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多尔·韦格《莫扎特·小夜曲、嬉游曲》

桑多尔·韦格《莫扎特·小夜曲、嬉游曲》

这张专辑是匈牙利著名小提琴家桑多尔·韦格指挥萨尔兹堡室内乐团,演奏莫扎特《小夜曲、嬉游曲》。 这是一张深受世人欢迎的发烧盘,收录了莫扎特最著名的小夜曲与嬉游曲,再加上韦格优秀的演绎,而且录音堪称典范级,高中低各个频段都清晰扎实,整体效果平衡而充满色彩感。著名的《企鹅唱片指南》给予三星评价,让这张唱片无懈可击。现在采用24位XRCD技术重新制作,无论音乐感、解析力、音色和空间感都比旧版胜出许多,令原本的天碟级录音更添色彩。 优越的录音再现了杰出演奏的所有细节,平衡度极佳,听过这个录音后,你得承认它有极大的可能将作为这些曲目的最完美的一个版本。萨尔兹堡室内乐团是演绎莫扎特作品的专业音乐团队,乐手们的配合整齐精炼,表达效果极为明快,乐曲的速度进行得恰到好处,声部突出得开敛有当,显示了作为演奏莫扎特的特殊乐团在传统做法上的无比卓越。陈煐光评价:Sandor Vegh指挥Camerata Salzburg演出《Eine Kleine Nachtmusik》不独演奏好,连录音也可以列入示范级,弦乐音色可圈可点,松香味十足,残响也属适量,用屏风喇叭播放,除了高频最尽头有少许数码味之外,其余部分属天碟级。 《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此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它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降B大调嬉游曲》K.136、《降B大调嬉游曲》K.137,这两首嬉游曲是莫扎特十六岁时的杰出作品,尤其是前者更透出一种清新、流畅、洒脱、愉悦的阳光气质。韦格和萨尔兹堡室内乐团赋予了曲目极为优秀的表现力。
节目(13)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哈丝姬尔《1951-1960演奏录音辑》
--
这套专辑是钢琴大师哈丝姬尔1951-1960年的录音全集。 哈丝姬尔的演奏没有撼人心肺的力度,也没有一泻千里的激情,更没有火花四溅的技巧。她的魅力表现在俯首即拾的自然、一尘不染的纯净、婀娜多姿的妩媚。坎坷的命运没有使她沉沦,反让她的音乐充满了神秘的活力,使她在诠释莫扎特的音乐时将其中的童真表现得更透彻,彷如让听众触摸到莫扎特的灵魂。难怪李帕蒂也称她是"最似莫扎特的莫扎特演奏家”了。 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是哈丝姬尔晚年与年青的葛罗米欧合作最令人倾倒的录音。比利时学派的葛罗米欧以典雅绮丽的诠释与哈丝姬尔的质朴自然珠联璧合,平和的应答、默契的配合、相互的烘托,将莫扎特音乐中的和谐美表现到了极致,两人没有耀目的炫技、出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只有两颗心灵在遥相呼应的心语。 除莫扎特外,舒曼是哈丝姬尔留下录音较多作曲家。舒曼的钢琴协奏曲是一部充满浪漫激情的作品,它虽不像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那样具有汹涌澎湃的气势,但也可说是热力四射了。哈丝姬尔的演奏与她弹奏莫扎特时相比彷如判若两人,雄奇的气象、坚实的造型,与娇弱柔媚的女性风格简直大相径庭。    作为一个女性钢琴家、况且多病体弱,哈丝基尔深知自已绝无可能与力量型的男性钢琴家匹敌,因此她除了在曲目上尽量避免那些太过消耗体力的作品外,在审美取向上更偏重于细腻柔美的婉约型。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大都是体现力度美的作品,哈丝姬尔选择的第17和18两首虽不属最讲力度的作品,但是一派阳刚味,在1955年的录音哈丝基尔却能将它们弹得清秀温婉而不失雄健。与巴克豪斯、李赫特等力量型钢琴家比较可谓相映成趣,是个十分另类的贝多芬。
詹姆斯·高威《黄金般的长笛》
75
詹姆斯·高威(James Galway,1939年12月8日-)北爱尔兰长笛演奏家。素有“魔笛”之称的詹姆斯·高威对古典音乐的表现拥有无人可及的高超技巧,他魅力超凡的演奏几乎超越了所有音乐上的界线。他吹奏出的独特的音色、高深的音乐修养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使他成为最受尊敬和最出色的艺术家。 詹姆斯·高威是一名古典音乐家,但是他的声誉远远超越了古典音乐圈,从爵士乐到世界音乐,从电影音乐到流行,高威在各个领域都游刃有余。一般说来大多数乐手都坚守自己的领域,因为一旦跨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很可能因为失败的尝试而危及声誉。但是高威在古典音乐之外的尝试,不仅没有影响他的大师声望,而且吸引了各种不一样的听众群,让高威在世界各地享有超级明星般地号召力。 就像音乐家杂志所说的“毫无疑问,詹姆斯·高威,已成为长笛的传奇。”另外,CDReview的“一听就令人难忘的音乐”、FonoForum称为“黄金般的长笛”及TaleZurich说“詹姆斯·高威是少数古典乐手中真正懂得流行演奏乐的人”等称誉都再再说明,詹姆斯·高威的长笛演奏,早已摆脱乐团中配角的局面,他使长笛成为主角,并给了它多变化的角色,说他赋与了长笛新生命绝对不为过,他也将使他自己和长笛,在音乐史下留下一个永远的里程碑。
路易斯·弗雷莫《圣-桑·动物狂欢节》
--
这张专辑是路易斯·弗雷莫指挥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演奏圣-桑、福雷、门德尔松的管弦乐作品,所有发烧杂志一致推荐,可谓发烧友人手一张。实在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语言去形容这张专辑的特点。那乐器音色以及清甜的音质、大小适中的音场、正确的乐器形体比例、绝佳的定位、良好的瞬时反应及饱含光泽的空间堂音,实在是太完美了。 除了音乐的美感之外,这张专辑也是调整音响器材与斗机的利器,难怪发烧友趋之若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籍钢琴家奥格东在辑中里托夫与福雷另外两曲中的钢琴演奏敏锐而活力十足,极富魅力。以这种连古典音乐入门者都适合的音乐,及发烧级的录音效果,当年大K凭借这几张唱片就能闻名圈内养活整个公司了。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布赫宾德《巴赫、贝多芬、舒曼作品》
布赫宾德《巴赫、贝多芬、舒曼作品》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布赫宾德演奏巴赫《第三英国组曲》、贝多芬《第23钢琴奏鸣曲》、舒曼《交响练习曲》。这是布赫宾德2004年7月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的现场演奏录音。布赫宾德的演奏以《热情奏鸣曲》为中心,并加入巴赫《英国组曲》和舒曼的作品,表现出同样高度的技巧和思想。 巴赫《g小调第三英国组曲》BWV 808,约作于1720-1722年,由六首舞曲组成:前奏曲、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加沃特、基格。每段都优美如歌,其中加沃特舞曲被引用得最多,可以说是史上最动人的舞曲。这部组曲的所有乐思都跟G的小三和弦有关,它的原位是前奏曲的最初几个音符;它的倒影是阿勒曼德的最初几个音;它的转位形式是库朗特等舞曲的旋律骨干;加伏特是这母题的逆行后再倒影;基格把前奏曲的轮廓线音阶化;萨拉班德的骨干音则是它的移位。 贝多芬《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作品57,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中期创作的杰作之一。由于此曲前后两个乐章有如暴风雨般万钧之势,充满激情的斗志和英雄的气概,出版商给与了《热情奏鸣曲》的别名,流传至今。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莱茵河流域反封建运动对贝多芬的思想极有影响,自由、平等、博爱成为了他追求的理想目标。《热情奏鸣曲》在反映这一社会现实,表现社会矛盾冲突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结构扩展、语汇创新和布局丰富诸方面也极大地推动了钢琴奏鸣曲体裁的发展。《热情奏鸣曲》不仅是贝多芬最有代表性的杰作,也是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最高峰的经典。 舒曼《交响练习曲》作品13,作于1834年。此曲是舒曼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场面宏伟、气势磅礴,显露了他不凡的才华。这是他婚前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次实验性极强的创作。此曲音乐元素丰富、旋律悦耳、技术难度高,可说是代表了当时钢琴技巧的最高水平,也是以后许多钢琴家爱不释手的珍品。
--
28
斯托科夫斯基《演奏录音辑》
斯托科夫斯基《演奏录音辑》
这套5CD合辑收录了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1965-1972年间的录音,包括柴科夫斯基、法朗克、埃尔加、柏辽兹、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德彪西、梅西安的作品,其中有一张CD全部是斯托科夫斯基最有特色的改编曲集。 斯托科夫斯基的确是二十世纪的伟大指挥家之一,在对于古典音乐的普及,对于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的作曲家的推广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美国首演马勒的“千人”使斯托科夫斯基第一次为世界瞩目,而后,与拉赫玛尼诺夫所合作的《第三交响曲》、《第四钢琴协奏曲》以及《帕格尼尼狂想曲》的世界首演更是将斯托科夫斯基及他所打磨的费城交响乐团推向了世界顶级交响乐团的行列。厚重低沉、极富质感的弦乐声色,正是斯托科夫斯基用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所缔造的“费城之声”。 在演出生涯的早期,斯托科夫斯基便极其注重声响的效果。担任费城交响乐团的指挥期间,为了更好的演出效果,斯托科夫斯基选择了把小提琴手排列在舞台的右边,这种方式至今仍被许多交响乐团所采用。不同于早期的众多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热衷于钻研,改造录音技术,也算技术狂人一枚了。 斯托科夫斯基的现场演出极具魅力,事实上,说他是指挥家中的第一位大众明星也不过分。在费城交响乐团期间,斯托科夫斯基的音乐会宣传单上甚至不用写演出曲目,只要写上”斯托科夫斯基“这个名字就足够了。在斯托科夫斯基的晚年,录音技术终于让他梦寐成真。而在欧洲期间的演出,斯托科夫斯基沿用了当年打磨费城交响乐团的方式,无论是怎样的乐团,经过斯托科夫斯基之手,总能呈现出他所一贯追求的富丽堂皇的辽阔声响,难怪有人说,斯托科夫斯基是有魔力的。
24
61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拉度·鲁普》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拉度·鲁普》
这张专辑收录了拉度·鲁普的演奏录音,包括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舒伯特、格里格的钢琴作品。 鲁普1971年录制的舒伯特奏鸣曲D.784把我们带到他所开创的一个新领域。在这部奏鸣曲录音里,除呈现作品本身外,我们可以察觉出一种正在消失中的特有俄罗斯学派作风。这种风格明显地表现在第一乐章的响亮极强奏,及最后一个乐章的处理当中。尤其最后一个乐章说明了鲁普是何以能赢得范·克莱本大赛首奖。不只是在高速弹奏时能保有像水晶般明晰的触键,而且在最后的可畏八度音中,显得特别大胆而光采,即便当今知名钢琴家在此都刻意略去部分音符,以免弹奏时会影响速度。1971年鲁普就充分显示他在弹奏八度时的超技,事实上,这个特点也表现在演奏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舒曼《幽默曲》和巴托克《钢琴奏鸣曲》。虽然如此,他又不是那种急于演奏某些曲子,如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以自我炫耀的那种钢琴家。 在前述奏鸣曲录制十年后录制的《乐兴之时》D.780,可引领人们到鲁普诠释舒伯特作品的中心概念.你可以发现他表现这六首作品时所深深沉浸的忧郁、晦暗气氛,可以听到人类心灵的孤寂(如第二号的第二主题)、徒劳的挣扎(第一号中段)、高度的歌唱性,又常常语带哀愁与压抑,这些使得这部作品可被称为钢琴作品中的《冬之旅》。
85
33
监听天碟I·古典音乐
监听天碟I·古典音乐
这张专辑是监听天碟系列的第一辑,是广大发烧友测试系统的最佳天碟之一,所选13曲监听级发烧录音包括人声、萨克斯、吉他、小提琴、钢琴及弦乐等,除了提供靓声及极高欣赏价值的动听音乐外,这张多年来最为出色的录音,其示范效果也极佳,是发烧友鉴听音响器材的好帮手。 专辑的第一首是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钢琴与管弦乐团的声音,可以测试音响系统的定位、动态及音场的延伸。第二首是弗朗明戈吉他演奏,测试音响系统的瞬变及动态对比。第三首是人声及合唱,测试音响系统的自然感、层次及解析力。第四首是小提琴与管弦乐团演奏的电影音乐,测试音响系统的弦乐音色准确性及音场的延伸。第五首是萨克斯与风琴合奏,测试音响系统的结像力、低频延伸、深度及堂音。第六首是马勒《第十交响曲》选段,测试音响系统的音场延伸、动态极限及投入感。第七首是古筝演奏中国古曲《渔舟晚唱》,测试音响系统的结像力、细致度及共鸣感。第八首是莫扎特《第21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测试音响系统的定位、音乐感及细致度。第九首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选段,测试音响系统的音乐感、弦乐音色准确度。第十首是大提琴与管弦乐团演奏舒伯特《圣母颂》,测试音响系统的音乐感、细致度、共鸣感及投入感。第十一首是《宝碟之声》的合唱选段,测试音响系统的动态对比、堂音及解析力。第十二首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选段,测试音响系统的音乐感及投入感。第十三首是海顿《第94交响曲》选段,测试音响系统的动态极限、结像力、定位及瞬变冲击力。
7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