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 Piano Trio No.2 Op.87 - 2. Andante

00:00
08:04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格拉夫曼《钢琴演奏录音辑》
20
这套合辑收录了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的演奏录音。 加里·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俄裔美国钢琴家、教育家,柯蒂斯音乐学院院长。1928年,格拉夫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俄罗斯音乐世家,父亲弗拉基米尔·格拉夫曼是著名的犹太裔小提琴演奏家。格雷夫曼从小对钢琴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和热情,7岁入读柯蒂斯音乐学院,50年后成为了该校的校长。毕业后,格雷夫曼多年跟随霍洛维兹,并在万宝路夏季音乐节上与鲁道夫·塞尔金密切合作。格雷夫曼自1949年荣获利文特里特奖后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间展开了频繁的世界巡演,曾经与多个世界知名交响乐团及指挥家合作演出。这些乐团包括了纽约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和波士顿交响乐团,以及乐坛顶级指挥家罗纳德·伯恩斯坦、祖宾·梅塔、尤金·奥曼迪和乔治·塞尔,他们淋漓尽致地合作演绎了柴科夫斯基、拉赫马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勃拉姆斯、肖邦、贝多芬等的作品。 1979年,格雷夫曼的右手不幸受伤,这无疑是对格雷夫曼钢琴事业的巨大打击。虽然他的演出因而受到了极大限制,但是他却更加精准的表现了保罗·维特斯特、拉威尔、普罗科菲耶夫、布里顿、理查·施特劳斯,弗朗茨·施密特等著名的左手钢琴协奏曲。 因为不得不减少演出,却为格雷夫曼创造了舞台之外辽阔的发展空间——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出任美国著名的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院长。格雷夫曼于1980年成为该院钢琴系教师,1986年成为继约瑟夫·霍夫曼,埃弗雷姆·津巴利斯特和鲁道夫·塞尔金之后柯蒂斯全额奖学金部主任。1995年他正式成为柯蒂斯音乐学院院长,同时兼任钢琴和室内乐教师。
布拉格四重奏团《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
--
这套合辑收录了布拉格弦乐四重奏团演奏的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作品。该团的演奏非常精彩,流淌的弦乐音流,音色优美,音场丰富饱满。《企鹅唱片指南》评价三星。室内乐在德沃夏克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演录的频率大大低于他的交响曲、其他管弦乐曲甚至钢琴曲等。德沃夏克那充满灵感音符的大脑中不乏动人的旋律,而在室内乐作品中似乎更注重几种弦乐音色搭配与细腻的情绪交流。
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全集、苏格兰幻想曲》
--
这张专辑是意大利小提琴家阿卡多与马舒尔率领的莱比锡格万德豪斯管弦乐团合作,演奏布鲁赫的3部《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幻想曲》和《小夜曲》。 《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26,作于1866年,当时作者年仅二十八岁。布鲁赫一生中共留给世人三部小提琴协奏曲,其中第一号是继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之后,被演奏得最多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因而特别著名,同时也堪称为布鲁赫的代表作。 《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op.44,作于1877年,献给萨拉萨帝。1877年11月4日于伦敦首演。 《苏格兰幻想曲》由小提琴与竖琴主奏,作于1879至1880年。作者在各乐章里加入古老的苏格兰民谣的旋律,作成了由序奏和四个乐章组成的小提琴主奏、竖琴与管弦乐队合奏的幻想曲。竖琴在本曲中并非作为华丽的主奏乐器,而只不过当作点缀,表示在管弦乐伴奏中,竖琴较为重要而已。整个乐曲充满了梦幻性,甘甜而优美,有女性化之感,而且作者对于主奏小提琴的技法运用,可以说无懈可击,乐曲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写得十分完美。 共有引子与4个乐章,每一乐章都以一首苏格兰民歌为素材。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迪图瓦《柴科夫斯基·天鹅湖》
迪图瓦《柴科夫斯基·天鹅湖》
这张专辑是迪图瓦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演奏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这是一套一音不漏、绝对完整的《天鹅湖》录音全集。指挥大师迪图瓦天才般演绎了一个既炫目华丽、有温情浪漫的著名童话,将柴科夫斯基音乐的鲜明性格——丰富的创造性和深刻的交响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部作品的演奏浑然天成,绝无一段一顿的章回色彩。 四幕芭蕾舞剧《天鹅湖》作品20,作于1876年。故事取材于俄罗斯中世纪的民间童话,由佩季帕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天鹅湖》至今仍是舞蹈家们所遵循的楷模,同时也是一部现实主义舞剧的典范。其剧情大致是: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倾诉自己的不幸,告诉他: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她。在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魔法师化成武士,以外貌与奥杰塔相似的女儿奥吉莉雅欺骗了王子。王子发觉受骗,激动地奔向湖岸,在奥杰塔和群天鹅的帮助和鼓舞下,战胜了魔法师。天鹅们都恢复了人形,奥杰塔和王子终于结合在一起。 《天鹅湖》的音乐象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戏剧力量,并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柴科夫斯基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中许多音乐都是流芳百世佳作。
245
52
史蒂芬·伊瑟利斯《战争时期的大提琴》
史蒂芬·伊瑟利斯《战争时期的大提琴》
这张专辑是英国大提琴家史蒂芬·伊瑟利斯与华裔加拿大钢琴家史康宁合作,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爆发一百周年而录制的,演奏的作品,由法国、英国和奥地利三个国家的著名作曲家在战争时期创作的大提琴作品组成,包括:德彪西、 布里奇、福雷、韦伯恩,还有四首当时英国士兵所流行的歌曲。100年过去了,战争幸存者都已作古,只留下描绘战争残酷的文学和绘画作品。聆听这张专辑,你会发现音乐也可以给我们启示,提醒我们战争带给全人类大规模的苦难。 曾经有一个叫哈罗德·崔格斯的英国业余大提琴演奏家,他就把自己特制的一把大提琴带到一战战场上,可在前线壕沟中演奏。他的大提琴的琴颈和琴弓可以藏于琴身之内,当然这种大提琴演奏时所发出的声音会稍为柔弱一些。在这张专辑中,大提琴家史蒂芬·伊瑟利斯就将他的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Marquis de Corberon”换成哈罗德·崔格斯的那把战壕大提琴来演奏的。这真是非常不寻常的演奏,对大提琴家的技艺是极大的考验。 史康宁的钢琴伴奏非常微妙、生动,与大提琴的声音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他们的合作证明每个人都需要美、慰藉和喜悦,即使是在战场上。在音乐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可以梦想着另一种生活。
220
15
布赫宾德《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布赫宾德《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布赫宾德与哈农库特指挥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演奏勃拉姆斯的两部钢琴协奏曲。这是1998-1999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现场演奏录音。布赫宾德的演奏追求简单的线条、不加雕琢的简约,展现了德奥音乐的正统诠释风格,哈农库特曾对他说:“你演奏的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有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声音。”通过这版演奏录音,布赫宾德的演奏功力受到全世界乐迷的肯定。 《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5,完成于1858年。起初是一首双钢琴变奏曲,之后有意改写成交响曲,最后却成为一首钢琴协奏曲。由于勃拉姆斯本人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同时又和天才女钢琴家克拉拉·舒曼相互商讨才写出这首协奏曲,所以此曲要求有相当高深的钢琴弹奏技巧。它以宏伟的构思和史诗般的概括性,反映着波涛澎湃的、憧憬式的遐想。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83,作于1881年。此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此曲。实际上,此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304
7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霍洛维兹(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霍洛维兹(2)》
这张专辑收录了弗拉基米尔·霍洛维兹的演奏录音,包括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斯克里亚宾、肖邦的钢琴独奏作品。 李斯特的作品从1930年到1989年一直在霍洛维兹的曲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维也纳之夜-舒伯特的维也纳随想曲》(1989年录音版本)狡黠的表现就像位音乐魔术师。霍洛维兹在李斯特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中录制了第二、六、十五(拉科西进行曲)与十九号,其中二、六号收录在本套专辑里;1950年代录了三册《巡礼之年》中的与。这两首《匈牙利狂想曲》是霍洛维兹诠释李斯特的另一种面貌。在著名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中,霍洛维兹表现的是乐曲的和声与华丽的气氛。《在泉水边》是一首戏剧性强烈的作品,霍洛维兹以高雅的琴音及几乎所有钢琴唱片中都听不到的能量动态让听众为之心醉。 这张专辑,重点放在与他年青时期最贴近,同时也是最靠近他灵魂深处的斯拉夫音乐。接下来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与斯克里亚宾《第五钢琴奏鸣曲》是乐谱才刚出版的时候,霍洛维兹就非常喜欢弹奏作品。霍洛维兹时常一次又一次的演奏肖邦《波兰舞曲-幻想曲》,这是一首既柔软又高雅细致的作品,霍洛维兹在处理舞蹈节奏的时候也能顾及乐曲的力度与无畏的精神。《波兰舞曲》是1982年5月的录音,生命力旺盛的《f小调幻想曲》录音时间则比《波兰舞曲》早了三十四年(1948年)。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1945年录音版本)中精巧的诠释以及令人震慑的狂热尾声几乎可以用“伟大”两个字来形容;斯克里亚宾极度火爆但是又过于零碎的《第五钢琴奏鸣曲》则是霍洛维兹在1976年2月音乐会的现场实况录音。
97
20
哈登伯格《四部著名小号协奏曲》
哈登伯格《四部著名小号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瑞典小号名家哈肯·哈登伯格(Hakan Hardenberger)与马里纳爵士率领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合作,演奏历史上最著名的四部小号协奏曲,包括胡梅尔、黑特尔、约翰·斯塔米茨、海顿的作品,其中对海顿协奏曲的演绎,获得企鹅三星带花最高评价。 小号在诸多铜管乐器中具有非凡的表现力,在巴洛克时期以及古典主义时期,有许多著名的作曲家以小号为主角谱写了不少优秀作品。由胡梅尔、海顿作曲的两首协奏曲,被公认为古典音乐历史上最伟大的两部小号与乐队作品。尤其是胡梅尔的《E大调协奏曲》,与大名鼎鼎的海顿《小号协奏曲》相比丝毫不显逊色,充满着古典主义时期特有的明朗、幽默以及优美气质。胡梅尔是与海顿、莫扎特同时期的奥地利作曲家,同时也是出色的钢琴演奏家、指挥家以及音乐教授。正是因为出于对海顿《小号协奏曲》的喜爱,从而在其影响下,胡梅尔于1803年12月8日在莱比锡完成了自己《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不过这首协奏曲后来被人们演奏时,都习惯于提高半个音,由此而变成了E大调。因为这样的话音色可以更明亮,演奏起来也更方便,容易产生好的演出效果。海顿是以当时改进的活塞型小号为基础,写下了自己传世的小号协奏曲。实际上胡梅尔也是这样,因此两部相继问世的作品在篇幅、风格等方面都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被誉为古典小号作品中的一对姐妹花。不过胡梅尔的名声显然不如海顿那样显赫,所以他的这部协奏曲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功,作品沉寂了一百多年后直到1958年才由上世纪另一位优秀的小号独奏家Armando Ghitala进行了首演,并一举以作品本身出色的表现力获得了在古典音乐界应有的重要地位。
123
1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