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阿德尼冈德利巴卡罗尔

00:00
03:03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毛毛天蝎

毛毛天蝎

闪着光坠落却依依不舍,所以生命呀它璀璨如歌
关注
音乐星空
135
古典音乐,交响乐,钢琴曲…………
王德峰国学哲学
1133
王德峰教授博古通今以绵长的中华智慧为我们拂去心灵之尘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尼尔森、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尼尔森、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薇尔德·弗朗与爱文德·加尔伯格·詹森指挥的丹麦国立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尼尔森、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这是薇尔德·弗朗的第三张个人专辑,延续前两张专辑侧重北欧曲目探索的脚步,这张专辑她将目光移往更重量级的另一位北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并以更具现代感的丹麦作曲家尼尔森的《小提琴协奏曲》搭配。虽然两人的曲风常让人觉得一个是在十九世纪、另一个是二十世纪,但其实,柴科夫斯基也只比尼尔森早二十五年诞生,较年轻的尼尔森出生于1865年,前半生其实都是属于十九世纪作曲家。 身为德国小提琴天后慕特钦点的继承人,动用她的慕特基金会让弗朗留在德国求学,并经常私下指点她,弗朗可以说尽得当代名家的真传。她在汉堡高等音乐院的老师是Kolja Blacher,布拉赫本人虽是德国人,但在十五岁后就赴茱莉亚音乐院拜在狄蕾门下,返欧后又到萨尔兹堡拜在Sandor Vegh门下,这让他的小提琴结合了美国-奥地利两派之长,而再加上慕特的指导,弗朗的提琴中可以听到兼容并蓄的特色。而这点尤其在她的柴可夫斯基中能听出来,她弓法的灵动性和落弓的那种豪放力道,以及带着一丝任性的鼻音,特别适合这部协奏曲的惯用语法。而且她在这版柴科夫斯基演奏中,末乐章最后的尾奏前,更是拉起如火般的快速热情,尽扫任何先前对她以二十六岁挑战这部名作是否能够胜任的疑虑。 一直自认音乐基因里对北欧音乐有强烈认同的弗朗,想必在与慕特等德国提琴家接触时,也一再被肯定她这个直觉的正确性,更因此加强了她对自己诠释北欧曲目的自信,弗朗拉奏的尼尔森同样得利于她琴弓运用的那种灵动性和多层次掌握,再加上她非常柔美抒情的琴音,以及对于此曲中很难掌握的旋律歌唱性和断句处理,她的这份尼尔森,来得比前人的录音更为隽永而且深刻。
61
7
穆蒂《2021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穆蒂《2021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闭门举行的音乐盛会,来自意大利的指挥家穆蒂说:“即使大厅没有观众,我们也要向世界各地观众传递和平与希望的信息。”这是79岁的穆蒂第六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虽然没有现场观众,但负责音乐会电视直播的奥地利广播公司发起一个在线鼓掌项目。观众登录一个专门网站注册,会获得一个网络链接,收看音乐会直播时可鼓掌并经由这个链接上传鼓掌声。技术人员汇集所有鼓掌声,用音响系统在音乐会现场播出,营造座无虚席的氛围。 开场乐团就位,穆蒂缓步登台,显得老态了不少,脖子上的赘肉,都快垂到胸口,头发大半夹着灰丝,不过别着红色的胸针,风范依旧,一如1993年那个深情而才华横溢的男子。第一首进行曲结束,伴随着欢快的音乐飘落,穆蒂划出最后的终止符,顺势转过身去,本来迎接他的,应当是观众如鸣的掌声,金色的灯光,应当照耀着挥舞的手臂,可琴腔的振动结束之后,大厅内悄然无声,穆蒂呆了一秒,这一秒里有半秒的不知所措和半秒反应过来后的失落,他向看不见的观众稍作致意,转过身去开始下一首圆舞曲。这一秒让人心疼。穆蒂在半场的时候打趣说,没有观众的掌声,终于可以欣赏到纯粹的拉德茨基进行曲了。可没有掌声的拉德茨基进行曲还是拉德茨基进行曲吗?没有掌声的新年音乐会还是新年音乐会吗?我不知道答案,可没有掌声终究还是不热闹。没有了观众,使得音乐更加紧凑;没有了观众,使得音乐会没有一丝杂音;没有了观众,穆蒂得到了一次长篇讲话的机会。一曲奏毕,趁着圆号手转着圆号甩出水汽的档儿,提琴手用琴弓轻敲谱架以示掌声。想起年中听安德烈在大教堂空场独唱,想起一个人在空荡荡的上博的美妙经历,疫情让我对人存在的意义有了奇特的思考。返场的《蓝色多瑙河》与往年大不相同,急处更急、缓处更缓,如同这一整年,波涛汹涌,悲伤处更悲。除了有些狗血的芭蕾,其他都还不错,最爱诗人与农夫序曲,仿佛身处乡间,把2020年那个早早滚到上帝那儿去的田园诗风情,硬生生地给拽回来了。 每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对于广大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这是一场绝不能错过的精神文化大餐。面对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更需要一场温暖而美妙的音乐之旅,共同迎接并祝福即将到来的新一年。
48
19
达涅拉·德·尼兹《亨德尔·咏叹调》
达涅拉·德·尼兹《亨德尔·咏叹调》
这张专辑收录了澳大利亚裔抒情女高音达涅拉·德·尼兹演唱的亨德尔咏叹调,是她的首张个人专辑。在这张专辑中,达涅拉·德·尼兹继续探索她对亨德尔声乐作品的热爱,演唱了一系列咏叹调,完美地展示了她的戏剧性、魅力和鲜活的声乐品质。亨德尔作品演奏专家威廉·克里斯蒂指挥法国繁盛艺术古乐团担任伴奏,这是一支屡获殊荣的乐团、也是古乐的积极推动者。专辑中既收录了亨德尔的著名作品,也收录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品。其中包括《朱利奥·塞萨雷》、《里纳尔多》、《塞梅尔》、《特塞奥》和《阿马迪吉》,以及很少表演的清唱剧《阿波罗与达芬》中的咏叹调。 达涅拉·德·尼兹是国际音乐节和歌剧院舞台上最受欢迎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被《纽约时报》誉为“歌剧界最酷的女高音”,《歌剧新闻》则称她“不仅超凡,更是绝伦!”。达涅拉·德·尼兹掌握诸多不同的艺术风格,并对各种风格的作品均有着过人的处理,是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巴黎国家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德累斯顿森帕歌剧院舞台上极具号召力的明星。在达涅拉·德·尼兹美丽的外表下,蕴藏着一个强大的的内心小宇宙。作为一位歌剧演员出身的她,不仅唱起各种歌剧花腔咏叹调来不在话下,也要在音乐剧领域内施展一番拳脚,在各种音乐风格和唱法之间切换自如,堪称全能。 亨德尔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声乐艺术家。他创作了许多非常独特的歌唱风格,包括女高音咏叹调。这种独特的演唱方式具有非常丰富的艺术性、非常丰富并且细致的情感,同时具有十分鲜明的意大利风格。除此之外,他还可以运用出多种方法来发挥出唱法中的优点。亨德尔的音乐作品不仅要求歌唱家掌握技巧,学会准确控制气氛,还需要考虑歌唱家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范围。亨德尔非常善于使用女高音的中档。女高音在学习亨德利的声乐作品时,必须掌握其独特的旋律风格和艺术风格。在演唱亨德尔的作品时,歌唱家要在演唱时带入本身最真挚的情感,表现的安静、放松式的去体会戏剧式的感受。
51
1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