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音乐的慰藉,给被疫情困住的我们

00:00
47:28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咩伦

咩伦

漫游地球
关注
乐乐愈室
21
「乐乐愈室」是一档音乐类播客节目,希望与你分享曾经治愈过我的音乐。 我相信,在这个忙碌的世界里,音乐可以给我们带来暂时的治愈。 希望你能在这档播客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也欢迎把它分享给身边的人。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勋伯格、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勋伯格、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希拉里·哈恩与埃萨-佩卡·萨洛宁指挥的瑞典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二十世纪美籍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和同时代的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希拉里·哈恩选择录制这两部作品,是为了凸显她驾驭现代大型作品的能力,以及过人的技术能力。 在专辑录音中,希拉里·哈恩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实话说勋伯格的《小提琴协奏曲》即便有上佳的技术能力,也并不是很好把握的作品,希拉里·哈恩的诠释表现出成熟的知性美,她把作品中融合现代意识与复古韵味的特色很好地表达出来,灵动而不失优雅,又以无懈可击的全局观念征服了乐迷。在她演绎的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中,可以听到不亚于当代任何一位同辈小提琴家的出色演奏技巧,希拉里·哈恩祛除了早期演奏趋向于过分热情、急躁的状况,同时也把作品中那种北欧民族风味恰如其分地烘托出来。 埃萨-佩卡·萨洛宁指挥的瑞典广播交响乐团在录音中也有高分表现,乐团对两部作品特别是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的气氛营造相当到位,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音乐制作和音响制作阵容都是一流的,使专辑的完成度很高,音质也达到发烧级别。 勋伯格《小提琴协奏曲》作品36,作于1935年至1936年,呈献给韦伯恩,采用十二音技法创作,小提琴大师海菲兹曾经拒绝首演这首作品。几乎没有人会认为演奏此曲会简单轻松,它棱角分明、怪异的装饰,多处长独奏段落可以说是专为摧残小提琴手创作。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47,完成于1903年,是他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此曲有着交响曲的规模,一把独奏小提琴和管弦乐队的其它乐器有着同等的地位。一个为独奏演员而作的华彩乐段在第一乐章的发展部大放异彩。
--
6
贝多芬《第四、五大提琴奏鸣曲》
贝多芬《第四、五大提琴奏鸣曲》
这张专辑是前苏联钢琴大师李赫特与大提琴大师罗斯特洛波维奇合作演奏,贝多芬的《第四、五大提琴奏鸣曲》和三首《大提琴与钢琴变奏曲》。老实说,就算祭出再多的形容词,也无法形容这个版本的魅力和伟大之处。《第四、五大提琴奏鸣曲》都是三乐章的古典形式,曲风呈现晚期圆熟的风韵,与第四号的幽默相比,第五号的宗教意味较浓。罗斯特洛波维奇以丰富的想象力,烘托出第五号独特的魅力。两位音乐大师在演奏中细腻的对话,对听者的诱惑力相当强大。 贝多芬的大提琴与钢琴作品, 除5部奏鸣曲(作品第5号2首,作品第69号以及作品第102号2首)以外,还有根据莫扎特歌剧《魔笛》主题写作的两首变奏曲和根据亨德尔清唱剧《犹大·马卡比》主题写作的一首变奏曲。他的大提琴奏鸣曲是这种体裁最早的尝试之一,然而作为一位超级钢琴家,贝多芬本人十分不愿意让音量较大的大提琴在两件乐器的合作中,压过当时声音还比较柔弱的钢琴。因此在他前4首大提琴奏鸣曲中,能让大提琴充分发挥其抒情特性的慢乐章都比较短。直到1815年写作的最后一部奏鸣曲,因为当时已经出现了音量浑厚的“锤子键琴”(即比较现代的钢琴),贝多芬才放心地为这首曲子写了一个较长的adagio乐章。我觉得也正因为这些曲子对大提琴来说并不是所谓的“炫技”曲目,因此平时大提琴家演奏的并不太多。相反,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对这些曲目的成功驾驭却是十分必要的。 罗斯特洛波维奇可能是唯一能与李赫特一起演奏室内乐的大提琴家,反正我还没有见到李赫特与其他人演奏的这些曲子。这个录音是1960年代初制作的,虽然音效不是非常出色,但到现在仍然是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的最经典演绎。 《G大调第四大提琴奏鸣曲》作品102第一首,作于1815年。作品102的两首,为舒庞吉四重奏团的大提琴手林格所作,呈献给艾德蒂伯爵夫人。此曲有时表达抑郁,有时表达苦笑,有时表达幽默,被认为是晚期作品的开端。 《D大调第五大提琴奏鸣曲》作品102第二首,作于1815年,在各乐章中使用的对位、终乐章中使用的赋格方法,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是5首中的顶点。
27
8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