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003 初入军营遇老乡

00:00
08:35
主播信息
龙谈谍影

龙谈谍影

中天龙文化传媒旗下,专注谍战剧/国安剧产品创作
关注
书生意气|从燕园到战场
16
根据大量真实战场故事和军营生活创作,从北大学子到王牌侦察兵,比《王牌部队》更真实!
江苏红色特工档案(第二季)
118
他们是英雄 却无法彰显功勋,他们是烈士 却不能镌刻名字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追逐我的梦
追逐我的梦
即使从一出生就厄运降临,但她从未与命运握手言和,一个重度残疾人,却有让无数健全人汗颜的坚韧和勇敢。她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执着地探索人生的无限可能。她的抗争,诠释了什么叫怒放的生命。她的追求,使她的梦想长出了“翅膀”。出版自传《追逐我的梦》只是生命的一个小结,“板凳姑娘”苏晓琳的励志人生仍在继续。 本书是“中国好人”苏晓琳自己写的自传,以其亲身经历为主线,分为童年时光、重获新生、恋爱婚姻、继续逐梦四部分,详细讲述了她身残志坚、逐梦前行的历程。她一出生就是一个畸形儿,脊柱严重弯曲,左腿永远失去知觉,右脚外翻严重,无法站立。她还是一个镜面人,心脏、肝脏等器官都与正常人相反,她的肺只有三分之一是工作的。她出生时,医生说这种疾病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预言她活不过十五岁。但是家人没有放弃她,她也平安地过了十五岁。长大后,她身高只有一米一,只能借助一张特制的四脚板凳撑起整个身躯,被称为“板凳姑娘”。她没有上过学,完全靠自己反复跟着电视和收音机学会了普通话,通过多年啃字典学会了认字。十六岁的她决定靠双手养活自己,通过三轮车走出家门,踏入社会。然而走入社会的她处处碰壁,遭遇别人的冷眼,为了挣回买三轮车的钱用了整整七年时间,但苏晓琳依然坚持自食其力。她先后在电子厂、服装厂打过工,开过卖内衣的商店,做过淘宝店店主,还和丈夫开了一家电脑店。2013年,她以难以想象的毅力生下了一个健康男婴。苏晓琳还在残疾人公益网站——“生命之歌”从事公益工作,同时参加了多档央视和各大卫视的节目,经常走进校园和各企事业单位,和老师、同学以及青年朋友们畅谈人生,将自己和家庭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鼓励正处在困境中的朋友奋进。
18
19
玉玲珑
玉玲珑
影视剧月亮刀的原著小说 《玉玲珑》:一部暗藏于宅门之下的冷峻传说、一部用翡翠外表描绘的悬疑文字电影、民国时期,一个以玉器发家的大家旗的内外斗争,一个有绣玉绝活的女子的爱情故事。玉阶生白露断肠夜秋负秋雨玉未眠,夜久侵罗袜愁人翠玉江水湖汐间,却下水晶帘梦佳人浩渺云烟两相望,玲珑望秋月,终归日万里路遥能相连。改编影视剧为《月亮刀》,堪称民国剧剧王,值得大家期待。 《玉玲珑》内容简介:玉玲珑不仅人长得美,还拥有一手以玉刺绣的绝活,但生在穷苦人家的她被人设计骗入季府为妾。季家是做玉器生意的大家族,表面风光,但是内部争权夺利矛盾四起,外部还要应付军阀等各路官差的剥削。玲珑不甘,刺伤了二少爷,又被配给假四少爷,假四少爷死后,真的假四少爷又出现了…… (北京宅优记文化有限公司出品) 王宇民,著名作家 ,知名编剧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 。代表作《刘宝乐的吉祥事》、《什么都不动,也得动感情》、《月牙泉》、《玉玲珑》 、《赌玉》、《血色翡翠城》等,中短篇代表作《另类擒凶》、《媚网》、《兰花谜影》等,迄今已创作发表作品860多万字,多部作品被国内媒体转载、改编为广播剧、影视剧。近作小说《月牙泉》荣获“泛亚杯”华语都市小说征文大赛奖,该作品被上海文汇出版社、五洲出版社翻译成英文、阿拉伯语等专集向欧美、亚洲、中东等地出版,该作先后改编为话剧、电影。长篇作品《玉玲珑》 荣获全国“梁斌”小说大奖 ,该作品连续数月荣登新浪、搜狐等国内主流读书频道总排行榜第一名,被主流媒体读书专栏称为国内第一部描写赌石文化的悬疑佳作,还被首都多家媒体称为最具人气畅销书、最具画面感的玉文化悬疑力作。自从涉足影视剧创作以来,创作影视剧本《草根神探》《月牙泉》 《老子》《闪活人生》《月亮刀》 《明星兄弟》《爱归来》 等。
12
49
人间四月天丨林徽因的经典文集
人间四月天丨林徽因的经典文集
内容简介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经典文集。新增3000字生平传记,17幅珍贵照片,呈现真实而生动的林徽因。完整收录林徽因58首诗,包括《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别丢掉》等,9篇散文,包括《悼志摩》《惟其是脆嫩》等;6篇小说,包括《窘》《九十九度中》等;7封书信,包括《致胡适》《致沈从文》等。每篇都是她灵动思绪和满腹才华的凝结,语言温婉淡雅,如行云流水,又如清风拂面。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建筑师、作家、诗人。1904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书香世家,祖籍福建闽侯,原名林徽音。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先后入读上海爱国小学、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6岁时随父游历欧洲,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后入读英国伦敦圣玛丽学院。因建筑系不招收女生,1924年入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后入读耶鲁大学戏剧学院。1928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赴欧洲度蜜月期间参观考察了多处古建筑。 林徽因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建筑事业,考察足迹遍及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测绘了2000多处古建筑。与梁思成共同创立了东北大学及清华大学建筑系,设计了东北大学校徽、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八宝山公墓等;合著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等及《天坛》《故宫》等向公众科普古建筑的文章。晚年还对景泰蓝工艺进行了革新。 同时,在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造诣深厚,留下了诗歌《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散文《窗子以外》、小说《九十九度中》、戏剧《梅真同他们》、书信等。 1955年4月1日,病逝于北京同仁医院,享年51岁,被安葬在八宝山公墓,墓体由梁思成设计。
182
12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