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集 雅正

00:00
12:27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传世

传世

热爱祖国传统艺术!
关注
迟小秋程派京剧经典艺术作品集萃
1435
本专辑是迟小秋演绎的京剧程派艺术经典作品选萃,包括《锁麟囊》《窦娥冤》《荒山泪》《孔雀东南飞》《碧玉簪》《春闺梦》《四郎探母》《武家坡·大登殿》《玉堂春》《骂殿》《三娘教子》《梁山伯与祝英台》《胡笳》《法官妈妈》《宋家姐妹》等,其剧目板式丰富,唱腔经典传神,充分再现了程派精湛高超的演唱技艺。
迟小秋《孔雀东南飞》京剧选场(程派)
76
京剧《孔雀东南飞》取材古典长篇叙事诗,讲的是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故事。一日,刘兰芝探望母亲归来,焦母极为不满,到家后恶言相伤,斥责儿媳,逼其彻夜织绢。这段一展刘兰芝内心郁积的苦楚,深情叙事,悲剧色彩浓厚,外加演员精湛的表演,舞台感染力极强。《孔雀东南飞》是迟小秋十分擅演剧目,这一折更其被磨炼成传世经典,迟小秋把刘兰芝这个悲剧式的女性人物演绎地淋漓尽致,演唱可谓是声声含情,不禁使听者黯然垂泪。
王吟秋程派唱腔艺术赏析
310
纪念王吟秋先生特辑,《王吟秋程派唱腔艺术赏析》,包括“秋声”、“艺事”、“立音”、“用气”、“传神”、“悲情”、“雅正”、“风范”等八个篇章,旨在致敬艺术,重温经典。通过赏析王吟秋先生程派唱腔艺术特点,来追念其往昔氍毹耀人之风采。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京剧 李多奎 唱段选
京剧 李多奎 唱段选
李多奎 (京剧演员) 4岁随父来到北京,8岁入庆寿和科班学艺,向贾志臣先生学河北梆子和京剧老生。9岁登台,12岁便以《打金枝》、《朱砂痣》唱大轴。16岁变声后,从程春禄先生学京胡。24岁嗓音恢复,26岁拜罗福山先生为师改学老旦。他与文亮臣、松介眉同为罗福山的入室弟子。并得到龚云甫先生教益,后又深得龚先生琴师陆彦庭先生的教授和辅佐,艺事大进。当年他为提高演唱技艺,私下以胡琴自拉自唱,练声吊嗓达数年之久,因而给嗓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龚云莆息影歌坛,他邀请龚的琴师陆五(砚亭)为其伴奏,陆并将龚的演唱奥秘、诀窍及剧目尽皆传授。 十二岁入庆寿和科班学老生,变声后从陆彦庭学胡琴,后嗓音日渐洪亮,常由陆操琴调练嗓音,为龚云甫所见,改学老旦,拜罗福山、谢宝云、龚云甫为师。李多奎兼取三家之长,结合自己的条件注意韵味,古朴大方,苍秀挺拔,韵味醇厚,创立了老旦新腔,世称“李派”。他的演唱重于用气之功,他常说“气为音之本,无气无声。”他对于演唱中的换、偷、提、喷、吞、吐、收、放各种用气之法安排的精细到家。他在演唱中无论是急促的快板,还是长拖腔的慢板,都能唱的气足神通,保持声音的圆润悦耳,他还十分注意声韵的变化和感情的表达结合。李多奎1929年随程砚秋到上海演出,一出《钓金龟》轰动申城,震动浦江两岸。后又与高庆奎、金少山等合作,经常演出于京沪各地,他擅演的剧目有《遇后龙袍》、《太君辞朝》、《行路哭灵》等。   解放后参加北京京剧团,1961年与裘盛戎合作整理演出了《赤桑镇》再次引起轰动,成为老旦、铜锤戏的代表作品。李多奎在多年的演出实践中又总结出了“亮”中加“柔”,“脆”中掺“润”,这样一种老旦唱腔技法,把剧中人物不同环境下的感情变化表达的细致入微,极富听觉欣赏之美感。演出实践中,观众听起来亮、脆、宽、窄、润、柔、甜、沙兼而有之,力求展现京剧老旦演唱技巧的音乐完美性,李多奎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成为龚云甫之后我国京剧艺术界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老旦名家,也是京剧表演艺术队伍中一位承前启后、精益求精的艺术大师。李多奎除精心创作演出一批优秀京剧剧目之外,还培养了大批的艺术后人,如李盛泉、李金泉、王玉敏、李鸣岩、王梦云、王晓临等等。 由于他间接得到龚氏真传,艺事渐趋精到,加之气力充沛,又继承了龚氏唱法上的特点,因而,不久就与当时几位龚派老旦诸如卧云居士、松介眉等人齐名,并雄于舞台上最为显著的人物。常与程砚秋、高庆奎、金少山、马连良等名家合作,深受欢迎。1961年与裘盛戎先生排演《赤桑镇》,大获好评。
1056
64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