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Rodrigo Concierto de Aranjuez - 2. Adgio

00:00
11:23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穆特《约翰·威廉姆斯在维也纳》
28
这张专辑是作曲家、好莱坞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与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合作,亲自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他创作的电影配乐作品。
波利尼《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21
这套合辑是钢琴家波利尼演奏贝多芬的全部钢琴奏鸣曲,可以说是大师艺术生涯与技艺成长的见证——32首作品,耗时40年才最终录制完成。波利尼并不喜爱“赶进度”和“赶量”,他的录音历经持续的练习和思考,听者在聆赏时,往往被他浩如烟海的乐思所包围,从而脱离外界,深切地感知到作品的内涵与魅力。 1975年6月,波利尼录下他生涯的第一张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30、31号,皆是贝多芬晚年的作品。 这个时期的贝多芬音乐,哲思与荒谬并存,安详与隐晦交织,被世人公认为“超越了从前所有曲目,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而波利尼在此套曲目的演绎上,以非凡的技巧与对曲式结构的惊人把握,有力证明了自己不只是徒有技术的炫技家,也从此奠定了他在贝多芬诠释上的权威地位。 以贝多芬晚期奏鸣曲为始,再到其音乐性更纯粹的早期奏鸣曲,这样的录音顺序和40年的缓慢进度也足见波利尼返璞归真的心路。 唯一不变的是其“无菌室”式的纯净发音,他在钢琴技术上的完美会让你联想到法拉利、玛莎拉蒂等知名跑车或者米兰的高级定制成衣;在艺术上的造诣会让你想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巨匠。 演奏有“圣经”之称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需要高难度的技巧和结构把握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构建贝多芬深邃的音乐理念, 而波利尼做到了。其力量与激情柔韧对峙,简赅隽永而又倾情尽吐,音色始终明丽,大片光线刺穿了贝多芬自我包裹的层层雾霭。特别是近年来的几张新片,大师恰如一位出色的雕塑家, 精雕细琢又无痕可寻。他并没有企图在作品中“挖掘”什么,没有左顾右盼的扭捏,精确而又简洁。无论快板乐章中激情的能量感,还是慢板乐章缓慢流淌的乐思都令人动容。他的无敌指法和精神能量,只有在细细欣赏时才会有所领悟。 40年的完成期,没有虎头蛇尾,没有戛然而止,亦没有突然跳脱,有的只是波利尼愈发精湛的技术和愈发纯熟的乐念。他默默锻造,从不声张,鲜少顾虑窗外的声音。正如他在巅峰期突然隐退,于唏嘘与不解中沉淀多年的举动那般。 波利尼从来都不是一个“演奏家”,他是真正的音乐大师。他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便是切实写照。
基辛、艾默森弦乐四重奏《纽约音乐会》
30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基辛与艾默森弦乐四重奏团合作,2018年4月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现场演奏录音。一直以来,基辛都十分热衷室内乐演奏,却没有太多与之相关的录音作品。因此这张现场录音专辑显得尤为可贵,其中不仅有多首基辛诠释的室内乐作品,更能听到不同形式的音乐合作。从莫扎特的《第一号钢琴四重奏》开始,基辛优雅迷人的诠释手法,以及与艾默森弦乐四重奏团的默契互动,使得音乐会魅力十足。福雷的《第一号钢琴四重奏》更为深沉厚重,演奏也更具力量;德沃夏克的《钢琴五重奏》通过美妙旋律呈现出音乐层次,令人回味无穷;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则是本场音乐会的安可曲,以精致音符为整场演出画下难忘的句号。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格鲁米欧《1953-1962年历史录音》
格鲁米欧《1953-1962年历史录音》
这套合辑收录了小提琴家格鲁米欧与维也纳交响乐团、拉莫鲁交响乐团合作,1953-1962年间的演奏录音。曲目包括莫扎特、门德尔松、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德彪西、拉威尔、福雷的《小提琴奏鸣曲》;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肖松《音诗》、拉威尔《茨冈》、圣桑《哈瓦涅斯》等著名小提琴作品。 阿瑟·格鲁米欧(Arthur Grumiaux,1921-1986)比利时小提琴家,法比小提琴派的代表,又有着浓烈的浪漫派风格,演奏音色纯净、典雅,表现出柔美中的静谧,有一种清香高洁之美。格鲁米欧喜欢把小提琴的弓毛绷得相对松弛,依靠压力较轻的运弓来取得绵延无尽的运弓效果和纯净的音质,这种手法在两根高音弦上的效果尤佳。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唱片公司就开始为格鲁米欧录制唱片,而且音响效果非常好。格鲁米欧录下了大量精彩的唱片,为我们欣赏格鲁米欧的艺术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莫扎特的五部协奏曲演奏得异常精美,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其中《第五协奏曲》第一乐章激昂的主题,格鲁米欧拉得雄浑有力、音色炽烈。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热情洋溢的主题,格鲁米欧采用了顿挫有致的运弓处理,把热情抑制下来,表现了他独特的趣向。德彪西的《小提琴奏鸣曲》中,格鲁米欧舍弃了一般采用的梦幻一般的进入,他把重点放在了揭示这梦幻的面纱下隐藏着的古典主义的真容。 格鲁米欧在甜美、干净、精雅的演奏中偶尔加入一个趣味高雅的下滑音,这些成了他早期风格的标志。格鲁米欧虽然技艺过人,却从不以哗众取宠为能事,总是把自己隐藏在作品的身后,让音乐自己去叩动听众的心灵。
83
50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