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本文将献给硅谷的风险投资家

00:00
06:32
主播信息
第一财经YiMagazine

第一财经YiMagazine

《第一财经》杂志坚持把商业报道写成让普通人也看得懂的样子,满足普通人对商业的好奇心,用朴素的理想激励年轻人。第一财经入驻蜻蜓FM官方账号。
关注
第一财经杂志丨商业头条
13
第一财经YiMagazine商业头条,世界纷繁,读点儿好的
第一财经YiMagazine |深度解析
--
满足普通人对商业的好奇! 本专辑是《第一财经》杂志YiMagazine的音频化呈现,由专业播音团队播讲制作,第一次用听的方式与读者见面。 我们精选了《第一财经周刊》和月刊往期精彩文章,共约百余篇,包括公司报道、人物专访以及专栏美文等,将陆续制作并上传到本专辑。 欢迎收听第一财经YiMagazine「深度解析」专辑,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第一财经杂志,下载官方App领略深度解读、热点追踪的资讯魅力。
职场100击|通用型跳槽实战课
195
11个实用知识点,非常时期更要听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创新中国
创新中国
要实现创新,首先必须辨明创新的本质,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抓住工作的重点,也才能有效、高效的推动创新的实现!人人都在喊创新,到底创新是什么? 很多专家学者做了各种长篇大论定义,这些定义比较专业和晦涩,我们找出其中的共性,把它翻译、总结、归纳一下,用一句话来定义:创新 是 成熟知识 结合具体需求 的 实践应用。 再对比一下创造和创新的区别,创造是从无到有,创造是科学发展的结果,是技术领域的概念,是技术进步,非市场推动;也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不确定性大、风险大、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创造追求学术成果、理论进步、和现实生活结合不紧密,对未来意义可能更大; 创新是从有到用,创新是技术应用的结果,是经济领域的概念,是经济发展,由市场推动;是对成熟技术成果的举一反三应用实现,结果能预见,风险小、投入少、见效快;创新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现实生活结合紧密,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立竿见影! 创新的手段不胜枚举,人们都早已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了,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新成绩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日新月异;创造的成绩则不及创新的九牛一毛。 大家公认日本的技术、韩国的技术不是世界一流,比欧美落后,但是他们是世界一流的创新国家,经济发展成绩有目共睹! 冰箱的诞生是创造,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才实现了市场化应用;冰箱从单门改为多门、单压缩机改为多压缩机,技术进步不大,但市场成长很快,这是创新。中国人四大发明是创造,很先进,但是用于庆典鞭炮、算命风水罗盘,不是好的市场应用,创新效果不大;而用于枪炮、航海罗盘的创新则改变了世界!我们的高铁技术中,为了减少车体的横向震动,把习惯垂直使用的减振器用于水平阻尼减振,也是典型的创新! 虽然缺少中国创造,但是中国的创新到处都有,成绩斐然。没有中国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30年的成绩,就没有中国的汽车、飞机、高铁、家用电器等等,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举两个笔者个人认为的反面例子:电动车概念诞生近百年了,近期的发展除了人为炒作之外,主要得益于电池和电机技术的成熟,但推广电动车是来源于环境压力,不是市场需求!是环境政治任务不是市场经济追求,属于创新吗?不是。即便到了2025年,我国实现500万辆电动车的保有量,那么在机动车总量里面也只占有2.5%,能说明什么?能带动产业经济的大发展吗?不能! 石墨烯技术非常前沿和先进,是成熟技术吗?不是!现在基本成熟和产业化的锂电池应用还没有完全替代古老甚至获得新生的铅酸电池,更别说石墨烯电池,形成产业规模应用至少十年以后。来源于市场需求推动吗?不是!是创新吗?不是!能带来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吗?也显然不能! 创新是设想、热情、行动和汗水的结合物,是把设想变成真实的过程,是人类伟大而独有的特质。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专利,而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你无法躲避的必要技能。作为一个企业、民间组织,一般来说没有能力创造,不应该承担创造的义务,但是只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应该创新、而且必须创新! 对我们的理念、方法感兴趣的听众可以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尽快联系,交流合作。 还可以搜索关注我们的微 信 公 众 号:能源动力减排技术创新,获得更多文章、方案、专利、实验视频资料。
--
16
1-10万量级的理财方案
1-10万量级的理财方案
大家好,我是好买桂煮编。新的一年,我将为大家带来重磅栏目《理财实验室》系列,包括:小白理财(1-10万级理财方案)、家庭理财(10-50万级理财方案)、从中产到财务自由(50万以上级理财方案)、理财产品体验报告,总共四个系列。旨在为不同人群建立不同的理财解决方案,并持续跟踪不同方案的收益情况;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仓,同时阶段性的阐释自己的观点(含调仓理由、对阶段收益的点评);另外还有一些工具和方法跟大家分享。   为什么推出这门课呢?一方面,自己在金融这个行业做了十多年,知识积累自然不用说,自己也亲身经历过很多次的市场沉浮,没经历过的也看了很多书去了解,更关键的是:我看到了很多赚钱的人、亏钱的人、从赚钱到亏钱的人,他们有什么独特的思路和方法;我也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少走了一些投资的弯路、多赚了一份工资外的额外收入;也给了很多投资者一些指导,如果他们有听进去并去做的话......在去年做了一套理财基础课后,今年做了这档更直接的理财指导栏目,希望把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理财大V、理财知识多如牛毛,对于投资理财,似乎什么人都能说上几句。但实际上,这些知识雷同严重,天下文章一大抄,很多近乎传销和洗脑,很多投资者听着似乎很有道理,但听完要么完全根本无法操作,要么用了也没多大改变,甚至于反而亏了更多钱。所以我们今年的内容会更侧重实战化,让你花的每一分钱都非常值,更要让你每一分辛苦赚来的钱“在风险可控下实现最大化增值”,让投资理财真正帮助改善你的生活,而非带来新的烦恼。   我们第一季的内容《小白理财:1-10万量级的理财方案》,主要针对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年龄在18-27周岁。包括中学、职业教育期满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以及大学毕业后工作五年内的职场新手。   这个群体的主要特征是:工资收入不高,固定生活开支占工资比例较高,这也导致大家积累率较低,部分人甚至举债度日。与此同时,这些人缺乏对利息的足够正确认知,没有投资理财的意识或专业能力。但是在学完这门课后,你会慢慢把自己的负债全部还掉,逐步积累起自己的财富小金库,每年除了工资和年终奖、还能通过理财获取一部分不菲收入,甚至一些以前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在都可以轻松实现了,坚持理财若干年后你还会把同事、同龄人甩的很远---这正是投资理财的神秘效应:越早开始复利效应越大。而这些财富的变化和差距会让你在做一些选择时更加从容、也有更多选择空间,从而让你获得更加美好的人生。比如,一个25岁就积攒起第一个10万的人,和一个25岁还在靠信用卡度日的人,他们未来的人生轨迹绝对是会有天壤之别的。老飘
--
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