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一十013】辛亥不是一个地方,是一种革命

00:00
01:10:10
主播信息
萧武

萧武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萧武
关注
一五一十
95
本节目由观察者网出品。社会热点再热,头脑也不能发热。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02:25 章开沅先生说辛亥革命是终结帝制,但民初政局混乱,社稷岌岌,关于其的反思和争论都不少,对这件历史事件的评价变化也有很大变化 06:00 一批台北方面的学者曾认为,辛亥革命是全民革命,而非当时我们提的“资产阶级革命”。后来张先生对此事进行过很系统的回应,说明这场革命的性质,以及当时全民和革命的关系

09:30 一段时间内,大陆不少学者对当时的革命看法倾向于负面,认为不少历史事件的代表性有限,对其评价较低,毕竟现代化史观为主

13:05 当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例如亲历者冯友兰先生对其评价就是,不当权的地主阶级推翻了当权的地主阶级,属于是换汤不换药

15:55 总有人喜欢拿历史含沙射影,对目前一些事作评价,例如用保路运动对应现在私有化的所谓国退民进

19:20 法学界曾有主权转移的讨论,对边疆土地对皇帝的效忠进行研究,这些说法都会影响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20:40 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海峡两岸对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解读都带有自己的目的和色彩、包括讨论民族主义等等话题。对辛亥革命的研究还需要细致到具体的政治经济关系变化

27:15 1905年科举制废除时,有一套看起来自洽的配合机制,例如建立新学堂,但是这些新学堂只在大城市里,农村受不到好的教育,甚至导致了识字率下降。另一个细节在于,日本当时搞了不少法政学堂的速成班,就是利用了教育的空隙,借此机会日本人培养了不少亲日派

31:55 科举制废除导致了一部分学科的变化,毕竟科举制的考试导向教育还有一定文化普及效果。清朝晚期搞新式学堂,没有社会经济结构改变做支持,贸然开办学校面临严重的师资力量问题

35:15 如果说20世纪是革命的世纪,那么辛亥革命一定是标志性事件。问题是进入20世纪初的现代后,帝制对社会的发展就成了阻碍,辛亥革命的巨大价值也就在于推翻帝制,以保守有名的钱穆先生就曾提过,清朝即便没有遇到现代革命,寿命也该到头了

38:35 像电视剧《觉醒年代》里提到过的,当时精英中先知先觉的人考虑的,不是要把有问题的共和制度废除再倒退回封建,而是保留共和的基本,再逐渐丰富并完善共和的相关体制

41:50 民初政治危机的一大问题来源在于,当时议员的来源并没有广大群众的代表性,还是那些士绅阶层,他们不光有丰富经验欺上瞒下,革命党人很多人大部分也是他们自己继承而来的,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并没有系统的计划,打算改变当时的社会结构

46:20 从法理上,辛亥革命的正当性还是毋庸置疑的,就是我们现在的政治正当性来源。有问题的不是革命,只是因为辛亥革命有局限性,没有改变经济基础,也没有对社会结构作出有效的改变

49:55 之后国民党中有人见识过延安的改革,立即意识到国民党需要学延安的做法,对土地和农民的关系作出巨大改变,尤其是要对国民党和土豪劣绅的关系作出改变,但是国民党在大陆无法作出改变,只能后来到了台湾岛上再搞土改,一面向岛上本土地主让利,一面对小部分人出重拳,更何况美国人对蒋介石的改革有援助

53:30 今天我们谈辛亥革命,要落实到人民具体从革命中获得了什么,研究需要细致到各种口号的兑现程度,这样才会发现,革命的正当性一直在延续,到1949年才取得了重大胜利,而且也是因为这样我们比对岸更正统

57:10 从共产党的胜利到新中国的成就,一些很保守的儒学大师也能开得出革命的正当性。而现在一部分号称保守的人打着儒家的旗号,实际上是英式保守主义和哈耶克的思想在作祟,甚至有人把汪精卫之流抬成了真曲线救国的一群负荆之人

62:25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有很大关联,其中一部分文言大师对白话的推行并不是一味反对,而是因为各地方言不统一,盲目推行白话文会造成很多问题,很多人对启蒙的认识是比一些所谓的革命家更丰富度的

65:35 当时有人怕辛亥革命会造成中国分裂,章太炎就说革命需要同时反帝反封建,完成自己的民族独立,才能让新中国成为旗手,而非国际舞台上的棋子

70:00 最后推荐一下著作:陈志让《军绅政权》、章开沅《辛亥革命史》、胡绳武,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