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第五部分

00:00
09:29
主播信息
白纸工作室

白纸工作室

祝各位学子金榜题名! 专注于高中文科学习和励志类节目的原创。
关注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60周年致敬版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自1961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整个世界范围内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尽我们所能去理解城市的生态,这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雅各布斯的杰作是一部以人为本治理城市的蓝图。时至今日,它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插图说明: 书中所描绘的场景全部是关于我们的。如果你想看插图,请仔细观察真实的城市。当你的眼睛在看时,也不妨听一听,走一走,想一想你所见到的东西——《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数据结构导论《重点笔记》
--
自行整理的《数据结构导论》重点笔记和知识梳理,录制音频辅助复习,希望也能帮到你。 (背景音乐为:张宇桦-美好的爱(钢琴曲)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毛概/毛中特《重点笔记》(政治理论)
89
华南师范大学CB398《政治理论》重点笔记(2021年) 录制音频辅助复习,希望也能帮到你。本节目语速较快(平均240/分钟),如有需要可自行调节语速,感谢您的理解! (文本来源于网络;背景音乐为:张宇桦-美好的爱(钢琴曲)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探索未来城市梦想:勒克布西耶的光明之城#想象一下,高楼如林,置身其间却仿佛漫步公园。勒克布西耶,一位欧洲建筑大师,他的“光明之城”不仅是一座城,更是一个乌托邦梦想。摩天大楼矗立花园之上,汽车融入城市脉络,每个角落都唱响自由与空间的交响曲。但这梦幻蓝图背后,是否隐藏着逃离责任的自由?非中心主义者为何震惊?勒克布西耶的构想,是对花园城市的致敬还是颠覆?他的城市愿景,如何在现实与理想间徘徊,又怎样深深烙印在现代城市规划之中?从高层住宅到绿地环绕,从汽车友好型街道到城市美化的遗产,我们的城市,正是一场关于未来生活实验的鲜活展现。这是一次穿梭于理论与实践的旅行,揭示城市规划中那些辉煌与遗憾。跟随我们一起,探秘勒克布西耶的“光明之城”,解码现代城市设计的DNA,思考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活空间。城市,不仅仅是建筑的堆砌,更是人类理想的寄托。

02:06 城市规划的奇妙之旅:勒克布西耶的花园城市梦想

04:08 城市设计的双重视角:花园城市与梦幻之城的抉择

06:13 城市美化的兴起:从芝加哥博览会到林荫大道的宏伟计划

08:13 城市美化运动与文化中心的孤立:重新思考城市功能的联系

展开
大家都在听
永远跟党走
永远跟党走
1941年,日本侵占了香港,戴望舒因从事抗日活动而被捕入狱,受尽摧残。诗人在狱中写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沉雄的诗篇,以奔涌着的波澜壮阔的爱国主义激情,给他后期的作品铸造了新的内容和风格。 《我用残损的手掌》即是他后期作品的代表作。当富有才情的诗人舍弃自己身边小小的落寞、凄凄的孤独,舍弃以往酷爱的浅吟低唱以后,他的诗篇便以其豪歌再次一展风采。此诗作于1942年7月,其时作者尚在狱中。因为诗人早期受象征派诗歌影响较大,创作上吸取了象征派的手法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巧。象征派诗歌创作的要点之一是强调诗歌的意象构筑,构筑时又经常借用艺术的变形手法,以使意象具有更强的表现作用。作者这首诗中便为自己饱满的诗情寻得了极富抒情性的意象。首先是用一只残损的手掌轻抚祖国河山,这个奇特的意象产生了奇特的抒情效果。这“残损”两字的内含极为深广,构筑的意象也格外醒目,在读者心中激起的情绪波澜也特别激烈,而且至为关键的一点,是它同时也较为形象地映现了在侵略者铁蹄下痛苦挣扎的中国人民,显现了被无情蹂躏的祖国河山的凄苦。 从结构上看,此诗是完整的一段,但从意义上却可分出明显的两个部分。“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引子,从“这一角已变成灰烬”到“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为第一部分,这以后到结尾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以“这一角”、“那一角”、“这一片湖……”三个点叙述了祖国的受难,并着重想象了诗人的家乡,美丽的西子湖在敌人铁蹄下的惨案,用括弧中美妙的回忆衬托现实的不堪入目。接着又从长白山雪峰写到黄河,写到江南,写到“荔枝花寂寞地憔悴”的岭南,写到“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由北而南整体地反映出痛失河山的悲哀。“无形的手掌掠过无形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两句,概括了祖国所受的灾难。诗歌的第二部分,诗人竭尽想象之所能,尽情地赞美了解放区的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诗人把“爱和一切希望” 都寄托在这片依然有太阳和春天的土地,寄托在那儿的人民身上,他们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最后一句,“那里,永恒的中国”积蕴了诗人对于解放区的全部热情和希望。
--
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