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教人治国,遵守常理常法

00:00
04:28
主播信息
品读《群书治要》

品读《群书治要》

用之當今,足以鑑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引而申之,觸類而長。蓋亦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自戒。
关注
《群书治要•孔子家语》
37
《孔子家语》的书名,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去世之后,“孔子家”成为学生们演习、讲礼、缅怀恩师的场所。后来在孔子的孙子子思的主持之下,他们共同编纂了《孔子家语》。 “语”,根据《说文解字》注释:“语,论也。”《广雅》说:“语,言也。”所以,《孔子家语》就是“孔子家”的论说集或言论集。正如孔安国在序文中所言:“既而诸弟子各自记其所问焉,与《论语》、《孝经》并时。弟子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之,名之曰《孔子家语》。”可见《孔子家语》也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今传本《孔子家语》是由孔安国整理撰集的,后来经过王肃做注,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编纂、增补的过程。在《王肃注本》问世之后,出现了很多对《孔子家语》的怀疑,乃至于认定这本书是“伪书”的观点。但是在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今本《孔子家语》相近。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篇题与《儒家者言》相应的简牍,内容同样与《孔子家语》有关。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战国楚竹书问世,这就使战国时期的《家语》呈现在世人的面前。现(残)存73行的英藏敦煌写本《孔子家语》中,它的内容也证明了今传本《家语》的真实存在,编号是S1891。这些新发现说明,今本《孔子家语》早在西汉即已有原型存在和流传,并非伪书,是孔氏家学的产物,对于学习孔子和孔门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群书治要》之中,《孔子家语》被列于经部,并且附于《论语》之后。《群书治要》中的《孔子家语》,是从王肃注的《孔子家语》中辑录了22篇,约8500字,集中阐释了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比如如何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如何慎用人才,如何观人、用人,以及圣主、明君所应该具备的品德,以及治理的理想境界等等。
《群书治要·周书》
82
你想知道古人如何防御水旱饥荒吗?你想知道古人如何观察、考验一个人吗?那就快来听《群书治要·周书》吧!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带你走进经典,一起去看古人的生活,领略古人的智慧,让古人的世界不再神秘!
《群书治要·国语》
--
《国语》记录西周末年及春秋时期周王室及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七个诸侯国史事的先秦典籍,内容包括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孔子传
孔子传
高校执教大半生,潜心研究孔孟十四载! 《论语译注评》《孟子译注评》《大学·中庸译注评》作者,著名学者毕宝魁倾心为孔子立传! 中国现代评书表演艺术家王传林精心演绎,妙趣横生中,系统还原历史中真实的孔子! 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 真正走进孔子的内心世界,还原孔子入世进取的鲜活形象,观照我们现实的言行与人生选择。 打破对孔子的平面认知、孤立解读,打破刻板印象,全面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圣人,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将文化还原进历史,理解孔子著作后的历史意义,走进春秋时代,深切体悟儒家思想。 全景式地呈现孔子一生的行迹以及周游列国、教书育人的图景和初衷,涉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以及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并选入了《论语》中的部分章节,揭开《论语》的精神实质。 孔子关于“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章,两千年来一直遭受诟病,本书在相关情节中轻轻点出,令人信服,为孔子正名;楚狂接舆见孔子之背景与话语的深意,前此书中无揭示者,此书为新见且合乎逻辑与情理。阅读此书对于理解《论语》将有极大补益。 全面梳理古代典籍中有关孔子生平事迹的相关著述,史诗考据,生动演绎,老少皆宜。 这是一本准备了将近四十年的书。 这是一部关于孔子的历史传记作品。 作者毕宝魁梳理了古代典籍中有关孔子生平事迹的相关著述,以传记体的形式和简明浅近的语言,系统地书写了孔子的一生,力图让这位中国儒家学派的圣人的形象更清晰、更鲜活,并从孔子的言行中领悟其富有哲理的思想,从而观照现实中我们自身的言行。 作者在高校讲授古代文学并潜心于孔孟研究多年,出版孔孟相关著作多部,而这部《孔子传》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写就的。本书兼有学术文本和通俗文本的双重特点,全景式地呈现了孔子一生的行迹以及周游列国、教书育人的图景和初衷,涉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以及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并选入了《论语》中的部分章节如“子见南子”“宰予昼寝”等内容,对真正认识和了解孔子以及《论语》的精神实质将有所启迪。 ◆孔子究竟出生在公历哪一年? 孔子的生日千真万确是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而这一天的准确日期便是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同时,孔子的再传弟子撰写的著作《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中在同一个位置写着“庚子,孔子生”。更关键的证据是鲁襄公二十一年有日食,而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没有相关的记载。这条天象的记载与科学推断完全吻合,更是孔子生于该年的不可推翻的铁证。 ◆孔子对取舍的洞见原则 子贡出使诸侯国赎回鲁国人,没有按照规定领取府库的补贴金,孔子不但没有表扬反而批评了他。因为,每个人只要对社会或他人作出贡献,就应当心安理得地领取相应的报酬而不应当不取。如果付出劳动而不要报酬,这样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或不具备示范意义。该得的就得,不该得的不苟取,一切以合理、公平为原则。 ◆孔子为何周游列国? 孔子为政三年多来政绩斐然,尤其是做了大司寇兼摄相事后的“堕三都”举措更是加强了国君权力,凝聚了顺应民心的政治智慧。齐国感到威胁,欲以“美人宝马计”离间,于是阴谋送给鲁国美女、宝马,而鲁定公及“三桓”因孔子反对收受便疏远了孔子。自此,“堕三都”半途而废,孔子彻底失望,于是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以寻求被贤君赏识重用的机会。 ◆孔子最早的三名学生和最得意的三大弟子 孔子“三十而立”,开办教育,培养人才,并有志逐步恢复“周礼”和西周初年的社会秩序。于是,冉伯牛、颜路、闵子骞成了孔子最早的三名学生。在孔子三千弟子中,孔子最得意的三大弟子是颜回、子路和子贡。其中,颜回守信贤良,富有领导力;子路勇猛,坚持正义,后因“君子死,冠不免”而被乱刀砍死;子贡机敏善辩,不但是外交的奇才,还是孔子思想的卫道者。
--
7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