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 Symphony No.3 Op.55 S.464-3 - 1. Allegro

00:00
16:34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奥曼迪《西贝柳斯·第四、七交响曲及交响诗
--
这张专辑是奥曼迪指挥费城管弦乐团,演奏西贝柳斯《第四、七交响曲》及两首《交响诗》。 《a小调第四交响曲》作品63,作于1911年,此曲气氛晦暗、富于冥想性,是一部独特的表现内心世界的作品。 《C大调第七交响曲》作品105,作于1924年。此曲自始至终充溢着对凝练简约和深邃永恒的追求,套曲的各乐章被缩合成了一个整体,而奏鸣曲式完全让位于某种“诗节性”的构成,主题之间的调性对比消失了,全曲都在C调音阶的制约之下。在一个庞大的柔板部分之后,是两个短小的片段,在速度上与第一部分并无显著差异,新加入的素材与之前的柔板素材一到发展,一直进入总结性的气势宏伟的第四部分。在弥漫性的基本情绪的内部却是极为微妙的层级与无比丰富的意象,音乐的句法是诗化的,而音乐形象则呈现出散文化的倾向。尤其在相当于谐谑曲的第三段,一种刻意为之的狂乱与潦草造成了特殊的隐喻效果,使终章的宏伟性具有了深度;而在最后的明朗尾声到来之前突然降临的暗淡与紧张,又造成了奇谲和诡激的暗示,不觉使人想起刘越石“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之句,使这单一而不可分解的音响有机体呈现出强烈的直觉主义意味。对特定意象的密集地、强有力地而极端化地处理与呈现,便造成了音乐叙事逻辑的断裂。 交响诗《波希奥拉的女儿》作品49,作于1906年,据民族史诗《卡莱瓦拉》第八章内容:在北方波希奥拉,有一位坐在天上彩虹上织金碧辉煌布的美丽少女。已很年老的维纳莫宁,听了水之母尤玛塔鲁的话,为娶这位少女为妻,千里迢迢远赴此国。他抬头向彩虹上的少女求婚,少女戏弄他一番后,提出三个问,说答出这三个问题就做他的妻子。维纳莫宁成功地解答了两个问题,用缺刀尖的小刀把马鬃分开,剥石头的皮并切割冰块做成栅栏,在解答第三个问题,用缠线的木棒碎片造船时,斧子劈伤了自己的膝盖。为止住流出的血,他拜访了住在独立的房子里的老人,老人为他涂上造物之神的药膏,维纳莫宁的求爱经历也因此失败。 交响诗《海之女神》作品73,作于1914年。此曲是西贝柳斯为了参加美国的某个音乐节而作的。第一次远渡大洋,看到落日下翻涌的大海使他的心情激动澎湃,他别出心裁地把海水描绘成“酒色”。这种色彩十分让人惊奇,“酒色”是什么样的颜色,大概那就是西贝柳斯心目中对大海的印象与幻想。
塞尔吉奥·弗兰奇《浪漫的意大利歌曲》
--
爱琴海的海风、威尼斯的贡都拉、比萨斜塔的落日、白桃酿造的贝利尼酒……这是洋溢着芬芳的美丽国度——意大利,请在歌声中一同追溯歌剧之乡魅力的源泉。风度与智慧并重的意大利情歌王子塞尔吉奥·弗兰奇,用灿烂光辉的嗓音演绎经典浪漫歌曲,颠倒众生。曾被帕瓦罗蒂等歌剧大师经久传唱,并受到全世界人们喜爱与推崇的歌曲一网打尽,包括《我的太阳》、《负心人》、《重归苏莲托》等。 塞尔吉奥·弗兰奇(Sergio Franchi)是意大利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那灿烂辉煌的嗓音演绎的意大利浪漫情歌令无数听众为之倾倒。他有着迷人的面庞和丰富的感情,在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演出的天赋。1952年,塞尔吉奥举家迁往南非,他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练习声乐技巧,仅仅两年时间,便开始担任众多小型歌剧的男高音主唱,为今后成为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张专辑是塞尔吉奥·弗兰奇首张意大利浪漫曲选辑,完美展示了他的音域和风格。无论是温情款款的《负心人》以及《你知道吗?好妈妈》,还是欢乐轻快的《走过岁月》,在这张留给人印象深刻的唱片中都出色地呈现给听者。
李赫特《舒伯特钢琴独奏作品》
13
舒伯特温馨柔美、但内蕴漩涡的作品风格,可称得上是继舒曼之后,李赫特广泛演奏的另一重要作曲家。在舒伯特的作品诠释上,李赫特格外重视音色之美及速度的取舍。他会在弹奏舒伯特作品时,使用较多的踏板,让琴音在高、中、低等不同音域中产生层次更井然分明的明暗音色变化,而从头至尾,以歌唱性的诠释一一铺陈出和声之美。 也因为李赫特在舒伯特演奏上,是那样强调声部的均衡,藉以按部就班、细心巧思将情感毫无拘束的流露,所以,李赫特所自我设定的演奏速度,就往往不是一般认可的标准。 李赫特录制的舒伯特作品中,很多年代相距二十年以上的演奏,其采取的角度也差不多。李赫特是个完全忠于自我艺术的演奏家,曲目一旦推出,诠释便不轻易更改,所能影响他的,多半是现场的感觉与气氛。而在舒伯特的演奏中,似乎受现场影响的情况最大,每个不同年代的同曲录音,在整体表现上都相差不少,算得上是李赫特录音里性格突出而独立的一环。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霍洛维兹《追忆往昔》
霍洛维兹《追忆往昔》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霍洛维兹的演奏精选辑,选自1962-1973年间的录音。曲目包括:舒伯特《即兴曲》、肖邦《圆舞曲》《前奏曲》《马祖卡》、斯卡拉蒂《奏鸣曲》、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音乐瞬间》、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李斯特《安慰曲》、德彪西《前奏曲》、斯克里亚宾《纪念册的一页》《练习曲》、舒曼《童年情景》等。 霍洛维兹的音乐演奏极其富有鲜明的个性,他的音乐是如此的独特,以至于只要聆听过其演奏的人,以后就可以轻易地将他的音乐与其他众多的钢琴演奏家区分开来。霍洛维兹是浪漫派钢琴演奏的最后一个巨人。很多人都会将“浪漫”同“柔美”等同。然而在霍洛维兹面前,他们才会发觉这个理解上的错误是多么的想当然。他的演奏会让你豁然明了,原来浪漫的本质是“激情”。霍洛维兹的激情与他的音乐浑然天成。这和很多钢琴演奏者用形体的夸张动作表现出的激动有着天壤之别。尤其是在大师的晚年,演奏时的动作幅度已经很小。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老人的迟缓,这时的霍洛维茨已经步入举重若轻,举轻如重的化境中去了。 霍洛维兹的琴音是灵动剔透的,但是同时,他有着使他获得“雷神”称号的左手。霍洛维兹一生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左手的重要性。他不仅不认为左手是演奏中的附属,甚至称呼左手是钢琴演奏中的指挥。音色上,他左手在低音部的独特击键让他演奏的音乐丰满而又极富冲击力,具有很强的音响性。
36
18
约书亚·贝尔《小提琴的浪漫》
约书亚·贝尔《小提琴的浪漫》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约书亚·贝尔与迈克尔·斯特恩指挥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合作,演奏13首唯美抒情、缠绵悱恻的小提琴名曲,包括:普契尼《亲爱的爸爸》(选自歌剧《贾尼·史基基》,电影《窗外有蓝天》主题曲)、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肖邦《升c小调夜曲》(电影《钢琴师》配乐)、圣-桑《天鹅》(选自《动物狂欢节》)、舒伯特《小夜曲》、贝里尼《圣洁的女神》(选自《歌剧《诺尔玛》》)、莫扎特《行板》(选自《第21钢琴协奏曲》)、格鲁克《受佑精灵之舞》(选自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迪丝》)、鲍罗丁《夜曲》(选自《D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德沃夏克《母亲教我的歌》(波西米亚民谣曲风)、蒙特威尔第《我也瞄准你》(选自《波佩亚的加冕》)、马斯奈《悲歌》、舒曼《梦幻曲》(选自《童年情景》)。这些作品大多不是为小提琴而作,是由其他乐曲改编的,但在约书亚·贝尔深情细腻的小提琴演绎下,营造出一种与传统演绎迥然不同的全新感受。 有人将小提琴的声音被比喻为“上帝的口哨声”。有评论家在聆听约书亚·贝尔的演奏时曾经这样说道:“我可以肯定的是上帝的口哨声美丽至极。但是我更愿意与您打赌的是,当约舒亚·贝尔演奏他的斯特拉迪瓦里琴的时候,上帝一定会屏息驻足、倾心倾听足够长的时间。”
53
13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