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 Symphony No.2 Op.36 S.464-2 - 1. Adagio molto

00:00
12:31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索科洛夫《贝多芬·勃拉姆斯·莫扎特》
--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索科洛夫2019-2020年巡演的现场录音,曲目包括贝多芬早期和晚期的奏鸣曲,以及勃拉姆斯晚期的钢琴作品。这位“音乐魔术师”一直让全欧洲的观众和评论家着迷:“他的钢琴技艺是惊人的……但索科洛夫真正的魔力是在那一刻,在他创造现场音乐的艺术中,超越了时代,让我们期待演奏永远不会结束。” 索科洛夫一直以举办现场音乐会作为扩展演奏生涯的主要途径,这刚好与他所崇敬的古尔德大相径庭。身为一个职业钢琴家,索科洛夫严格挑选上台演奏的曲目,务必要让这些曲目了然于心之后才会介绍给世人。虽然已经拥有和世界上最顶尖的指挥与乐团合作过的经验,但索科洛夫还是比较喜欢钢琴独奏会(完美主义的必然特质),他赋予这些曲目崭新的面貌,至少脱去了俄国传统大师的沉重外衣,采用更轻盈的结构,呈现焕然一新的形象。索科洛夫的音粒触键相当具有“亮丽的完美感”,很多弱音的旋律演奏得相当梦幻,与李赫特等权威相比毫不逊色,不过接受俄式训练的索科洛夫,在乐曲情感的宣泄上也是毫不保留,国外许多现场乐评对他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强烈的爆发力,因而有评论家认为他的演奏“融合了冰与火”。
李赫特《舒伯特、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
--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李赫特,演奏舒伯特、巴托克、席曼诺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独奏作品。这是1970年12月7日在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的现场演奏录音。这是一场让钢琴爱好者垂涎欲滴的传奇音乐会,因为李赫特这位才华横溢的伟大艺术家,他的独奏会从头到尾都能抓住听众的心。录音虽然杂音不少,但能很好地捕捉到现场的气氛。 开场气势逼人的舒伯特《c小调钢琴奏鸣曲》将座无虚席的音乐厅中,每一位观众的注意力都牢牢吸引,让他们立刻意识到这将是一个难忘的夜晚。李赫特的演奏充满无法抑制的情感,终曲的塔兰泰拉以比快板更快的速度演奏,激动人心。 接着是巴托克15首小品,被编织成一个无缝的整体,结尾充斥着一种原始的野性,仿佛李赫特挖掘出埋藏已久的原始音乐喷涌的能量。之后,李赫特在席曼诺夫斯基的两首小品中,同样表现出了非凡的侵略性、毁灭性,虽然音乐本身并不容易听懂。最后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是1943年由李赫特本人首演的。普罗科菲耶夫所有的愤怒和绝望都体现在一种不受抑制的、原始的情感上,这种情感很少能在唱片上如此生动地表现出来。
埃雷德《普契尼·图兰多》(全本歌剧)
51
这是录音史上首个立体声版《图兰多》全剧录音,阵容强大,剧中主角由瑞典女高音歌王因格·伯赫担任,男主角卡拉夫则更是由有“黄金小号”之称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莫纳科担纲,和卡拉丝齐名的意大利歌唱家苔巴尔蒂演唱剧中另一个主要角色柳儿,堪称珠联璧合。伯赫在其演唱生涯晚期留下此录音,至为难得。虽然为歌剧立体声录音初试啼声之作,但其发烧效果直逼当代最新数码录音。 《图兰多》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图兰多》为人民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 元朝时的一个公主图兰多为了报祖先暗夜被掳走之仇,下令如果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会嫁给他;如猜错,便处死。三年下来,已经有多个没运气的人丧生。流亡元朝的鞑靼王子卡拉夫与父亲帖木儿和侍女柳儿在北京城重逢后,即看到猜谜失败遭处决的波斯王子和亲自监斩的图兰多。卡拉夫王子被图兰多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顾父亲、柳儿和三位大臣的反对来应婚,答对了所有问题,原来这三道谜题的答案分别是“希望”、“鲜血”和“图兰多”。但图兰多拒绝认输,向父皇耍赖,不愿嫁给卡拉夫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被处死。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亲帖木儿和丫鬟柳儿,并且严刑逼供。柳儿自尽以示保守秘密。卡拉夫借此指责图兰多十分无情。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强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诉了公主。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爱(Amora)——蒙古语为‘恋人或者太平的意思’”。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迪图瓦《柴科夫斯基·天鹅湖》
迪图瓦《柴科夫斯基·天鹅湖》
这张专辑是迪图瓦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演奏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这是一套一音不漏、绝对完整的《天鹅湖》录音全集。指挥大师迪图瓦天才般演绎了一个既炫目华丽、有温情浪漫的著名童话,将柴科夫斯基音乐的鲜明性格——丰富的创造性和深刻的交响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部作品的演奏浑然天成,绝无一段一顿的章回色彩。 四幕芭蕾舞剧《天鹅湖》作品20,作于1876年。故事取材于俄罗斯中世纪的民间童话,由佩季帕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天鹅湖》至今仍是舞蹈家们所遵循的楷模,同时也是一部现实主义舞剧的典范。其剧情大致是: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倾诉自己的不幸,告诉他: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她。在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魔法师化成武士,以外貌与奥杰塔相似的女儿奥吉莉雅欺骗了王子。王子发觉受骗,激动地奔向湖岸,在奥杰塔和群天鹅的帮助和鼓舞下,战胜了魔法师。天鹅们都恢复了人形,奥杰塔和王子终于结合在一起。 《天鹅湖》的音乐象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戏剧力量,并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柴科夫斯基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中许多音乐都是流芳百世佳作。
65
52
普罗科菲耶夫、巴托克《钢琴协奏曲》
普罗科菲耶夫、巴托克《钢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阿格丽奇与迪图瓦指挥的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第一、第三钢琴协奏曲》、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 阿格丽奇这位当世最特立独行的杰出钢琴家,不常灌录唱片,许多录音都是她的现场演出。这是少数特地进录音室灌录的专辑之一。录音中她弹奏自崛起乐坛以来就引人称道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并加录了《第一钢琴协奏曲》。阿格丽奇性格中叛逆和独特的部份,有许多地方和普罗科菲耶夫这些协奏曲相当接近,而她也从马加洛夫和罗斯特洛波维奇那里听到许多关于普罗科菲耶夫的轶事,加深了她在诠释这些乐曲时独特的风格。阿格丽奇在还是学生时,就是听着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起床的,她的室友总在她睡觉时就练习这首协奏曲,让她在潜意识里吸收这首协奏曲的各种风貌。日后更因为与马加洛夫这类俄国钢琴家相熟,学得了俄国人的诠释手法。 阿格丽奇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熟稔程度,己到了随时要她从睡梦中起来弹奏,她都可以如履平地般的轻易,这首协奏曲已经深入她的潜意识和脑海中,如今她在事隔30年后再度灌录此曲,意义自是非比寻常,显示她已有自信走出她年轻狂傲的阴影,树立成熟钢琴名家的风范。她与前夫迪图瓦合作,另外灌录了巴托克《第三钢琴协奏曲》。这是巴托克晚年后采取中庸、抒情路线后的作品,音乐题献给他的爱妻,经常流露出温暖的一面。阿格丽奇在探索了拉赫曼尼诺夫第三协奏曲后,再探索这首近代最伟大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也自有她不凡的诠释典范。
39
9
悼念耶胡迪·梅纽因
悼念耶胡迪·梅纽因
这张专辑收录的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是梅纽因现今仅存的演奏录音,梅纽因与钢琴大师肯普夫在1970年合作的几部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录音也非常珍贵。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1999),美国小提琴家,犹太人。提到梅纽因这个名字,即使不熟悉古典音乐的人也会有耳闻。在他长达七十年的演奏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录音和回忆。 任何一位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其演奏技艺与风格都会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在这一点上,梅纽因本人也毫不例外。总的来看,梅纽因仍然属于世纪交替间,演奏观念和风格逐渐变迁时期的演奏大师。从他的早期演奏上来看,其风格明显受到克莱斯勒和埃奈斯库的影响,尤其是埃奈斯库,作为梅纽因的老师,他将自己赋予音乐以丰富表情和甜美意境的特点,尽数传给了这位非常善于学习别人特点的学生。此外,梅纽因在一段时期内也十分推崇海菲茨的演奏,当时,梅纽因为了能向海菲茨那样精确而科学地掌握技术,曾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并导致了他在一个时期的演奏中同样揉进了华丽和令人惊叹的炫技效果。然而,梅纽因最终并没有成为炫技型的演奏家,而是在汇集了百家之长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深邃的逻辑性和细腻的音乐性为特点的演奏风格。
86
1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