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0 K466 - 3. Rondo

00:00
07:23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柯岗《无法追寻的小提琴大师》
--
这套专辑收录了前苏联小提琴大师柯岗的代表性演奏录音,包括巴赫、维瓦尔第、莫扎特、帕格尼尼、勃拉姆斯、拉罗、贝多芬、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全部是单声道的录音。 列奥尼德·柯岗(Leonid Kogan,1924-1982),前苏联小提琴学派新一代的优秀代表人物,被后人评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他的演出曲目广泛,包括西方、俄罗斯和苏联作曲家的主要小提琴作品。曾在欧、美及远东各地举行独奏音乐会,并与钢琴家吉列尔斯、大提琴家罗斯托罗波维奇组成三重奏团经常演出。他在演奏中力避虚饰,技巧惊人,处理得当,既富有气魄,又深情优美。
布拉格四重奏团《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
--
这套合辑收录了布拉格弦乐四重奏团演奏的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作品。该团的演奏非常精彩,流淌的弦乐音流,音色优美,音场丰富饱满。《企鹅唱片指南》评价三星。室内乐在德沃夏克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演录的频率大大低于他的交响曲、其他管弦乐曲甚至钢琴曲等。德沃夏克那充满灵感音符的大脑中不乏动人的旋律,而在室内乐作品中似乎更注重几种弦乐音色搭配与细腻的情绪交流。
格拉夫曼《钢琴演奏录音辑》
20
这套合辑收录了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的演奏录音。 加里·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俄裔美国钢琴家、教育家,柯蒂斯音乐学院院长。1928年,格拉夫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俄罗斯音乐世家,父亲弗拉基米尔·格拉夫曼是著名的犹太裔小提琴演奏家。格雷夫曼从小对钢琴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和热情,7岁入读柯蒂斯音乐学院,50年后成为了该校的校长。毕业后,格雷夫曼多年跟随霍洛维兹,并在万宝路夏季音乐节上与鲁道夫·塞尔金密切合作。格雷夫曼自1949年荣获利文特里特奖后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间展开了频繁的世界巡演,曾经与多个世界知名交响乐团及指挥家合作演出。这些乐团包括了纽约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和波士顿交响乐团,以及乐坛顶级指挥家罗纳德·伯恩斯坦、祖宾·梅塔、尤金·奥曼迪和乔治·塞尔,他们淋漓尽致地合作演绎了柴科夫斯基、拉赫马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勃拉姆斯、肖邦、贝多芬等的作品。 1979年,格雷夫曼的右手不幸受伤,这无疑是对格雷夫曼钢琴事业的巨大打击。虽然他的演出因而受到了极大限制,但是他却更加精准的表现了保罗·维特斯特、拉威尔、普罗科菲耶夫、布里顿、理查·施特劳斯,弗朗茨·施密特等著名的左手钢琴协奏曲。 因为不得不减少演出,却为格雷夫曼创造了舞台之外辽阔的发展空间——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出任美国著名的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院长。格雷夫曼于1980年成为该院钢琴系教师,1986年成为继约瑟夫·霍夫曼,埃弗雷姆·津巴利斯特和鲁道夫·塞尔金之后柯蒂斯全额奖学金部主任。1995年他正式成为柯蒂斯音乐学院院长,同时兼任钢琴和室内乐教师。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美艺三重奏《1967-1974年录音》
美艺三重奏《1967-1974年录音》
这套4CD合辑收录了美艺钢琴三重奏1967-1974年间的演奏录音。曲目包括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柴科夫斯基、斯美塔那、艾夫斯、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三重奏。 美艺三重奏(Beaux Arts Trio)堪称世界三重奏黄金组合、古典音乐三重奏的王者,在钢琴界的三重奏团中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美艺三重奏始终保持着自1955年创团以来的优秀传统,是大家公认的最杰出的三重奏团。美艺钢琴三重奏成立当年在汤格伍德的伯克郡音乐节上进行了首次公演,当年的创始团员是钢琴家梅纳海姆·普莱斯勒(Menahem Pressler)、大提琴家格林豪斯(Bernard Greenhouse)以及小提琴家吉列特(Daniel Guilet)。吉列特于1968年退休,由小提琴家柯恩(Isidore Cohen)接替。 究竟是什么使得美艺三重奏脱颖而出,超凡脱俗?“蒙特利尔之星”是这样回答的:“他们的奥秘在于他们精湛的技巧、天衣无缝的合作、默契的交流以及对音乐本身的领悟。三位音乐家具有独立的个性,但每个人都知道如何配合他人以使他们之间艺术上的合作达到一个统一的风格。”一些评论家声称“美艺三重奏是天才的组合”,并且认为:“美艺三重奏拥有一切——高水平的独奏技巧、三人之间的和谐一致、热忱、活力与自信。”在具体演奏风格上,《纽约邮报》认为:“音色是使美艺三重奏出类拔翠的特点之一。”在唱片界美艺三重奏团也是业绩不凡,有口皆碑。
--
52
古尔达《斯图加特独奏音乐会》
古尔达《斯图加特独奏音乐会》
这套7CD合辑收录了钢琴家古尔达1966-1979年在斯图加特的独奏音乐会录音。这些录音的时间横跨14年,包括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的几部钢琴奏鸣曲、亨德尔的组曲、巴赫的前奏曲与赋格、德彪西的前奏曲等等,最后还有爵士钢琴三重奏的即兴演奏,内容非常丰富、演奏极为精彩,古尔达在舞台上做到了人琴合一的境界。 古尔达早年以诠释贝多芬钢琴音乐闻名于世,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贝多芬诠释者之一”。在这套合辑中,他演奏的贝多芬“悲怆”、“暴风雨”、“锤子键琴”等几部奏鸣曲,有超乎古典精神的新生命力,行云流水、洒脱自然。古尔达对钢琴音色和音乐空间感的营造有着相当精准的把握,对莫扎特、巴赫、舒伯特、德彪西等名家作品同样深有见解。 古尔达尝试将古典乐与爵士乐融合在一起,1968年在奥地利成立“即兴创作音乐学校”。他对音乐教育的观点是:“孩子们必须先会在钢琴(或其他乐器)上面敲敲打打,弹出自己喜欢的声音,让他们发生兴趣,情不自禁爱上它,然后再学认谱”。但有时候,这种特立独行并不能被传统所接待,维也纳乐评家将他贴上“古典乐的叛离者”标签,归纳为爵士乐派,对此,古尔达非常不能苟同,在他看来,音乐就是音乐,没有什么古典、现代的界限分别。
11
76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拉罗查(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拉罗查(2)》
这张专辑收录了爱丽希亚·德·拉罗查的演奏录音,包括巴赫、斯卡拉第、亨德尔、海顿、莫扎特的钢琴独奏作品。 在这一套回顾拉罗查独奏踪迹的选辑中,我们收录了莫扎特四首优秀的奏鸣曲:K310、330、331和485。此时正值莫扎特在巴黎尝试脱离“神重”身份,建立自已成为一个有未来、有发展性而且独立的音乐家的时候,他深爱着的母亲却突然重病过世。换句话说,这些曲子的共通点在于它们完成于莫扎特生命中的一个极重要的转折点之际。 以K.330来说,第一、三乐章乍看之下似乎充溢着满足之情,而行板的第二乐章却让我们看见莫扎特心中晦暗的一面,而它是令人心痛的。或以K.31O为例,拉罗查呈现的伤感是存于记忆中的,呈现咖啡色调的感伤。而非一个当下发生的创痛经验。更具体的来说,拉罗查的诠释所择的是一种含蓄、内敛的陈述,而非贝多芬式外放、直接、咄咄逼人。至于《D大调回旋曲》K.485,我们看到最“洛可可”的莫扎特,其中洋溢着一种福克纳式的优雅。每一个分解和弦都是如此清断却不逾矩地,伴随风情万种的主旋律,亦步亦趋、恰如其份。 在海顿的行板与变奏中,拉罗查对触键和速度的敏锐再次得到证明。本曲初始动机的附点音符在拉罗查绝妙的弹性速度运用下,即使在开头的几小节中便己具备了令人慑服的必然性,拉罗查超卓的指上功力却在大调的段落大放异彩!
12
4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