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的暖房子

00:00
04:06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白糖

白糖

耳朵与音乐,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以后呢,白糖会一直再你身边~
关注
羊羊老师讲故事
17
唱,在路上,你的故事,我的歌,我有故事,你有酒吗?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白糖,我在《唱,在路上》向你问好!喜欢 羊~的朋友可以关注公公号“白糖语录”了解更多资讯。因为聆听,我们在路上不期而遇,我们的节目随遇而安,只为喜欢听有趣儿故事的宝贝儿、宝爸宝妈们推送,在这里,我们会把更多更好的故事分享给更多的听众朋友们,温暖每一个人的心,因为耳朵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我的美丽日记
--
因为有你,生命更美丽!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布里姆《道兰德·鲁特琴音乐与舞曲》
布里姆《道兰德·鲁特琴音乐与舞曲》
这张专辑是古典吉他、鲁特琴演奏家朱利安·布里姆,演奏约翰·道兰德的鲁特琴音乐与舞曲。布里姆是把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妙音佳作搬上现代舞台的第一功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王牌作曲家约翰·道兰德的多情经典经由他的婆娑指尖闪耀今宵。 在布里姆时代,大部分世界顶级吉他演奏家们的右手都是塔雷加式的姿势,即,大拇指大幅度外放,其他手指相对并拢且与琴弦呈近90度角。布里姆、威廉姆斯、耶佩斯皆是如此,何况彼时的吉他皇帝安德烈·塞戈维亚有着甚于90度角的右手拨弦姿势。这种手势配合相应的指甲形状,让音色规整有力,坚而不炸、软而不塌、迅而不虚、缓而不粘,是以风靡那个时代。布里姆如法炮制,用同样的手法演奏鲁特琴。然而,他的鲁特琴是特制的,抑或说,那个时代的鲁特琴制作工艺都是以吉他的声学构思来仿制,介于文艺复兴鲁特琴与巴洛克鲁特琴之间,这样做出来的鲁特琴,有着跟吉他相似的琴弦张力和色彩变换,加上当时尼龙琴弦的普及,手指触感无二。以布里姆的手劲能让鲁特琴音色不破,足以证明那个时代的鲁特琴制作工艺是直接以吉他做参考,鲁特琴的制作更像是依葫芦画瓢。 从最广义的当代吉他发展史来说,布里姆功在千秋,“鲁特琴大家”当之无愧。沉睡几百年的鲁特琴能够在二战后的混凝土中再生萌芽,在新思潮的烟云间浊浪清霞,很大程度上拜他所赐。
13
2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