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 玉簪记(全本+经典唱段)
38

昆剧 玉簪记(全本+经典唱段)

故事讲述了女尼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的爱情故事。专辑中收录了张静娴等昆剧名家主演的全本大戏以及经典唱段。
节目(5)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争奇斗艳

争奇斗艳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争奇斗艳
关注
昆剧·张静娴专辑
97
张静娴,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以闺门旦应工。
昆剧全本合辑
257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剧 十五贯(全本)
34
《十五贯》是著名昆剧剧目,属于“江湖十八本”的剧目。其故事收录于明末冯梦龙《醒世恒言》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被清代剧作家朱素臣改编为传奇《双熊梦》,后来被多番改编为京剧、粤剧、秦腔及河洛歌仔戏的剧目。因为昆剧《十五贯》的首次演出轰动了全国,所以重振了昆剧的地位。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闽剧唱腔讲座
闽剧唱腔讲座
闽剧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首,是八闽艺苑中的一朵奇葩。闽剧唱腔是闽剧艺术的瑰宝,是闽剧音乐的核心。 歌德有句名言:“显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正的艺术”。 闽剧唱腔就是体现闽剧特征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闽剧唱腔绚丽多姿,优美典雅,悦耳动听。它是经过 无数前辈艺人的千锤百炼、不断创造加工而总结流传下来 的。因此,它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发展中,它已 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四大类曲牌体系,那就是粗犷激越 的 “江湖”、通俗流畅的 “洋歌 雅婉约的 “逗腔”和 清新活泼的“小调”。这四大经典曲牌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 明浓郁的地方特色,都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听。 为了使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欣赏、学唱闽剧唱腔曲 牌,笔者于1982年4月至1984年8月历时两年多时间,开办了22讲闽剧唱腔讲座,特邀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教授共同撰稿。该讲座以知识性为主线,贯穿始终,并注重趣味性、系统性的介绍,力求做到知识性、趣味性、系统性三 者的结合与统一,使内容更加生动活泼、科学完整、引人 人胜,从而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该讲座系统地介绍了闽剧唱腔四大类和杂腔中的 141 首曲牌,并结合50 多出最具代表性的剧目 (如 《紫玉钗》、《陈若霖斩皇子》、《夫人城》、《曲判记》、《林则徐 充军》等)中脍炙人口的优秀唱段,分别由郑奕奏、洪深、 李铭玉、郭西珠、林瑛、周淑琴、王梅芬、李少华、林聪 中、黄愿亭、杨木铨、陈楠、朱善根、陈仕心、胡奇明、 林培新、陈乃春、林宝英、林秀英、郎梅英、林淑英、王 芬卿、林兰芳、曾 光萍、林玉枝、叶巧云、林丽华等50多 位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和著名演员演唱。 闽剧是福建省首批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护项目,笔者愿为抢救和保护它尽点绵薄之力。为此,笔 者和爱人史宗毅一起对该讲座重新编辑整理,增补了一些 唱段,并将所有曲牌唱段的唱词补充完善,使之更有收藏 价值。该讲座的出版将为戏剧学术研究、理论探讨、戏剧 院校教学、广大闽剧爱好者和青少年学唱以及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资料珍藏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珍品。 由于时间长久,许多唱词资料已散矢。在收集整理唱 词过程中,承蒙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杨榕和福州市闽剧艺术研究中心马文正、林端黎以及马书辉、林玉枝、杨木铨、 刘银惠、叶巧云等同志的热情帮忙,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不当疏漏之处,恳望戏剧界专家、朋友和读者们 不吝赐正。 陈淑英 2008年6月于福州
69
22
京剧 杨宝森 选段
京剧 杨宝森 选段
杨宝森(1909~1958)京剧老生演员,四大须生之一,杨派艺术的创始人。字钟秀。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诞辰:1909年10月9日,宣统元年(己酉)八月廿六日;逝世:1958年2月10日,农历丁酉年十二月廿二日,2时。 杨宝森在童年时期嗓音明亮,12、13岁时专攻余派,16岁时演出《打渔杀家》,效果很好。他还在《上天台》中饰演过刘秀,《断密涧》中饰演过王伯党。在《珠帘寨》“收威”中的起霸,功架一丝不苟。偶尔演出的《定军山》、《阳平关》、《战太平》等戏,也博得北京、上海等地观众的赞赏。在此时期,他所演的《捉放曹》、《击鼓骂曹》、《洪羊洞》、《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桑园寄子》、《卖马》、《碰碑》、《汾河湾》等剧,均获得很好声誉,有“小余叔岩”之称。在他童年时期就擅长演出《文昭关》一剧,与于连泉合作时间较长,也曾佐程砚秋、荀慧生演出。杨宝森在青年时期,因身体关系,使得变声期拖长,因此曾有一较长时期的休养未登舞台。在此期间,他以乐观的态度和勤奋的精神坚持练功、吊嗓、习字、绘画、练琴,甚至傍晚散步时还边走边哼唱唱腔,一声一字地推敲,逐字逐句地揣摩,潜心研习余派的演唱技巧。杨宝森虽未正式拜在余叔岩门下,但遇有机会便登门求教。他多方求师访友,拓宽学习之路,曾得到名师陈秀华及堂兄杨宝忠的许多指点,他曾向名票、余派研究家张伯驹先生问艺,也曾向王凤卿、王瑶卿求教,力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当其健康得到恢复而重登舞台时,他在唱、念及表演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长进。30岁以后逐渐脱出余派范围,吸取谭、汪(桂芬)诸家之长,对余腔有所变革。后嗓音再度发生变化,在琴师杨宝忠、鼓师杭子和的辅助下,尽量舍短用长,创立了既出于余派、又大大有别于余腔的杨派唱腔。在继承余派艺术的基础上,他根据本人倒仓后的嗓音条件,并结合他多年的艺术实践、创出一种崭新的唱法,自成一家,成为杨派艺术的创始人。在20世纪30年代末,他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一起并称为“四大须生”。1939年,他曾组织宝兴社挑班演出。在20世纪50年代,其艺术造诣日臻完美,杨派艺术渐渐流行。 其门徒和追随者有汪正华、梁庆云、马长礼、李鸣盛、蒋慕萍、程正泰、朱云鹏、叶蓬等人。
674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