恩所作)。其中由米柯·弗兰克委约芬兰作曲家劳塔瓦拉创作的《两首小夜曲》是全球首演;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1923年在巴黎首演。 希拉里·哈恩以这张专辑向巴黎这座城市(在她职业生涯中一直与她心心相印),及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致敬。哈恩说:“巴黎是关于表现力的,关于情感的,关于城市感触和文化交汇的,无论对演奏者和听众都有某种启发性,并且一路可见巴黎式的痕迹,也是我职业生涯弧度的一个重要坐标。我从十几岁开始就不间断地在巴黎演奏,几乎每次在这里与乐队合作演出,都是与法国广播爱乐乐团。” 专辑《巴黎》的最初想法源于哈恩在2018/19乐季作为法国广播爱乐乐团驻团艺术家期间。2014年与弗兰克合作演出劳塔瓦拉的《小提琴协奏曲》后,她问指挥家,他的朋友和同乡劳塔瓦拉是否会考虑创作第二首协奏曲?弗兰克和劳塔瓦拉讨论后,有了创作一套小夜曲的想法,但因为劳塔瓦拉的健康状况不佳而没能立刻着手。2016年7月,作曲家87岁高龄去世,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当劳塔瓦拉的遗孀向米柯·弗兰克展示了为小提琴和乐队创作的一首美妙哀伤的近乎完整的小夜曲手稿时,他感到非常震惊。 哈恩回忆说:“米柯立刻意识到,这就是我们的作品。”法国广播爱乐乐团于是委托曾与劳塔瓦拉一起学习的芬兰著名作曲家Kalevi Aho完成这部作品的配器。“我们的录音来自2019年2月的世界首演,它以一种情绪化和尖锐的历史性演出成全了作曲家的创作生涯。在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之后,米柯将乐谱举向空中,仿佛昭示着作曲家的在天之灵。” 在选择其他作品加入这张专辑时,哈恩挑了两部植根于巴黎的作品。哈恩将肖松的《音诗》描述为 “极富表现力的作品”,充满了强烈对比。“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它是一种预示,是作曲家个人的安魂曲,但也是诸多欢乐的典礼。它描绘了最细微的差别和最夸张的姿态。”
11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