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必须要读中国的通史。但是,各种通史份量庞大,不适合孩子阅读,目前给孩子们写的历史书大部分都还是以下这两种类型:
第一:偏重故事,以时间线为轴,取其间历史人物的相关故事作为主体进行罗列,类似于学龄前的睡前教育,可以看成是故事集锦。
第二:偏重事件,以时间线为轴,取其间重点历史事件为主体进行罗列,突出了发生了某个事件,但并没有说明事件发生的底层原因是什么,这容易形成了极大的知识撕裂和历史断点。
类似的疑惑还有很多,传统历史书上对一个历史事件叙述、一个历史人物的描述,容易走极端,往往用善恶、忠奸这样的绝对单一维度的来界定,或者供奉为神或者描述为鬼,因为历史有一个很好玩的地方,就是说,历史记录,都是后人去记录前人。那么你想,一个王朝的最后一个统治者,他的历史记录都是谁写的呢?是接替他的新王朝的人写的。那新王朝在写旧王朝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件事,就是这个新王朝它有没有足够的理由去代替旧王朝。
新王朝带着军队把旧王朝的统治者杀了,这事干得正义吗?为了说明自己是正义的,在新王朝里写历史的人,一般都会说,旧王朝最后的一个统治者道德败坏,亡国是活该,所以历史上有大量的暴君出现,而暴君的人设通常都是一个十恶不赦,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家伙,但这往往不是事实。
当你了解到更多的事实后,就会发现,这个事件的发生或者这个人的行为其实是能够理解的,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和当事人的视野格局中,其实没有更好的选择。因此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读历史能够读出一种悲悯之情,读出一种理解之同情来,才算是真正读懂了。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当然需要读大量的书,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然后能用自己的基本判断达到逻辑自洽。这通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历史资料相对匮乏的朝代,以及编史人、掌权者的政治倾向,都会有很大影响。但我们可以为达到这样的境界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即掌握一定的历史规律,形成一定的历史价值观,孩子们有了这样的知识结构,就可以从大框架上理解事件的发生和历史人物做出选择的基本原因,将来可以针对更感兴趣的内容去做深入研究,那就善莫大焉。
那怎么样才能掌握一定的历史规律呢,这其实有很多个不同的角度,历史的形成和发展逻辑,一般包括表层逻辑和底层逻辑,表层逻辑通常体现为地域和王朝的变迁,底层则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地理、天气等多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塑造,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建构过程。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在一个架构内完全讲清楚,但我们可以把基本脉络描出来。依托于这条主线,去展开阅读和思考,在阅读的同时不断地去体会、消化这条基本脉络。
辰辰爸爸,20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