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 对话维舟:“为爱发电”靠不住,文化生产要让市场自己“说话”

00:00
30:40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透镜LENSWAVE

透镜LENSWAVE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透镜LENSWAVE
关注
透镜LENSWAVE
171
7年来,南都观察以文章的形式,向读者提供各种视角的社会观察与观点,尝试与读者一起探讨公共问题,寻找思考的路径与可能性。同时,编辑部自己也在探索,这个内容是否读者的关注焦点?这样的表达是否读者友好?还有什么其他的传播方式,能帮我们到达更多的读者,传递更多的内容? 这是我们推出这个播客栏目的初衷,在信息传播方式和不同场景下读者需求越来越多元的今天,尝试通过听觉来传递一些不同的东西。 这个播客会是与“南都观察家”并行的栏目,在后者继续坚持理性思考,通过结构严谨的论述来研究问题时,新生的播客栏目会采取相对轻松的、与嘉宾聊天的方式,然而,我们的话题依然会是一贯以来的风格:去观察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去思考和想象各种可能性。 因此我们把这个新生的栏目命名为“透镜LENSWAVE”,一方面,希望它可以成为一面透镜,帮助我们去看到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中不那么明显的一些事物,另一方面,也希望它是一个浪潮,推动着我们向前。
透镜LENSWAVE
17
7年来,南都观察以文章的形式,向读者提供各种视角的社会观察与观点,尝试与读者一起探讨公共问题,寻找思考的路径与可能性。同时,编辑部自己也在探索,这个内容是否读者的关注焦点?这样的表达是否读者友好?还有什么其他的传播方式,能帮我们到达更多的读者,传递更多的内容? 这是我们推出这个播客栏目的初衷,在信息传播方式和不同场景下读者需求越来越多元的今天,尝试通过听觉来传递一些不同的东西。 这个播客会是与“南都观察家”并行的栏目,在后者继续坚持理性思考,通过结构严谨的论述来研究问题时,新生的播客栏目会采取相对轻松的、与嘉宾聊天的方式,然而,我们的话题依然会是一贯以来的风格:去观察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去思考和想象各种可能性。 因此我们把这个新生的栏目命名为“透镜LENSWAVE”,一方面,希望它可以成为一面透镜,帮助我们去看到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中不那么明显的一些事物,另一方面,也希望它是一个浪潮,推动着我们向前。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上期节目中,我们和维舟老师围绕古今中外文化生产的“既要又要”,试图回应何赛飞之问。文化生产并非空中楼阁,除了市场需求外,诸多因素都会改变其运作机制。

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变迁方面,从纸质书到电影、电视,再到互联网,媒介技术的更新如何影响文化生产?生产者和商业变现方面,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的“为爱发电”和商业化对文化生产的可续发展意味着什么?产品传播和接受方面,“爆款”是怎样诞生的?请听维舟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

-本期对谈-

主播:何能

嘉宾:维舟(书评人,专栏作家)

-收听指南-

00:47 从纸质书到播客,技术变迁对文化生产的影响

09:31 《雄狮少年》和J.K.罗琳,“活”在市场里的文化生产

14:36 天涯社区的衰落与维基百科的成功,“为爱发电”难在哪?

20:35 “爆款”如何炼成?以健全的市场反馈机制为基

26:37 总结:文化生产可持续,得让市场自己“说话”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