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0723老凤祥银楼30s

00:00
00:30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986 MR.14

986 MR.14

好音乐,不期而遇。
关注
986 读书会
17
知识,就是力量,是人在有限的生命里探索无限世界的原始动力。翻开书页,用眼睛找寻,让大脑思考,这是心灵的精神旅行。以后,我们让耳朵也成为另一个心灵的窗口,看见知识,看见世界,看见不一样的生活。每日精选,主播推荐,只为更好的你。 986读书会,看见生活的光。
986 硬广音频
13
986音乐广播,张家口上空最美的声音
986 公益音频
--
关爱社会,从公益做起。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西贝柳斯、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西贝柳斯、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包含郑京和的两个现场演奏录音,一是1973年5月16日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与兹德涅克·马察尔指挥的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二是1978年10月18日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与查尔斯·迪图瓦指挥的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903年,是西贝柳斯的早期作品,也在世界最伟大的小提琴音乐之列。作者十分热爱芬兰的自然景色和古代诗人荷马的文学史诗,在这部协奏曲中,也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这种感情。音乐主题热情奔放,富有浓厚的芬兰气息。乐曲充分发挥了独奏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在乐队部分的写作上也发挥了交响特色。整个作品如一幅音画,栩栩如生。 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8年3月,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中融入了俄罗斯民族积极向上、活泼进取的风格,也加进了作曲家本人多愁善感、浪漫多情的性格。作品完成于作曲家创作的晚期,是作曲家成熟时期的颠峰之作,被视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代表作。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乐曲当初相当不受世人欢迎,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是一首绝无仅有的音乐杰作!在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
6
内田光子《施坦威传奇》
内田光子《施坦威传奇》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内田光子的作品,包括:莫扎特《回旋曲》、《钢琴奏鸣曲》、《幻想曲》;舒伯特《即兴曲》、《德国舞曲》、《钢琴奏鸣曲》;贝多芬《变奏曲》、舒曼《克莱斯勒偶记》、德彪西《十二首钢琴练习曲》的最后四首、贝尔格《钢琴奏鸣曲》。 内田光子(Mitsuko Uchida,1948年12月20日-)日本裔英国钢琴家。内田光子的演奏风格着重表达内心而非炫人的技巧,以诠释莫扎特闻名,是被公认的“莫扎特专家”。内田光子除了录完两大套莫扎特之外,肖邦、德彪西、舒曼、舒伯特的作品是她最常接触的。尤其是舒伯特,内田光子已经拥有为数不少的欧洲乐迷在等待她所录的每一张专辑。为舒伯特逝世200周年纪念,她推出了个人第4张舒伯特钢琴奏鸣曲集,在接受前田昭雄编辑的访问时特别和她聊到舒伯特,内田光子以她一贯的风格告诉前田先生:“不论其它演奏家弹奏出的舒伯特是不是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正确,我认为我找到舒伯特要说的话。” 内田光子的演奏善于营造高贵典雅的气氛,散发出有如陈年琥珀般的晕黄光泽。跟许多演奏大师一样,内田光子对莫扎特作品怀着热爱与敬畏之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她便潜心钻研莫扎特的作品,不让自己的演奏飘游在一种单纯的美之上,而是努力去挖掘其中朴实而深邃的内涵。内田光子演奏风格强烈,但却没有忽略莫扎特音乐里的浪漫精神。德国《法兰克福公共报》曾评介,内田光子诠释的莫扎特,最宝贵的一点就是能“在技巧与主观、活泼与感性这矛盾的两者间取得最有利的平衡”。
--
28
希拉里·哈恩《巴黎》
希拉里·哈恩《巴黎》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与米柯·弗兰克指挥的法国广播爱乐乐团合作,于2019年录制的,收录了三位作曲家的作品,包括:肖松《音诗》、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劳塔瓦拉《两首小夜曲》(为希拉里·哈恩所作)。其中由米柯·弗兰克委约芬兰作曲家劳塔瓦拉创作的《两首小夜曲》是全球首演;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1923年在巴黎首演。 希拉里·哈恩以这张专辑向巴黎这座城市(在她职业生涯中一直与她心心相印),及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致敬。哈恩说:“巴黎是关于表现力的,关于情感的,关于城市感触和文化交汇的,无论对演奏者和听众都有某种启发性,并且一路可见巴黎式的痕迹,也是我职业生涯弧度的一个重要坐标。我从十几岁开始就不间断地在巴黎演奏,几乎每次在这里与乐队合作演出,都是与法国广播爱乐乐团。” 专辑《巴黎》的最初想法源于哈恩在2018/19乐季作为法国广播爱乐乐团驻团艺术家期间。2014年与弗兰克合作演出劳塔瓦拉的《小提琴协奏曲》后,她问指挥家,他的朋友和同乡劳塔瓦拉是否会考虑创作第二首协奏曲?弗兰克和劳塔瓦拉讨论后,有了创作一套小夜曲的想法,但因为劳塔瓦拉的健康状况不佳而没能立刻着手。2016年7月,作曲家87岁高龄去世,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当劳塔瓦拉的遗孀向米柯·弗兰克展示了为小提琴和乐队创作的一首美妙哀伤的近乎完整的小夜曲手稿时,他感到非常震惊。 哈恩回忆说:“米柯立刻意识到,这就是我们的作品。”法国广播爱乐乐团于是委托曾与劳塔瓦拉一起学习的芬兰著名作曲家Kalevi Aho完成这部作品的配器。“我们的录音来自2019年2月的世界首演,它以一种情绪化和尖锐的历史性演出成全了作曲家的创作生涯。在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之后,米柯将乐谱举向空中,仿佛昭示着作曲家的在天之灵。” 在选择其他作品加入这张专辑时,哈恩挑了两部植根于巴黎的作品。哈恩将肖松的《音诗》描述为 “极富表现力的作品”,充满了强烈对比。“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它是一种预示,是作曲家个人的安魂曲,但也是诸多欢乐的典礼。它描绘了最细微的差别和最夸张的姿态。”
80
6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