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佳《转变》

王羽佳《转变》

这张专辑名称是出自于人生无常的理念。王羽佳认为专辑中的几首作品恰巧体现了这一理念,如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进行了27次变奏;拉威尔的《圆舞曲》之变化是根据作品主题能否被遗忘来衡量的;在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中,主人公由木偶变成人最终又变回木偶。这一切在王羽佳看来就是“一个介于创造与毁灭之间的世界”。“我的新专辑反映了人生与音乐中的无穷变化,”她说道,“原本是木偶的彼得鲁什卡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帕格尼尼的主题则完全由旋律、和声和个性重新诠释;拉威尔的《圆舞曲》彻底改变了维也纳舞曲的原貌。”王羽佳在专辑中再次展现了她潇洒快意的演奏风格、火爆震撼的演奏效果,并传达出她对深层音乐内涵的思考。在这三首作品中穿插的两首斯卡拉蒂奏鸣曲就像是阵阵清风,为专辑调剂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色彩。
节目(33)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彼得-简·贝尔德《斯卡拉蒂·奏鸣曲全集》
30
斯卡拉蒂一生中共作有550余首键盘奏鸣曲,这些奏鸣曲大多是单一乐章,二段式,前后两半部都要反复,篇幅短小,但都有丰富的内涵。这些奏鸣曲旨在拓展链盘乐器的表现能力,其水准可与巴赫晚期作品媲美。斯卡拉蒂在音乐史上的贡献在于对键盘乐技巧的革新,他引入许多新技巧,在西班牙创作的550首单乐章奏鸣曲既是练习曲又是预示着奏鸣曲形式的革命性作品。
张莎拉《冰与火》
22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张莎拉与多明戈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七部高难度的小提琴作品。专辑里的乐曲可以明显地分为两组: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卡门幻想曲》和拉威尔的《茨冈》以技巧华丽、情感炽热著称,它们是“火”的象征;而与之相对的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贝多芬和德沃夏克的两首浪漫曲以及马斯涅的《沉思》则以旋律柔美、恬静诚挚而驰名,它们在这里被指代为“冰”其实只是相对于前一组其音乐风格更为含蓄隽永,使人闻之清冽如泉,甘之如饴。 这些风格、时代、气质截然不同的作品在莎拉的演绎下各具其姿,各呈其彩。当这些乐曲经由一快一慢、一张一弛的精心编排后,使得听者在这鲜明的对比中更觉火之炽热,冰之清凛了。
梅洛斯四重奏团《舒伯特·弦乐五重奏》
39
这张专辑是梅洛斯四重奏团与罗斯托洛波维奇合作,演奏舒伯特《C大调弦乐五重奏》。 《C大调弦乐五重奏》D956常被评论为舒伯特晚年最伟大的室内乐作品。但对不少古典音乐欣赏者而言,却听不出这首作品为何伟大,甚至不认为它是一部悦耳的音乐。比起舒伯特的另一首五重奏“鳟鱼”,这首D956的名气与受欢迎程度恐怕差得很远。其实我认为欣赏这首作品最大的障碍是在“乐曲长度”和“歌唱般的旋律较少”,所以如果从头开始呆呆的听,便觉得不容易入耳,注意力也很快分散了。但如果有适当的导聆,能够抓住乐曲的重点,一旦你听出它们了,我想你便会对这首乐曲爱不释手。 梅洛斯四重奏团与罗斯特洛波维奇的演奏是所有D956录音里时间最长的,达到了58分钟,这么长的原因其一是他们保留第一乐章的反复、采完整版本演奏,其二当然就是“慢”,如果说D956是舒伯特对生命的挽歌,那我觉得很多乐段只有这个版本“慢”出那份味道。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塞戈维亚《肖像》
塞戈维亚《肖像》
塞戈维亚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吉他大师。此前,吉他被认为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乐器,充其量只能用作沙龙伴奏。塞戈维亚通过不懈努力,大大提升了吉他的地位,成为古典音乐大家庭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塞戈维亚生于安达鲁西亚的哈因州,自幼被吉他美妙的音色所动,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开始自学吉他。一开始他就显现出极高的艺术天分,以至于西班牙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大师力劝他改学小提琴,并保证他能一举成名。但是塞戈维亚说,小提琴在历史上也曾经为人漠视,正是通过一些小提琴大师的不懈努力小提琴才有了今天的地位,而我也要努力使吉他获得应有的地位。 这套录音共4张,既有小巧精致的舞曲、练习曲、小品,也有大部头的协奏曲,可以说覆盖了塞戈维亚演奏的大部分作品风格,正如专辑的标题《肖像》,听过这套专辑,你可以大体看到塞戈维亚的艺术面貌。1935-1958年的单声道录音,采用High-End级的混音,音质非常出色,琴箱的共鸣、手指擦弦的细微声音都纤毫毕现。演奏的位置离得不远不近,很合适;三频很均衡,声音柔美耐听。其实许多晚期的单声道录音,音质非常好,特别是对钢琴、吉他这些独奏乐器,对音场要求不高,而对于音质的细节,单声道录音反而能表现得更好。
1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