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伟大钢琴家《毛里奇奥·波利尼》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毛里奇奥·波利尼》

这张专辑收录了毛里奇奥·波利尼的演奏录音,包括舒曼、李斯特、肖邦、舒伯特、韦伯恩、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独奏作品。 毛里奇奥·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1942年1月5日-)意大利著名钢琴家。波利尼演奏曲目广泛而多样,演奏风格清晰明快,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和深厚的音乐涵养。从巴洛克、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直到近现代作品均有涉猎,演奏的贝多芬、肖邦、李斯特、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贝尔格、曼佐尼等作曲家的作品都深受好评。 波利尼1942年出生于米兰,早期在卡罗·隆那提门下习琴,在九岁就举行独奏会。后来他在米兰音乐学院向卡罗.维杜索学习,在1959年即在赛雷诺获得艾托瑞.波卓里钢琴大赛的首奖,次年在华沙的肖邦大赛里也是第一名,得到当时评审阿图.鲁宾斯坦的青睐,但后来他并没立刻发展出事业之高峰,他一度中断似锦的职业演奏生涯,追随阿图罗·班乃迪提·米凯兰杰利,以使自己的演奏完美无暇,自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在一些音乐大城举行独奏会,与最顶尖的指挥与乐团合作,一直受到听众和评论家狂热地肯定,而且录制了一些叫好又叫座的唱片。 波利尼被视为一位具有高度智慧的钢琴家,往现代乐派的曲目(例如布列兹、史托克豪森、贝里诺)所做的努力与从事社会政治运动一样多。作为一位钢琴家,在他的钢琴生涯里曾做出几次大胆的改变,在录音室里有着技巧完美至上的录音,现场演出则弥漫着音乐的冲劲,和高风险性的表演。他的演奏曲目,从葛苏阿到诺诺,都是无可取代的,如百科全书般的广度所向匹靡。
节目(24)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悼念耶胡迪·梅纽因
--
这张专辑收录的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是梅纽因现今仅存的演奏录音,梅纽因与钢琴大师肯普夫在1970年合作的几部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录音也非常珍贵。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1999),美国小提琴家,犹太人。提到梅纽因这个名字,即使不熟悉古典音乐的人也会有耳闻。在他长达七十年的演奏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录音和回忆。 任何一位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其演奏技艺与风格都会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在这一点上,梅纽因本人也毫不例外。总的来看,梅纽因仍然属于世纪交替间,演奏观念和风格逐渐变迁时期的演奏大师。从他的早期演奏上来看,其风格明显受到克莱斯勒和埃奈斯库的影响,尤其是埃奈斯库,作为梅纽因的老师,他将自己赋予音乐以丰富表情和甜美意境的特点,尽数传给了这位非常善于学习别人特点的学生。此外,梅纽因在一段时期内也十分推崇海菲茨的演奏,当时,梅纽因为了能向海菲茨那样精确而科学地掌握技术,曾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并导致了他在一个时期的演奏中同样揉进了华丽和令人惊叹的炫技效果。然而,梅纽因最终并没有成为炫技型的演奏家,而是在汇集了百家之长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深邃的逻辑性和细腻的音乐性为特点的演奏风格。
格拉夫曼《钢琴演奏录音辑》
19
这套合辑收录了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的演奏录音。 加里·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俄裔美国钢琴家、教育家,柯蒂斯音乐学院院长。1928年,格拉夫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俄罗斯音乐世家,父亲弗拉基米尔·格拉夫曼是著名的犹太裔小提琴演奏家。格雷夫曼从小对钢琴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和热情,7岁入读柯蒂斯音乐学院,50年后成为了该校的校长。毕业后,格雷夫曼多年跟随霍洛维兹,并在万宝路夏季音乐节上与鲁道夫·塞尔金密切合作。格雷夫曼自1949年荣获利文特里特奖后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间展开了频繁的世界巡演,曾经与多个世界知名交响乐团及指挥家合作演出。这些乐团包括了纽约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和波士顿交响乐团,以及乐坛顶级指挥家罗纳德·伯恩斯坦、祖宾·梅塔、尤金·奥曼迪和乔治·塞尔,他们淋漓尽致地合作演绎了柴科夫斯基、拉赫马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勃拉姆斯、肖邦、贝多芬等的作品。 1979年,格雷夫曼的右手不幸受伤,这无疑是对格雷夫曼钢琴事业的巨大打击。虽然他的演出因而受到了极大限制,但是他却更加精准的表现了保罗·维特斯特、拉威尔、普罗科菲耶夫、布里顿、理查·施特劳斯,弗朗茨·施密特等著名的左手钢琴协奏曲。 因为不得不减少演出,却为格雷夫曼创造了舞台之外辽阔的发展空间——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出任美国著名的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院长。格雷夫曼于1980年成为该院钢琴系教师,1986年成为继约瑟夫·霍夫曼,埃弗雷姆·津巴利斯特和鲁道夫·塞尔金之后柯蒂斯全额奖学金部主任。1995年他正式成为柯蒂斯音乐学院院长,同时兼任钢琴和室内乐教师。
伯恩斯坦《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
--
这张专辑是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佐尔坦·柯西斯》
20世纪伟大钢琴家《佐尔坦·柯西斯》
这张专辑收录了佐尔坦·柯西斯的演奏录音,包括格里格、巴托克、李斯特、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杜南忆的钢琴作品。 佐尔坦·柯西斯(Zoltan Kocsis,1952-2016)匈牙利钢琴家。柯西斯对节奏有极强的把握能力,其演奏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其中音粒的效果和节奏跳跃的效果尤为迷人。他演奏的巴托克和李斯特的钢琴小品最具特色。 柯西斯1952年出生于布达佩斯,三岁开始弹奏钢琴,五岁正式拜师。1964年到68年间,柯西斯在布达佩斯巴托克音乐院学习钢琴与作曲,后来转到李斯特音乐院。1970年首次匈牙利境内巡回演出,同年鸁得匈牙利广播电台所举办的贝多芬大赛。柯西斯第一次到国外演出是在1971年,地点在德累斯顿,随后带着巴托克《第一钢琴协奏曲》到美国巡回演出。从此以后,柯西斯每年在欧美等地至少有六十场以上的演出,并曾和李赫特搭档演出双钢琴。柯西斯从1976年起任教于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院,并定期与布达佩斯节庆管弦乐团合作(有时候同时身兼钢琴独奏与指挥)。他的唱片以巴托克的作品为大宗(柯西斯被公认是诠释匈牙利音乐的大家),还有莫扎特、李斯特、拉威尔与拉赫玛尼诺夫等人的作品。柯西斯相当重视仔细研读乐谱,而他带给乐迷最大的印象就是明亮的音乐动态以及杰出的演奏技巧。
--
46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朱利叶斯·卡钦》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朱利叶斯·卡钦》
这张专辑收录了朱利叶斯·卡钦的演奏录音,包括勃拉姆斯、罗雷姆、门德尔松、李斯特、巴拉基列夫、法朗克、肖邦的钢琴独奏作品。 朱利叶斯·卡钦(Julius Katchen,1926-1969)美国钢琴家。1926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的长堤,1969年在巴黎逝世。卡钦由祖母启蒙学习钢琴,后来跟随萨佩顿继续学习。卡钦十一岁在对全美的广播中首次公开演出,并与费城管弦乐团、纽约爱乐合作演出协奏曲。为了让在学校学习哲学与英国文学的卡钦专心念书,父母在1945年后才让卡钦继续公开演出,次年在巴黎于十一天内举办七场音乐会而引起轰动,欧洲各地都争相邀请卡钦前往演出,包括与苏克、斯塔克在普拉德的卡萨尔斯音乐节中合作。卡钦的唱片数量极多,包括勃拉姆斯所有钢琴作品。他在1968年因疾病被迫离开舞台。卡钦兼长各个时期的作品,惊人的弹奏技巧与艺术天赋奠定他在二十世纪钢琴家里的地位。 卡钦是位学者型的钢琴家,有很深的文学修养,在二战后大批演奏家移居美国时,他却认为新大陆的文化环境不如旧大陆,因而从美国移居欧洲,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他的演奏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擅长室内乐,特别是勃拉姆斯的作品。他与苏克、斯塔克组成的三重奏组被称为“专家三重奏”,录制的勃拉姆斯作品被公认为最符合作曲家的气质。
--
39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安德烈·普列文》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安德烈·普列文》
这张专辑收录了安德烈·普列文的演奏录音,包括莫扎特、普朗克、肖斯塔科维奇、格什温的钢琴作品。其中普列文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莫扎特《第十七钢琴协奏曲》。这部协奏曲是莫扎特1784年作品,和《第十四钢琴协奏曲》都是为维也维钢琴家芭芭拉·普洛伊尔而写。本套专辑收录的另一部协奏曲风格与莫扎特完全不同。这是俄国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1933年完成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肖斯塔科维奇这部协奏曲的终乐章里,小号与钢琴几乎扮演同等重要的地位,就像肖斯塔科维奇向俄罗斯传统协奏曲创作模式的挑战。在伯恩斯坦与纽约爱乐乐团的协奏下,普列文把这部协奏曲弹得极其光彩耀眼。另外两部协奏曲分别是格什温《F大调协奏曲》以及《蓝色狂想曲》,由普列文独奏并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F大调协奏曲》是在《蓝色狂想曲》大获成功后,由指挥家达姆罗希指挥首演。多年来,以演奏传统严肃乐曲为主的钢琴家虽然个个技巧高超,但是都无法掌握到这两部协奏曲的精髓,因为他们不了解爵士乐。这对普列文来说当然不是问题,因为他能够完全的掌握《F大调协奏曲》与《蓝色狂想曲》里的爵士成分。 普列文也经常演奏普朗克的作品。普朗克和格什温都是非常优秀的钢琴家,但是普朗克不只写作器乐曲,他也创作管弦乐曲。虽然钢琴老师维纳一直鼓励他朝作曲发展,普朗克的作曲技巧几乎可以说是无师自通。《田园曲》、《触技曲》与《赞美诗》这三首小品看来简单,事实上却非常不容易演奏。其中如烈火般《触技曲》是最常演出的一首。即使音符如同地震般的涌出,音乐中仍不乏诗意的《急板》是霍洛维兹最喜欢的安可曲,也是普朗克在1934年题献给霍洛维兹的作品。
36
29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齐默尔曼》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齐默尔曼》
这张专辑收录了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的演奏录音,包括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Krystian Zimmerman,1956年12月5日-)波兰钢琴家。齐默尔曼1956年出生于波兰扎布热,早年由父亲启蒙开始学习钢琴,1963年在卡托维治音乐院师从杨辛斯基(他也是齐默尔曼唯一的老师),1975年赢得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他是一百一十八名参赛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后开始在世界各地演出。1976年,阿图·鲁宾斯坦邀请齐默尔曼到他位于巴黎的寓所给予宝贵的个人指导,对于齐默尔曼未来的事业影响很大。没多久齐默尔曼就得到与柏林爱乐乐团及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合作的机会,1977年首次在伦敦登台,1978年第一次赴美国明尼亚波里斯演出,曲目是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齐默尔曼于同年在洛杉矶演出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后,被当地乐评人与年轻时期的约瑟夫·霍夫曼相提并论。齐默尔曼在DG录下不少录音,包括独奏与协奏曲,与他合作过的指挥包括卡拉扬与伯恩斯坦。齐默尔曼以诠演古典、浪漫时期的作品最受好评,他擅长演奏舒伯特、贝多芬、肖邦、格里格、勃拉姆斯与李斯特的作品。不过,齐默尔曼近年也把曲目扩展到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齐玛诺夫斯基与鲁托斯拉夫斯基等二十世纪作曲家的作品。
--
16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弗里德里希·古尔达》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弗里德里希·古尔达》
这张专辑收录了弗里德里希·古尔达的演奏录音,包括德彪西、拉威尔的钢琴作品。 在德彪西的《前奏曲》里,轻快而光辉的《钢琴组曲》里与拉威尔《高贵与感伤的圆舞曲》其中几处细腻的乐段,有着显明的主题旋律,与综合美国黑人音乐的音色与氖围。在二次大战后早期,古尔达还不太可能在演出德彪西与拉威尔音乐时小节与小节、音符与音符之间,去有意识地反映出爵士乐的影响。但我们却不难听到在情感与色彩变化都很强烈的《加斯巴之夜》里,透过他的演奏方式,爵士乐是如何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来产生强大的张力与异常响亮的琴音。这里古尔达的演绎是更为活泼,与我们所习惯的演奏方式有很大的差距。 吉泽金优雅轻盈的《水的嬉戏》、柯尔托衍生自舒曼文学幻想性,以我的观点来看,透明感十足而有叙事气质的德彪西,古尔达以较为内省的方式重现,而且靠着他对爵士乐的认知,带来了爆炸性的新观点。他认为之后的年轻演奏者缺乏对声音的感觉,所以我们可以从其中细致的敏锐性来看待这些录音,当做钢琴家传承的一部分,上接德彪西、拉威尔的第一代演奏家,不过他们同时也从印象主义的领域里提出一个挑战,就像古尔达发掘的新方向,或者至少是用许多不同的形式去想象音乐。
--
47
20世纪伟大指挥家《卡罗·马里亚·朱里尼
20世纪伟大指挥家《卡罗·马里亚·朱里尼
这张专辑是意大利指挥家卡罗·马里亚·朱里尼的录音精选辑。参与演奏的乐团:爱乐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都灵广播交响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 卡罗·马里亚·朱里尼(Carlo Maria Giulini,1914年5月9日-2005年6月14日)意大利指挥家,20世纪重要的指挥大师之一。朱里尼的指挥风格优美而华贵,注重细部的体现,又不失完整性。强劲处有如排山倒海,细婉时又好似潺溪回环,幽韵谐婉,让人感到情真意蕴,贴切自然;由此,得到了“一位有着贵族气质的杰出指挥家”的美誉——他以追求高雅的气质、细腻的旋律线条刻划和严谨的结构勾勒为特色;他指挥的管弦乐大都呈现出很高贵的表情,而对歌剧的处理可能更优于管弦乐。 唱片中最早的录音是1956年录制的斯特拉文斯基和比才的作品。爱乐乐团的情绪显得非常高昂,节奏富于变化,音色温暖而充满活力。两首曲子都是在金斯威音乐厅里录制的。另一首由爱乐乐团录制的曲目是马勒改编的舒曼《第3交响曲》,录音时间是1958年。同样,那种清澈、温暖的音色,也正是那时乐团录音的典型音色。在Abbey路录音室的那些录音,还要优于在金斯威音乐厅的录音。 《坦克雷迪序曲》录制于1964年。这些录音在很长时间都是作为EMI录音室里罗西尼序曲集的一部分。如果你聆听了这个录音,你就会感觉这就是所需要的那种诠释,并且富于朱里尼歌剧风格的特质。从过去从未发行过的录音角度来看,这是这个系列录音中最优秀的之一。因此,我们能够有机会更多地了解指挥家的艺术思想,而不是重复听一些过去已经发行的录音。 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的贝多芬《第7交响曲》是典型的大西洋彼岸的风格:宏大有力的铜管加上朱里尼在慢板乐章中一些自然活泼的诠释,但确实把舞曲中的精髓带给了听众。
--
28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拉度·鲁普》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拉度·鲁普》
这张专辑收录了拉度·鲁普的演奏录音,包括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舒伯特、格里格的钢琴作品。 鲁普1971年录制的舒伯特奏鸣曲D.784把我们带到他所开创的一个新领域。在这部奏鸣曲录音里,除呈现作品本身外,我们可以察觉出一种正在消失中的特有俄罗斯学派作风。这种风格明显地表现在第一乐章的响亮极强奏,及最后一个乐章的处理当中。尤其最后一个乐章说明了鲁普是何以能赢得范·克莱本大赛首奖。不只是在高速弹奏时能保有像水晶般明晰的触键,而且在最后的可畏八度音中,显得特别大胆而光采,即便当今知名钢琴家在此都刻意略去部分音符,以免弹奏时会影响速度。1971年鲁普就充分显示他在弹奏八度时的超技,事实上,这个特点也表现在演奏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舒曼《幽默曲》和巴托克《钢琴奏鸣曲》。虽然如此,他又不是那种急于演奏某些曲子,如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以自我炫耀的那种钢琴家。 在前述奏鸣曲录制十年后录制的《乐兴之时》D.780,可引领人们到鲁普诠释舒伯特作品的中心概念.你可以发现他表现这六首作品时所深深沉浸的忧郁、晦暗气氛,可以听到人类心灵的孤寂(如第二号的第二主题)、徒劳的挣扎(第一号中段)、高度的歌唱性,又常常语带哀愁与压抑,这些使得这部作品可被称为钢琴作品中的《冬之旅》。
38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