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1 - 7. Prelude BWV849

00:00
02:24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切利比达凯《贝多芬、舒伯特·交响曲》
--
这张专辑是切利比达凯指挥法国国家广播管弦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舒伯特《第八交响曲》、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第一号》等作品,并与女高音歌唱家柯莱特·赫尔佐格合作,演唱勋伯格的管弦乐伴奏艺术歌曲。这是1974年9月17日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的现场演出录音,是一个演录俱佳的版本。 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作品92,完成于1812年6月。此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舒伯特《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D.759,作于1822年。此曲唯有第一、第二两乐章拥有完整的曲谱,第三乐章只有九小节改编为管弦乐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钢琴曲谱的形态,第四乐章则连草稿都没有。但第一、第二两个乐章无论在形式上或感情处理上,都能搭配得天衣无缝,整个内容至此已表达得十分完整,再加任何诙谐曲乐章或终乐章,均有画蛇添足的感觉。所以,此曲在形式上虽然未完成,但实际上是完整无缺的,并因此而显得结构新颖,这恐怕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此曲不仅是舒伯特交响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乐的一部绝世佳作。它抒发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忧伤情绪充满了整个乐曲。透明清纯、优美丰富的旋律,不加装饰和声和音色,这种作曲手法非常新鲜,这是此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的重要原因。
布伦德尔《1955-75年钢琴独奏辑》
--
这套合辑收录了钢琴家布伦德尔1955-1975年间的独奏录音。当布伦德尔在2008年结束了他的公开表演生涯时,发行了这套合辑,以表达对这位当代伟大的钢琴家的敬意。这些录音是在布伦德尔达到他国际化演奏事业巅峰前录制的。从这些早期的录音中,可以感受到他那热情、生动、引人入胜的演奏风格,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布伦德尔的演奏比后期更流畅、更真实,也更灵动。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1931-)奥地利钢琴家。布伦德尔是二战后老一代与中生代钢琴家之间承上启下的人物,他是战后成名的钢琴家中年龄较长者,至今已在舞台上驰骋了近半个世纪。演奏会上的布伦德尔很有特点,每次出场犹如宗教仪式一般,双眼仿佛瞪着天花板似地走到钢琴前,要等到观众席鸦雀无声时,才慢条斯理地开始演奏。但是,一旦开始演奏,就不再看观众席一眼了。当演奏到优雅微妙的乐段时,布伦德尔就忽而低下头注视键盘,忽而眼睛眺望虚空,嘴里无声地哼唱着流畅的音乐,像是深切地歌颂自然一般,此时的布伦德尔完全陶醉在自我的音乐中。不论有多少听众,他总是把他们与自己的音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演奏时犹如在与听众对话般地亲切而又富于说服力。他确信音乐具有内在的精神力量,惟有音乐的崇高表现才是与听众心灵的交流。他的录音非常多,许多作品都多次录音。特别是一些经典作品,几乎录音技术每有重大突破,他都要重录一次。 布伦德尔的演奏风格是继承德奥系的传统,注重结构、内在张力强。他知识广博、技术辉煌,对音色非常敏感,在处理装饰音和华彩乐段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他的演奏清纯隽永,音色变化细微,善于处理装饰音,注重情感、想象力丰富。他是学者型的钢琴家,对演奏的每一部作品都要潜心研究,深入探索,以揭示深刻的内涵。但他的演奏并不刻板,而是非常浪漫抒情。布伦德尔总是把自己的热情及幻想寄托在作品中,以发挥他的艺术精髓。他是一位诚实的钢琴家,可以说是目前钢琴家中精神派的代表人物。早先他在维也纳因弹奏李斯特作品而名盛一时,他的手指灵活、富有弹性,旋律的流动圆滑舒畅。能像布伦德尔那样把李斯特特有的甜美旋律表现得温暖飘香的钢琴家并不多见。
伯姆《莫扎特·第10、12小夜曲》
38
这张专辑包含两部莫扎特的作品:一是由伯姆指挥柏林爱乐管乐队演奏的《第10小夜曲》“大组曲”,另一部是由维也纳爱乐管乐独奏家乐团演奏的《第12小夜曲》。 《降B大调第10号管乐小夜曲》K.361“大组曲”,作于1781年,这部作品虽然没有其晚期管乐重奏曲那种荡人心魄的魅力,但莫扎特这里要展现的不是某一种管乐器的澄明纯净之美,二支双簧管、二支单簧管、二支巴塞特圆号、二支巴松管、四支自然圆号、一把低音大提琴搭配在一起,产生的化学效果是辉煌的音色后,世俗的快乐漾在每个人的心头。 《c小调第12号管乐小夜曲》K.388,作于1782年。乐器编制为2支双簧管、2支单簧管、2支圆号、2支低音管。1787年莫扎特将此曲改编为弦乐五重奏K406。虽然自由生活并不能富庶,但是来到维也纳的感觉还是让莫扎特十分的欢欣鼓舞。巴洛克式的丰满和活泼在这个音乐的世界里得到上佳的表现。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帕德雷夫斯基》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帕德雷夫斯基》
这张专辑收录了伊格纳西·扬·帕德雷夫斯基的演奏录音,包括肖邦、李斯特、舒伯特的钢琴独奏作品。 伊格纳西·扬·帕德雷夫斯基(Ignacy jan Paderewski,1860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9日)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政治家、外交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世界级钢琴大师之一,1919年曾出任波兰总理,并兼任外交部长。帕德雷夫斯基1860年出生于波兰波多利亚,1941年在纽约逝世。帕德雷夫斯基在华沙音乐院跟随斯特罗布尔、雅诺塔与施洛泽学习钢琴,1878年毕业后留在音乐院担任钢琴教员,后来取道柏林前往维也纳师从莱舍帝茨基。帕德雷夫斯基1885年在华沙举办第一场音乐会,曲目全是自己的作品,接下来又到巴黎(1889)、伦敦(1890)、纽约(1891)与澳洲(1904)演出。在美国巡演期间(1891-92),帕德雷夫斯基一共演奏一百一十七场音乐会。波士顿交响乐团在19O9年演出帕德雷夫斯基《b小调交响曲》。帕德雷夫斯基在1915年放弃巡回演出,转而献身投入波兰独立运动,1919年担任波兰总理,1921年辞去该职,1922年再度成为职业钢琴家,最后一次到美国巡回演出是在1940年。波兰、法国与英国政府授予帕德雷夫斯基不少勋章,多所大学也赠予地荣誉博士学位。帕德雷夫斯基的历史地位来自于他如何同时身兼作曲家、钢琴家与政治家三重角色。他的演奏特色在于柔软而且动态对比极广。
97
37
小涅高兹《1971年独奏音乐会》
小涅高兹《1971年独奏音乐会》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斯塔尼斯拉夫·涅高兹(小涅高兹)1971年10月9日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独奏音乐会现场录音,演奏的都是肖邦的作品,包括《幻想波兰舞曲》、《夜曲》两首、《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二、三、四叙事曲》。 浪漫主义性格强烈的小涅高兹,指尖下的音乐充满纤细、感性,以独特的风格撼动听者的心,他弹奏的肖邦、斯克里亚宾作品精彩绝伦,在钢琴演奏史上有一定的份量,他被称为俄罗斯最好的肖邦演奏家之一,以及天生的斯克里亚宾诠释者。 小涅高兹不算天才型的钢琴家,也不属于稳定扎实的的钢琴家之列,在技巧、精确度方面,优于他的钢琴家不乏其人,但在对乐曲的敏锐度,以及细腻的情感表现上,却很少有人能与小涅高兹媲美。因此有人盛赞他是“情感表现的超技典范”。此外,小涅高兹的天性中的贵族特质,让他能在演奏中发出奇妙的音色,让他的琴声极富个人特质。 小涅高兹非常喜欢即兴式的演出,他的演奏绝非一成不变,他经常在同一演奏曲目中钻研出不同的特点,从每一次的演奏,创造出新鲜感。正因小涅高兹在音乐会具备如此的冒险性格,他也常在演出中发生技术上的失误,甚至弹到濒临崩溃的边缘,尽管如此,小涅高兹依旧可以在重要的地方扳回来,进而赢回听众的心,获取音乐会的成功。正是因为有了即兴演奏的巨大魅力,让小涅高兹的音乐会相当受到欢迎,几乎是场场爆满,每次演奏会前,总是吸引许多听众疯狂预购。
93
10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