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05

00:00
03:42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大碗儿酒

大碗儿酒

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
关注
增广贤文-原文
--
《增广贤文》是一部极具影响的蒙学读物。“读了《増广》会说话”是旧时的一句口头语。《增广贤文》一书不知编著者姓氏,大约成书于明代,原型是《昔时贤文》,又称《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流传和不断增补逐渐形成,曾风行全国,几至家喻户晓。系旧时文人以流传广泛的民间俗语及古代诗文中富含寓意的流畅语句汇集而成。虽然它的内容多反映封建统治阶级的伦理观念和人生哲学,但也保存了不少源远流长的谚语格言,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处世智慧和思想结晶。 《增广贤文》内容广泛,从礼仪道德到典章制度,从天文地理到人生哲学,中国文化的精髓几乎全部囊括其中。虽然它是封建时代的产物,然而,其中大部分内容在今日读来仍有较为积极的意义。有的反映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的是劳动人民对自然生活的经验总结,有的表达了人民对世态炎凉的愤懑之情,有的是传达一种泰然处世的生活态度,有的包含深刻哲理和内涵,更多的是一些激发人们上进的格言警句。当然,它既然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其中自然也包含着不少消极因素,那是应该摒弃的。 正像它内容中所说的那样,“集韵增广,多见多闻”,作为一部集思广益的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囊括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精髓,在看似平易浅显的文字中渗透出独到精深的思想光辉,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研读。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王羲之 〔魏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79
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