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 | 歌声里的中国文化/常识
42

诗词·歌赋 | 歌声里的中国文化/常识

歌声里的中国文化,包含常识、历史和国学经典,用歌唱的方式轻松记忆学习,儿童学习启蒙、考公考编常识必备!
节目(29)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秋咪妈妈

秋咪妈妈

在声音的世界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关注
跟着成语学历史 | 儿童国学启蒙成长必备
--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中华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魔法宝盒,里面藏着数不清的宝藏,成语就是其中最闪亮的明珠之一。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藏着一段悠久的历史,就像一条长长的故事链,连接着过去和现在。学习中华文化和中国历史有多重要呢?咱们的历史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一个朝代都是它粗壮的枝干,每一个成语故事都是树上的累累硕果。了解历史,能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就像知道大树的根扎在哪里;学习成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华,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这张专辑呀,秋咪妈妈将会按照我们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给大家讲述成语故事。从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开始,再到奴隶时代的夏朝、再到封建时代的秦朝,一直到明清,每一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比如上古时代“开天辟地” 的故事,商朝 “助纣为虐”的故事 、春秋时期“退避三舍”的故事等等…… 就好像坐着时光机,穿越到不同的朝代,和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的生活。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古人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呢?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又有着怎样的勇气和智慧呢?这些成语故事里,都藏着答案。通过学习这些故事,我们不仅能学会很多有趣的成语,还能了解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知道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多么辉煌的文明。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跟着成语学历史】,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定会收获满满,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勇敢、更有格局。好啦,那就让我们一起,打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探索她的奥秘吧!
诗词·歌赋 | 歌声里的中国文化/常识
42
歌声里的中国文化,包含常识、历史和国学经典,用歌唱的方式轻松记忆学习,儿童学习启蒙、考公考编常识必备!
《华夏寓言故事集》中国人自己的寓言故事集
23
亲爱的小朋友、大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说到故事,大家肯定听过很多外国的童话寓言。像《安徒生童话》里的小美人鱼为了爱情甘愿化作泡沫,《伊索寓言》里的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些故事像色彩斑斓的热气球,载着我们在幻想世界里遨游。它们用华丽的魔法、浪漫的冒险,编织出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梦境,让我们为故事里的欢笑与泪水深深着迷。 不过,就像美味的糖果吃多了会腻,这些充满幻想的故事虽然美好,却很少教会我们如何应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而中国的寓言故事,就像一把把精巧的钥匙,虽然没有华丽的魔法外衣,却能打开我们心灵深处的智慧之门。这些故事从《周易》《韩非子》《战国策》等经典古书籍中走来,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学者们,为了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便创作了这些短小精悍的故事,有的讲述动物之间的趣事,有的描绘古人的生活片段,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同醇厚的香茗,初尝清淡,细细品味却能唇齿留香,韵味悠长。比如 “守株待兔” 的故事,农夫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便天天守在那里,妄想不劳而获。这个故事短短几句,却让我们明白不能心存侥幸,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再比如 “刻舟求剑”,乘船渡江的人在剑掉入水中后,在船舷上刻记号,却不知道船在前行,剑不会跟着走,生动地告诉我们做事要懂得变通,不能拘泥于成法。 这些故事没有魔法城堡和会说话的精灵,却用最朴实的文字,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选择。就像一面面镜子,照见人性的优点与弱点;又像一把把钥匙,打开通往智慧世界的大门。无论你是小朋友,想在故事里找到成长的方向;还是大朋友,想在繁忙的生活中重拾那份纯真的智慧,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在等待与你相遇。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推开《华夏寓言故事集》这扇通往中国寓言故事的大门,开启这场充满惊喜与智慧的奇妙之旅吧!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基辛《肖邦前奏曲全集、第二奏鸣曲、英雄》
基辛《肖邦前奏曲全集、第二奏鸣曲、英雄》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基辛演奏肖邦的24首《前奏曲》、《第二钢琴奏鸣曲》、《波兰舞曲“英雄”》。这是1999年7月30日-8月1日在德国弗莱堡的电视台录音室录制的,在24首《前奏曲》中,原本音乐中的迷人魅力,相当大程度上被基辛这位天才钢琴家重新创作,整体的流动性也受到关注。《第二钢琴奏鸣曲》的演绎气势宏大,《波兰舞曲“英雄”》则充满动态与活力,都是基辛最具魅力的诠释。 《前奏曲》作品28,作于1836至1839年间。共24首,按十二平均律的律制方法,从C大调开始到b小调,以不同的24个调写成的,其排列方法为五度循环,即第一首为C大调,第二首为它的关系小调a小调,第三首为C大调的上方五度的G大调,第四首为其关系小调e小调……依此类推,最后有24首乐曲。有人认为由于这24首前奏曲关系紧密,应看作是一部音乐作品,做连续演奏。这24首前奏曲一般以一个短小的乐思为中心而构成,但是乐思并不是只做单纯的反复,也不做技巧的展开,而是按肖邦的感情做惊人的发展,其中有些曲子有着超凡的演奏技巧,绝不是容易演奏的作品。 《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作品35,作于1837年。肖邦在马尧卡岛疗养失败,住在乔治·桑的故乡。舒曼称之为“神秘莫测的,好像脸带嘲弄的笑容的狮身人面像”。这自然不是像海顿或莫扎特奏鸣曲那样“从前好世道”的音乐,这是肖邦独具一格、真正革新的作品,也是肖邦较为大型的创作里最为强而有力的一部作品。 《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作品53,这首作品的标题为《英雄》,被认为是肖邦作品中的顶峰。库勒千斯基认为,此曲是肖邦从乔治·桑的塔中逃走,听到了穿戴甲胄的祖先的脚步声,看到向着他昂首阔步走来的祖先的雄姿。
--
29
布里顿、康果尔德《小提琴协奏曲》
布里顿、康果尔德《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薇尔德·弗朗与詹姆斯·加菲根指挥的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布里顿、康果尔德《小提琴协奏曲》。这是薇尔德·弗朗的第五张个人专辑,收录的两部二十世纪小提琴作品创作时间相仿,又同样以D大调写成,对比性极高,但是又有相似的迷人之处。薇尔德·弗朗说:“我梦想录下这两部作品很久了”。 本杰明·布里顿《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15,作于1939年。此曲富有时代特点,是一首承上启下的作品。它既有十九世纪或以前在作曲技巧上的严谨,也有新世代作品的感情多变和突破性的无调风格。一新一旧的两个极端在布里顿的协奏曲里得到极佳的平衡。其实他这过人特点贯彻于他所有的作品之中,也是他能在近代音乐史中占一席位的重要原因。 康果尔德《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35,作于1945年。当时这位奥地利犹太作曲家逃往美国定居十多年,已经是好莱坞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在小提琴家胡伯曼的建议下谱写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两年后由海飞兹首演,并且在海飞兹的推广下成为康果尔德最受欢迎的作品。康果尔德华丽的作品引用了一些电影配乐的元素,薇尔德·弗朗形容它就像是“香槟、烟花与情感的大海”,而这部充满后期浪漫主义美学的协奏曲,与布里顿兼具表现力与细腻情感的作品美学完全属于两个世界,但是,同样让人想深入了解。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