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讲学 part 7

00:00
39:59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洗衣机里的卷纸_

洗衣机里的卷纸_

备考艺术设计考研的学生一枚,中国工艺美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在更中,详细请看个人主页。
关注
24肖四、肖八分析题精简带背(磨耳朵)
--
八套卷马原(34题)必须自己独立做一遍,最重要的是学会找原理并把的原理背熟 肖八(一)34题马原 ①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②认识和实践的过程 (1) 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原理,说明为什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说“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 肖八(二)34题马原 ①守正创新 ②辩证否定观 (1) 为什么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2) 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其他文明的态度体现了怎样的辩证否定思想? 肖八(三)34题马原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②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 (1) 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说明为什么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2) 运用唯物史观原理,说明调查研宄为什么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肖八(四)34题马原 ①联系普遍性原理 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 “'就水治水’,迟迟不见效”“问题表现在湖里、根子在岸上”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法思想? (2) 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为什么在科学植树造林中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 肖八(五)34题马原 ①认识活动的非理性因素 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 (1) 从认识活动中非理性因素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自由探索既需要“灵感”也需要“无穷的好奇心无限的热爱与坚持” (2) 分析“解决产业难题和推进基础研宄,两者相互促进”所体现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 肖八(六)34题马原 ①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 ②人与自然的关系 (1) 运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治沙“既不能在不适宜的地方改造沙漠,也不能观望、畏手畏脚”。 (2)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对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何启示? 肖八(七)34题马原 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②事物变化发展 (1) 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分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2) 从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角度,分析为什么要“以满腔热忧对待一切新生事物”。 肖八(八)34题马原 ①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②唯物史观: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1) 从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让技术实现向上向善” (2) 为什么在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明确“底线”“红线”?
艺术设计概论 李砚祖
--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李砚祖教授,讲解艺术设计概论共31节(1.5倍速)。
王受之讲授世界现代设计史
35
王受之教授对其博士学生讲解世界现代设计史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内容很丰富很适合对设计史感兴趣和要通过考试的人来理解世界设计史。 适合艺术考研的人来理解世界现代设计史这本书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王受之教授对其博士学生讲解世界现代设计史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内容很丰富很适合对设计史感兴趣和要通过考试的人来理解世界设计史。

展开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
20世纪伟大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
这张专辑是美籍波兰指挥家莱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的录音精选辑。参与演奏的乐团:国家爱乐乐团、丹麦国家交响乐团、斯托科夫斯基交响乐团、NBC交响乐团成员、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费城管弦乐团。 莱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1882-1977)美国波兰裔指挥家、古典音乐改编家。他的指挥富于激情,以音响丰满、色彩鲜艳而引人入胜。斯托科夫斯基在指挥艺术发展史上有着卓绝的贡献。他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热心于各种革新与试验,热衷于介绍新作品,培养新生力量,他塑造了独一无二的管弦乐音色,他具有极富想象力的作品诠释能力。他不是死守原谱派,他认为音乐必须透过指挥家和演奏家的心灵作用才能显现出它的内在美感,换句话说,指挥家是无法客观地置身于音乐之外的。为了体会各种乐器的特性和难度,斯托科夫斯基还利用每年假期的时间专程前往巴黎去学一样新乐器。 斯托科夫斯基艺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那独一无二的音色,坚实、浑厚、富有光泽以及独树一帜的句法。斯托科夫斯基的节奏服从各个独立的乐句的表达的需要,而乐器听起来不仅仅像它们自身的音色,更是与上一乐句或下一乐句的这种需要关联。这样生机勃勃的声响,能够直接触及听众的情感深处。温柔的抒情的段落与富丽堂皇的壮阔的段落衔接得完美无瑕,没有任何的冲突,因为每一个乐句听起来都是崭新的。 斯托科夫斯基永远在追求最好的声响,不断地冒险创新,对于他而言,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必须恪守的规则。“声响”不仅仅意味着听觉效果,更意味着将音乐的各个层面展示出来。乐章的存在,并不是由写在纸上的音符所决定,而只能由音乐家所作出的再创作甚至全新创作的演出所决定。这就是斯托科夫斯基对于指挥的见解,他拒绝做乐谱中规中矩的仆人。
176
20
20世纪伟大指挥家《卡尔·舒里希特》
20世纪伟大指挥家《卡尔·舒里希特》
这张专辑是德国指挥家卡尔·舒里希特的录音精选辑。参与演奏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 舒里希特通常指挥德国音乐作品,并且一般与德国乐团合作。他在世时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尤其对他怪异的速度提出质疑。近些年来这些观点已有所转变,人们渐渐开始欣赏他的作品。他的录音生涯极为漫长,从一开始与柏林大都会乐团一直到LP时代。 在这套唱片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他指挥德奥古典和浪漫派从莫扎特到布鲁克纳的精品,门德尔松的序曲中有一种清新的活力和细腻。舒里希特对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第一乐章指挥了十一次后,约翰·库尔肖才终于完成了录音。这里舒里希特没有表现出怪异的速度,相反他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合作表达出了一种优雅的抒情风格。他的莫扎特充满欢乐和光辉,尤其是第一乐章中小号和鼓的表现,慢乐章中突出的是莫扎特优美的旋律,最后是小步舞曲。在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中,Salle Wagram大厅的声音非常洪亮。相比之下在Sofiensaal,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声响更加饱满,没有损害音乐和谐的构架,的确值得珍藏。 第二张CD上的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更加珍贵。舒里希特采用的是Haas的版本,声音的线条非常丰富,而且抓住了布鲁克纳音乐中的温暖和宏大。舒里希特的布鲁克纳风格介于富特文格勒的神经质和卡拉扬的过分修饰之间。
94
1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