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Sonata in F minor K.481 L.187

00:00
05:10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古尔达《1966-79年斯图加特音乐会》
--
这套合辑收录了钢琴家古尔达1966-1979年在斯图加特的独奏音乐会录音。这些录音的时间横跨14年,包括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的几部钢琴奏鸣曲、亨德尔的组曲、巴赫的前奏曲与赋格、德彪西的前奏曲等等,最后还有爵士钢琴三重奏的即兴演奏,内容非常丰富、演奏极为精彩,古尔达在舞台上做到了人琴合一的境界。 古尔达早年以诠释贝多芬钢琴音乐闻名于世,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贝多芬诠释者之一”。在这套合辑中,他演奏的贝多芬“悲怆”、“暴风雨”、“锤子键琴”等几部奏鸣曲,有超乎古典精神的新生命力,行云流水、洒脱自然。古尔达对钢琴音色和音乐空间感的营造有着相当精准的把握,对莫扎特、巴赫、舒伯特、德彪西等名家作品同样深有见解。 古尔达尝试将古典乐与爵士乐融合在一起,1968年在奥地利成立“即兴创作音乐学校”。他对音乐教育的观点是:“孩子们必须先会在钢琴(或其他乐器)上面敲敲打打,弹出自己喜欢的声音,让他们发生兴趣,情不自禁爱上它,然后再学认谱”。但有时候,这种特立独行并不能被传统所接待,维也纳乐评家将他贴上“古典乐的叛离者”标签,归纳为爵士乐派,对此,古尔达非常不能苟同,在他看来,音乐就是音乐,没有什么古典、现代的界限分别。
内维尔·马里纳《伦敦录音辑》
25
这套专辑是马里纳爵士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1990-1995年期间在伦敦的演奏录音。收录了普赛尔、博伊斯、门德尔松、亚当、马斯奈、埃尔加、德沃夏克、柴科夫斯基等著名作曲家的作品。 内维尔·马里纳(Neville Marriner,1924年4月15日-2016年10月2日)英国指挥家和小提琴家。1956年,32岁的马里纳应伦敦圣马丁教堂之邀筹办晚祷音乐会,次年即创建了著名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全称“田园里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并一直担任团长至1978年。圣马丁室内乐团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室内乐团,它的合奏效果极其纯静和细腻,乐队的音色甜美而富有润泽感,其织体和层次亦显得非常清晰和有条理。人们在听了这个乐队的演奏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个乐队具有着丰富的魁力和极有修养的艺术情趣,以上这一切特点的形成,其主要的功绩都应该归功于马里纳对这个乐团的长期培养和训练。
加洛斯《泰勒曼·无伴奏长笛幻想曲》
27
这张专辑是长笛演奏家加洛斯演奏泰勒曼的12首《无伴奏长笛幻想曲》。这12首作品小巧精致、表演技法高深、旋律宁静自然。 帕特里克·加洛斯(Patrick Gallois,1956-)法国长笛演奏家。十七岁进入巴黎音乐院师从朗帕尔与拉卢,毕业后在里尔爱乐管弦乐团担任长笛首席,二十一岁应聘担任法国国家管弦乐团长笛首席与独奏家。加洛斯被认为是当今长笛演奏家中最杰出之一,也被认为是世界为数不多能超越音乐形式的伟大灵魂演奏家。他的长笛不仅醇厚而且飘逸,不仅圆润而且结实,不仅亮丽而且温暖。 泰勒曼的作品中总有源源不断的乐思、酣畅而活泼的旋律、强烈的节奏对比,以及漂亮的对位法技巧。泰勒曼的许多作品都是为世俗大众而作的,故而通俗易懂,不似巴赫的深刻和内省。 泰勒曼的作品有较多的内心流露,却不失巴洛克优雅清新的风度。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都不会过度,用一种练达的幽默去化解,也没有高姿态艺术家的严肃,流畅丰富的乐音让空气里充满愉快气氛,不必竖起耳朵,很舒服的音符就递送给你。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霍洛维兹《追忆往昔》
霍洛维兹《追忆往昔》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霍洛维兹的演奏精选辑,选自1962-1973年间的录音。曲目包括:舒伯特《即兴曲》、肖邦《圆舞曲》《前奏曲》《马祖卡》、斯卡拉蒂《奏鸣曲》、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音乐瞬间》、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李斯特《安慰曲》、德彪西《前奏曲》、斯克里亚宾《纪念册的一页》《练习曲》、舒曼《童年情景》等。 霍洛维兹的音乐演奏极其富有鲜明的个性,他的音乐是如此的独特,以至于只要聆听过其演奏的人,以后就可以轻易地将他的音乐与其他众多的钢琴演奏家区分开来。霍洛维兹是浪漫派钢琴演奏的最后一个巨人。很多人都会将“浪漫”同“柔美”等同。然而在霍洛维兹面前,他们才会发觉这个理解上的错误是多么的想当然。他的演奏会让你豁然明了,原来浪漫的本质是“激情”。霍洛维兹的激情与他的音乐浑然天成。这和很多钢琴演奏者用形体的夸张动作表现出的激动有着天壤之别。尤其是在大师的晚年,演奏时的动作幅度已经很小。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老人的迟缓,这时的霍洛维茨已经步入举重若轻,举轻如重的化境中去了。 霍洛维兹的琴音是灵动剔透的,但是同时,他有着使他获得“雷神”称号的左手。霍洛维兹一生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左手的重要性。他不仅不认为左手是演奏中的附属,甚至称呼左手是钢琴演奏中的指挥。音色上,他左手在低音部的独特击键让他演奏的音乐丰满而又极富冲击力,具有很强的音响性。
17
18
C.P.E.巴赫《长笛奏鸣曲全集》
C.P.E.巴赫《长笛奏鸣曲全集》
这张双CD专辑是长笛演奏家巴托尔德·库伊肯与羽管键琴家鲍勃·范·阿斯普伦合作,演奏C.P.E.巴赫的十部《长笛奏鸣曲》。 C.P.E.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1714-1788)是“古典音乐之父”J.S.巴赫的第5个孩子,十八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高规格、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各种题材的创新实验,尝试了当时作曲家很多不曾试过的作曲手法。C.P.E.巴赫的十部《长笛奏鸣曲》便是在他众多独具创新精神的艺术珍宝中独树一帜的长笛作品。 C.P.E.巴赫最具个性的音乐创作表现在德国情感主义的巅峰时期。当时,德国北方的许多作曲家为了与启蒙思想的“理性”音乐相对抗而积极从事“强调情感”的音乐创作。这种对纯真情感的赞颂与整个文学界的审美运动紧密联系,在塞缪尔·理查森(Samuel Richardson,1689-1760年,英国小说家)和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1713-68年,英国小说家)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以及让-雅克·卢梭的小说《新埃罗绮丝》中有所反映,其中最为著名的还包括歌德年轻时创作的、描写青年因失恋而自杀的半自传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情感主义者们认为,音乐应该“进入(人们的)心中”,应该“唤醒(人们的)激情”,这是他们所遵从的信条。从狭义的方面来说,情感主义似乎与过度的多愁善感意义相同。但在C.P.E.巴赫最杰出的奏鸣曲和管弦乐作品中,跌宕起伏的乐句和延留音的使用与大胆的和声运用相结合,产生出令人惊异的、与当时的18世纪音乐完全不同的效果。
--
30
霍洛维兹《私人收藏》
霍洛维兹《私人收藏》
自1945年3月28日,至1951年3月5日,霍洛维茨请卡内基音乐厅录制了在这段时期内他在音乐厅的所有独奏音乐会,作为自己收藏研究用。后来,霍洛维茨似乎遗忘了这16场音乐会的录音,也没有计划将它们发行为唱片。这样,这些珍贵的录音一直尘封在霍洛维茨家中一直到1986年,钢琴家重新记起这些录音,并将它们捐赠给了耶鲁大学的朋友,录音师Tom Frost。到了1989年,霍洛维茨已经去世。Tom Frost将这些录音全部聆听了以后,意识到这些录音的价值,于是准备将其中一从未发行过的曲目整理发行为唱片。这些曲目大多数在50年代以后霍洛维茨都没有再演奏过,所以价值更不一般。这就是私人收藏的来历。 在私人收藏中,有巴赫、克莱门蒂、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和拉赫玛尼洛夫的作品。巴赫的托卡塔与赋格是霍洛维茨留下的所有巴赫录音中,唯一一个未经改编的曲目。霍洛维茨展示了他对巴洛克音乐独到的表现能力。而克莱门蒂的奏鸣曲,显然是霍老的拿手好戏。短小的几分钟小品,在他手中变成了色彩万千的画卷。肖邦的f小调幻想曲对于大多数肖邦演奏者来说都是一个评价其演奏肖邦的能力的标准。而霍洛维茨仅仅为我们留下了这一个现场录音。这个录音不听倒罢了,听了这个录音让人大吃一惊:这还是F小调幻想曲吗?霍洛维茨的处理实在超乎任何一个人的想象,一首如歌的曲子,陡然摇身一变成了史诗一般的宏大。这就是霍洛维茨的魅力。习惯了老式肖邦的听者,可能初听霍洛维茨的演奏会觉得很别扭,然而我却是第一次听就被震撼了,我想这个录音是不可超越的。
--
13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