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金钱

00:00
04:59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蜻蜓文史

蜻蜓文史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蜻蜓文史
关注
冯唐讲《资治通鉴》【全新升级】
7667
【2023.7.01起,该专辑全新升级!节目将继续更新,预计将扩充至原来的一倍,敬请关注】 历史代表着“通鉴”,“通”,从古至今;“鉴”,镜子,过去的镜子——提示现在,也提示未来。《冯唐讲<资治通鉴>》是“冯唐成事学”的核心构成部分,是一部伟大的“地球人生存指南”;以西方案例法重构中国先贤们的故事,结合冯唐20多年管理实践,为大家提供“实用、接地气、本土化”的管理行动指南。
晚唐五代风云【完结】
1079
与旅美历史学者一起,倾听晚唐五代的血色悲歌。
【勿动】金线原理音频配置专辑
37
1111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黄金非毒蛇,净财作道粮;

外财固然好,内财更微妙;

求财要有道,莫取非分财。


佛陀曾经说过:「金钱是毒蛇。」但是金钱只要取之有道,不必顾虑它是毒蛇,重要的是如何使用金钱。若只知储存、积聚,不知修福,不知供养,即使有再多的金钱又有何益处?一旦无常来临、大限一到,届时都要两手一放离开人世,留下庞大的家产,可能还会令兄弟阋墙、子孙争吵,岂不枉费了一生的辛劳。


 人类要在这个世间生活,日常的食衣住行育乐,无不需要金钱,有一句话说:「金钱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万万不能。」点出了为什么有很多人总是「向钱看」。


钱财人人都爱,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金钱本身非关善恶,端看使用者如何运用它,贪求非分之财,使用非法的手段得到的金钱就是毒蛇;正当的营利所得,金钱也可以用来造福人群。


在佛门中,金钱更是弘法的资粮,一切佛教事业的推动,也必须有钱财的资助才能进行,比如设立佛学院、念佛堂、禅堂、电视台、杂志社、学校、医院等;另外,在慈善救济的事业中,金钱的救济更是解决燃眉之急的第一药方。


佛经叙述西方净土,是一个黄金铺地、七宝楼阁矗立的富丽世界;东方药师如来的净土,也是一处衣食丰足,物质充裕的地方,那里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而成。所以,学佛之人,并不是贫穷才是有道心;心中能少欲知足,不为金钱所役,有多余的钱财乐善好施,赞助佛法的弘扬,金钱也可以造福万方。


另外「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有的人宁可把金钱积聚起来,舍不得用,也不肯用在自己的家人身上,或去广行布施、广结人缘;好比《伊索寓言》里面的一则故事:


有一位守财奴,变卖他所有的财产,换成了一块金子;他把金子埋藏在一个地洞里,并且每天都偷偷地去看它。有一个仆人,注意到他的行动,发现了地洞藏金的秘密,便将那块金子偷了去。守财奴第二天再去看的时候,发现金块不见了,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邻人看他这么悲痛,问明了事情的始末,便告诉他说:「不要悲伤了,你只要去拿一块石头,用金纸包起来,依旧将它放在洞里,心里想着那是金块就好了呀!这样与你拥有真正的金块,并没有什么不同!」


有钱舍不得用,跟没有钱是一样的,所以钱要用了才是自己的。除了外在有形的金钱,佛门更注重是否具备「信、戒、惭、愧、闻、施、慧」等法财的拥有。因为这些法财是任何人都偷不走的。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