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

00:00
01:03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子源、

子源、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子源、
关注
农业八讲【鲁道夫·斯坦纳博士】
51
生物动力农业的思想源泉——鲁道夫·斯坦纳博士的八场农业讲演 (一)主要介绍了太阳系不同星球对地球上植物生长的不同影响力。 (二)论述了农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以及不同星球对植物根茎花叶的细微影响。 (三)介绍了构成蛋白质的五种主要元素(硫、碳、氧、氮、氢)各自的精神本质。 (四)对肥料问题的论述以及介绍了九种活力启动剂的前两种——牛角粪和牛角硅。 (五)进一步介绍余下的七种活力启动剂(蓍草、甘菊、荨麻、橡树皮、蒲公英、颉草以及马尾草)的功效及制作方法。 (六)如何利用不同星球及星座对地球上动植物的影响来处理杂草和病虫害问题。 (七)主要论述了农场上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和谐对应关系。 (八)关于农场动物饲养问题的实践性说明。
自娱自乐的口琴
22
因为老爸生前爱吹口琴,在我初中时也跟着玩,一直也没认真地跟老爸学习,因为老爸也是自学成才自娱自乐,虽然他是农民,但不影响他爱好音乐。现在他不在了,留下的只有回忆,偶尔吹吹口琴也是给自己一个时间去想起过去的岁月,想起老爸。
古风音乐集
115
回溯传统,古风流传。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华夏锣鼓演义 写意篇
华夏锣鼓演义 写意篇
华夏锣鼓演义-写意篇 朱啸林/韦俊/中央民族乐团/中国音乐家大系 ⊙中国打击乐大师朱啸林 鼓乐情韵升腾国际发烧版 II ⊙刘峪升、朱啸林 作曲及编配 ⊙韦俊 指挥中央民族乐团伴奏 中国打击乐大师朱啸林的演奏功力坚实且音乐修养丰厚,他认为打击乐采撷了乐曲的灵魂「节奏」予以发挥,非但未使之见肘,反若执牛耳般抓住了关键,因此他成功地以传统音乐的形式和特征汲取并融合外来文化特质,衍化出中国大鼓的时代震撼力! 【华夏锣鼓演义】套装专辑「写意篇」中的创作曲《鼓魂》鼓套子节奏及强弱变化复杂,击鼓技术难度极高,充分展现出了低音大鼓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威风大鼓独奏创作曲《落叶》、《听雨》、《冰灯》在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大自然景象的同时,更将中国大鼓多样化表现的魅力所在展现无遗;《变鼓》采用特殊的击打技法,吸收了苏南吹打中的《快鼓段》及《夜深沉》的鼓套加以变化发展;《禅寺钟鼓》用钟、鼓、木鱼等乐器展现了一个庄严肃穆、祥和安宁的禅门意境,乐曲后段引入道教音乐来表现出寺庙活动;《神驹》乐曲中使用了十八件打击乐器,不但演奏技艺高超,录音技术之突破亦属空前! 音响在流动、情韵在升腾,朱啸林大师勤于中国打击乐艺术的研究并博采众长,在持久的音乐实践历程中早已积累了大量优秀曲目,「华夏锣鼓演义-写意篇」创作专辑为您展示出中国打击乐高难度技法之斑斓神采以及演奏家无与伦比的深厚艺术底蕴! 演奏家寄语 民族打击乐的传承和发展,有赖于历代无数杰出名家们的艺术创造,他们通过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希望能博采众长并发挥自已最大限度的创造性,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然而,时光荏苒,在这些孜孜不倦的追求之后,还须借着高科技的现代技术将它完整而忠实地记录下来,才能永久保存这些表演艺术于精华的境界! 作为一个艺术追求者,我很幸运地能有机会与中国龙企划组合制作团队合作,出版了个人第一张激光唱片专辑【神驹】,并且受到了许许多多朋友们与打击乐同仁的褒扬与认同,我满心欢喜,但也自觉意犹未尽!接下来又呈献给大家的【鼓魂】专辑,更以中国传统音乐的固有形式和特征为本,在汲取外来文化并与之碰撞、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着自身的衍化与转折,完成了这一张融入数首创作曲的击乐专辑,我衷心地期待着各位朋友们的热心指正!
71
7
法佐·赛依《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3)
法佐·赛依《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3)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法佐·赛依,演奏莫扎特的三部钢琴奏鸣曲。 《F大调第十二钢琴奏鸣曲》K332,作于1781-1783年。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由主和弦分散和弦开始,经过句为d小调转至c小调的表情性乐段,在属调的第二主题后,以尾声作收束。发展部由转调音型开始,也使用第二主题后半部的音型。再现部除连接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的经过句被加强外,均按原型。第二乐章,慢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省略了发展部。第一主题从后半段的降b小调转为f小调,没有经过句,直接由F大调的第二主题承接,经过发展部直接进入再现部。第三乐章,很快的快板,F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是类似一段下降的华丽的快速音群,经经过句而进入第二主题部并以C大调对比性的音型作呈示部的收束。发展部以第一主题开始,再现部省略了第一主题部的最后一小段,夹着g小调的一段音群,第二主题以f小调再现,连接于F大调的音型,尾奏以渐慢的速度收束。 《F大调第二钢琴奏鸣曲》K280,作于1775年。此曲在技巧的精湛和情感的优雅上相得益彰,每个乐章都采用不同类型的三拍子,并且展示了富于变化的独特节奏。莫扎特自小就以专业的钢琴演奏神童闻名于世,长期的实践早已经使他在钢琴作曲方面驾轻就熟。 《F大调第十五钢琴奏鸣曲》K533,作于1786年。此曲是莫扎特将《快板与行板》(K533)和《行板回旋曲》(K494)合并而成。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由右手始,经过部使用第一主题的音型,第二主题在三连音符之后,由左手上行音开始,以三连音符构成小结尾。发展部由c小调始,两个主题一起出现,再现部呈示第一主题后,经经过部转调,以主调再现第二主题。第二乐章,行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互为映衬,第二主题用F大调,特征在右手下行分散和弦。发展部第二主题加上三连音符动态而导入再现部,再现部尾奏由第三主题动态始,以分散和弦收束。第三乐章,回旋曲-小快板,F大调,回旋曲式。这个乐章就是K494,在主要主题后,以属调表现副主题。第一插句为D小调,降B大调的旋律承接后,回到主要主题小音阶部分,以f小调出现第二插句,再回F大调,主题、副主题再现后,以主要主题音型构成的尾奏结束。
39
9
卡萨尔斯《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
卡萨尔斯《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
贝多芬是第一个赏识大提琴音色美的。他的大提琴奏鸣曲,岂止是音色美,它的琴声,在贝多芬笔下更具有诗意与哲理。曲中的大提琴质感迷人,纯净得宛如春水般柔美,闲适如羽、思绪如潮。正如贝多芬所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第三号大提琴奏鸣曲(Op. 69)完成于1808年,是五部《大提琴奏鸣曲》中最优美,最感人,也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首乐章两件乐器互相唱和,心有灵犀;次乐章又似乎在激烈辩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第三乐章时而深情款款,时而相互竞赛,你追我赶,深情和激情交织为一体。这部作品给人印象最为深刻,整个作品充满力度、速度的对比和思想感情的强烈变化。 第四号大提琴奏鸣曲;G大调,OP.102.1,作于1815年。OP.102的两首,为舒庞吉四重奏团的大提琴手林格所作,呈献给艾德蒂伯爵夫人。这一首的结构极其自由,全曲由5部分构成,是从头到尾一贯演奏的单一乐章形式的幻想曲风格奏鸣曲。演奏时前两部分和后3部分之间有一小节休止符。此曲有时表达抑郁,有时表达苦笑,有时表达幽默,被认为是晚期作品的开端。 第五号大提琴奏鸣曲,D大调,OP.102.2,作于1815年,在各乐章中使用的对位、终乐章中使用的赋格方法,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是5首中的顶点。共分为3乐章:1.灿烂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在呈示部中,第一主题多少有些威严,大提琴奏出雄大的A大调第二主题,两者以交替的变奏进行反复。发展部移调非常频繁。2.充满感情的很慢的慢板,D小调,3段体,这是一个充满愁伤的乐章,开始的主题令人感觉像是宗教的圣咏。第二段一扫前面哀愁的气氛,以明朗的D大调开始,两件乐器以流畅优美的对位法向前进行。对话过后,又柔和地交织在一起。第三段回到哀诉,是第一段的变奏,哀诉中有平静的自省。3.快板—快板赋格,D大调,先展开四声部赋格,在赋格中,主题的回转经过扩大,力度也巧妙地加以变化。大提琴呈示新的第二主题后,又展开壮大的二重赋格。
60
1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