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指挥家 | 富特文格勒与贝多芬《第六交响曲》

00:00
59:51
听完整版
节目详情

聊了聊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他在希特勒时期的经历,他的指挥,也对比了他在战时演绎的贝多芬《第六交响曲》与后来的本真运动指挥风格上的显著差异。

⚠️2023年11月 note:更换了部分音乐的音轨,音轨来源可能与节目中或 shownote 中描述不符,恕不进一步作说明

06:23 贝多芬《克利奥兰》序曲 Coriolan Overture,富特文格勒指挥柏林爱乐

Apple music 网易

22:10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富特文格勒指挥柏林爱乐

Apple music 网易

38:17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第一第二乐章,诺灵顿爵士指挥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SWR)

Apple music 网易

展开
大家都在听
海菲兹《贝多芬、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海菲兹《贝多芬、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收录同为1955年的2个录音:1、海菲兹与明希指挥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2、海菲兹与莱纳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创作于1806年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与1877年至1878年间诞生的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有着许多的共通之处,首先,两位作曲家都将它们“安”在了一个比较便于小提琴演奏D大调,都运用了传统的快-慢-快的三乐章形式进行创作;此外,两部作品还有着相同的命运,在刚刚上演之时遭到了激烈的抨击,但幸运的是,它们之后均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备受众人喜爱的作品,同时也成为了许多小提家用来权衡自己演奏水平的两部协奏曲。 海菲兹演奏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技巧堪称完美,演奏时冷峻的外表后面是被帕尔曼形容为“tornado(龙卷风)”的感情。海菲兹在贝多芬的曲子上很“用情”,但是没有丝毫拖沓,表现的非常大气。银铃般似的音色准确性,以及他所赋予音乐的高贵姿态,令人印象深刻。这种对感性和理性的完美平衡,让海菲兹的演奏不可被超越。 海菲兹演奏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真正完美体现了一种特质,没有拖泥带水、摒弃夸张滥情,稍快的速度和冷峻的音色,正如勃拉姆斯那严肃的面孔!而音符下面,情感却正炽烈地燃烧。海菲兹这种外冷内热的风格,极其适合诠释“古典其面、浪漫其心”的勃拉姆斯作品。
486
6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