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期+害羞,这歌好污!

00:00
13:07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闲吗app

闲吗app

“闲吗”是全国大型义工社区,致力于帮助所有义工组织招募义工,并通过义捐义卖的方式帮助义工组织募集物资和资金。同时还打造一个义工之间互帮互助、互相交流的平台!生产优质节目,乐趣享不停!
关注
中岚早资讯
--
只做新闻资讯类的吐槽秀~每周一三五早上7点更新,欢迎收听!
胡说八道
389
四川方言胡说八道,讲哥陪你啪啪啪!
娱你一乐
263
东北话的八卦新闻,幽默吐槽,新鲜八卦,等你来听~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Heaven Vol. 1
Heaven Vol. 1
长期以来MONO从生活的光明和黑暗中汲取同样的音乐灵感。诞生出来20多年的音乐动荡和旋律上的超越。Heaven Vol. 1 LP 标志着乐队的新年传统:每年圣诞节发布一张新EP。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被爱的人包围,日历的轮转时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希望。 Heaven Vol. 1由Takaakira ‘Taka’ Goto 在他位于日本的家庭工作室录制(鼓由 Amak Golden 在布拉格的 Golden Hive Studio 录制)——由 Rafael Anton Irisarri 和 Jeremy deVine 在纽约的 Black Knoll Studio 混音——Heaven Vol. 1 三首歌充满了希望非常具有电影感。对于 Heaven Vol. 1这三首歌,MONO 乐队的想说: 《Lucia》 “这首歌是在我们挚爱的长期合作伙伴 Jeremy(我们美国厂牌 Temporary Residence Ltd. 的所有者)迎接他的第二个孩子时创作的。这首歌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庆祝新生命的诞生,第二部分走向梦想和希望。我们写这首歌的感觉,就是圣诞老人驾着雪橇穿越暴风雪,面带微笑,跳进纯白光的漩涡,承载着许多梦想。” 《Smile》 “我们借鉴了小时候经历过的圣诞节的雪景。你呼出的气是白色的。你的心在一望无际的银白世界里翩翩起舞,当你手抓雪准备转身时,父母笑眯眯地回头看着你。我们在回忆这样的时刻的同时写下了这首歌。” 《Silent Embrace》 “时间过去了,我们都长大成人了。人生就像翻山越岭,但我们还能继续走下去,是因为我们所爱的人、同事、朋友和家人默默地站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勇气和力量。我们想用这首歌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76
3
钟舒祺:裸泳
钟舒祺:裸泳
钟舒祺 Sukie 新歌《裸泳》歌曲慨念源于80年代音乐与电影 无论是年代背景、拍摄采用的色调、服饰、妆容、歌曲、还有那年代的人不介意旁人的眼光,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可塑性高这重要元素,他们对自我形象的接受程度相比起现今世代的人更直接更自由。   80年代电影内,人们是怎样凭空想像出未来世界的模样,用细致的表达方式,就是那些年代独有的特质和唯美的画面深刻的印象吸引着sukie,80年代的型格音乐歌曲旋律也启发了她的灵感,于是便制作了这首以80年代的音乐风格为创作蓝本的作品。 钟舒祺 :我很喜爱80年代的音乐,而80年代的音乐风格也影响了我选取的音乐方向,为了能够完全地演绎80年代的氛围,今次由王双骏操刀,作曲编曲监制包办,由蓝奕邦填词,MV则由年轻导演KK和Jayco执导。 新歌《祼泳》的整个架构从拍摄Mv至作词、编曲和歌曲风格、发型设计、妆容以及服饰、搜寻Mv拍摄场景,并找来很多很特色道具为背景布置,所有都是精心设计!这次我参与了单曲封面相设计的部分,为了加重时代感,特意邀请电脑插画师谢永滔,按着设计了的封面相绘图,务求能细致的突显出80年代的感觉。 新歌《裸泳》想说的讯息,形容现代人习惯了的生活模式和处事态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深受环境的影响,被社会框架限制了自由,认同了自己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必需以虚伪的一面视人才是王道,人们都着重于里里外外一层又一层的把自我包装,不能让真正的自己或真实的内心感受表露出来。而忽略了其实我们可以选择坦言无惧的站于人前,活得自由自我。
77
1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劳(3)》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劳(3)》
这张专辑收录了克劳迪奥·阿劳演奏的录音,包括肖邦、李斯特、舒伯特、德彪西、莫扎特的作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阿劳诠释的莫扎特。无论阿劳录制《幻想曲》K.475时,是否比他在1930年代减少运用对比,但是我们耳朵听到的是阿劳的对比并没有特别比使用古钢琴夸张,虽然音色相当丰富,不过阿劳一直保持着如水晶般清澈透明的音色,这也是阿劳音乐最主要的特色。关于《幻想曲》最后的评语是:阿劳把这首曲子诠释为由两个部份所组成的作品,而不像奏鸣曲K.457般的分成序奏与本体。尽管莫扎特很明显的希望这两个部份合为一体,但我认为,阿劳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即使是与《c小调奏鸣曲》相比,《幻想曲》无论结构或戏剧性都过于庞大。 肖邦的前奏曲可以称之为“一组”吗?鲁宾斯坦与李希特在音乐会中只演奏作品28的这一组,而如同其它现代主流钢琴家,阿劳坚决认为这二十四首前奏曲就是完整的一组。产生争议的原因在于调性问的关系等问题上,阿劳当然先入为主的偏好大型作品,于是他理所当然地把这二十四首前奏曲视为同一部作品。如果以大型作品的角度来看,要注意的就是如何让这些短曲有足够的份量。阿劳的风格与音色相当了不得,几乎只演奏一页的长度就能感受到与更长一点乐曲同样丰富的内容。或许最明显的例子就是《B小调第六号前奏曲》。双手几乎是同等突出,如悲伤钟声的右手部份为左手的旋律增添了能够引起怜悯的感伤力。真是非常特别的经验。阿劳在诠释肖邦“激动地”与“活泼地”这两种标记的作品也非常成功。第一首前奏曲“激动地”中,阿劳在二十秒内表现出两种不同对比,“活泼地”第三、十一与十九号的速度虽然不是依照原有的速度指示演奏,然而曲中依然洋溢着爽朗活泼的气氛。
--
4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