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骆驼祥子 02 拉车的遭遇

00:00
22:12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阅米文化

阅米文化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阅米文化
关注
位子
1064
以最大的腐败行为土地拍卖成为源头,二线干部金剑北、孙乃夫等与贪腐集团“生铁锅”等人狭路相逢,表面看,决定走向的是风生水起大把大把数钞票的成功商人,但历史上,一号人物永远不是企业家。为官不易,为商亦然。在竞标、围标的背后,在土地拍卖的背后,在民间集资的背后,高回报意味着高风险,如何化不利为有利,如何难为却有所为有所作为?读《位子》,找位置,人在官场,必读《位子》。
南边沙漠北边海
126
陆青北、仲清南一个没爸一个没妈,因为年轻时候的事,陆青北的妈一直以为丈夫不爱自己,是为了救别的女人而死的,所以从小给陆青北灌输北方不好的思想。后来陆青北长大后又阻挠他和女主在一起,还觉得自己很失败,自己的丈夫和儿子都为了一个地方的一个家庭的两个女人背叛自己的不狗血小故事。 陆青北是南方人,因为小时候的认知一直觉得北方不好,特别是西北那边,后来又因为被迫去种树真实体会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好,但他也没有那么抵触了,认识仲清南后,因为朋友的推动,两人滋生心思,一个觉得自己不配,只会傻乎乎的暗恋,后退。一个知道人家喜欢自己,但由于没有经验,一直以为仲清南的羞涩是讨厌自己,傻愣愣地前进,两人都是别扭性格,幸好有朋友的帮助才互通心意……
袍哥旧事
222
小说刻画了满妹、小红、小翠等女性人物,也侧面描写了杨森、刘湘、刘文彩等民国川中军阀,对川军川兵的描写。 不看川剧,不嗨袍哥,不懂川人,一部讲述民国四川袍哥与军阀兴替的小说,揭示了当时川渝的激荡与秩序。 随着清末以来统治力量的削弱,袍哥作为民间力量不断增强。四川又是个移民社会,士绅势力原本不强,宗法网络不密,袍哥在官方统治力减弱的情况下,逐渐浮出水面。辛亥的保路运动,让袍哥正式走到了前台。清亡之后,无论上流还是下层,嗨袍哥,成为一个时尚。袍哥也成为在乱世整合全川社会的一个融合剂。无论士绅还是草民,无论官还是兵,都成了袍哥。袍哥分清水和浑水两种,清水在乡,浑水在山。所谓在山,就是绿林土匪;而在乡,就是正常的士农工商,但都有武装。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四十自述
四十自述
"《四十自述》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在本书中,胡适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 从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年仅十四岁就告别故里,到了号称十里洋场的上海,找寻生命的出路。从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直至 “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进程。当我们读到胡适描述寡母主持大家庭的艰难苦楚,胡适追怀她如何以“慈母兼任严父”的角色教诲自己的点滴,个中困顿辛酸的滋味,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当我们读到胡适自述参与《竞业旬报》事业的段落,看他如何以笔为枪,以文字为弹药,向大清帝国“宣战”,也让我们想像他俨然是位留着辫子的革命党的风采。 胡适在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都有重要贡献,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影响力巨大。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 这部自传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也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生活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状况,民国时期文人中国梦的思路,当时知识分子寻求进步的轨迹的重要内容。 《四十自述》为读者打开的窗口多彩缤纷,不仅是瞭解少年胡适生命史的重要渠道,也对省思近代中国的变局,深具启发意义。"
312
47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