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曹操与献帝13

00:00
21:36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悦库时光

悦库时光

悦库时光,伴您每刻悦耳时光!
关注
最后一个匈奴
332
匈奴,一个崇拜狼的草原游牧民族,曾经游荡在西北坦荡的土地上。他们像狼一样地野性、勇猛剽悍,骁勇善战,他们从草原上崛起,他们与强大的秦汉对抗,称雄数百年,他们以铁骑征服了广大土地,他们的牛羊吃草到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疆域……但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强悍的、震撼了东西方世界的马背民族,却在自己最为辉煌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文字,神秘地从历史舞台上突然消失了…… 《最后一个匈奴》是一部高原史诗,再现了陕北这块匈奴曾留下深深足迹的特殊地域的世纪史。作者力图为匈奴民族的历史轨迹寻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三个家族的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传奇。作者:高建群 播者:殷超
唐太宗系列全三册
247
中国历史上可称千古明帝的当算唐太宗。其智勇过人,十八岁起兵反隋,一路荡平刘武周、大败宋金刚、逼降王世充、生擒窦建德……立下赫赫战,为大唐江山奠定了领土基础。其识人善任, 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人才,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武有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传奇人物,荣耀之极。其心机深沉,多年忍辱潜伏,最终蓄势反弹,在玄武门之变中,杀兄逼父,登上皇位。其政治清明从谏入流,面对魏征等人的忤逆之语,不但虚心接受,而且全其美名。其胸襟广阔治国有道,在位期间,四海宾服,百姓安居乐业,史称“贞观盛世”。 唐太宗(三卷本)力求还原历史真貌,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慷慨激扬,权谋斗争刀光血影、动人心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风土人情旖旎生动、贴近唐朝,器物描写精致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赵扬 播者:凌云
省委书记
2625
《陆天明经典作品集:省委书记》是一部讴歌改革的反腐倡廉长篇小说,作品以大型国有企业改革为背景,笔触细腻地刻画了在任的省委书记贡开宸,老书记潘祥民和省委书记的后备人选马扬这三位新老书记的形象,全方位地切入了他们的家庭、情感、事业追求与内心矛盾,首次向人们展示了我国省部级领导干部奋斗与成长的自我完善过程。 《省委书记》是一部全面表现我国当代高层政治生活和高层政治人物的长篇小说。作家以史家的气魄、恢宏的气势、悬念迭出的笔法,在雄浑厚重的底色上,大胆地进入“省委书记”这一鲜为人知的领域,成功地塑造了以省委书记贡开宸为代表的三代省委书记形象,生动细腻地描绘了他们面对信念、事业、良心、家庭、情感、挫折和失误所表现出的激情和英雄主义悲壮。 并向人们深刻昭示,在这个特定的时代,又怎样产生了那种为谋一己私利、不惜出卖手中权力和自身人格、良心的腐败分子。作品回肠荡气,曲折动人,保持了作家一贯的“勇为天下先”、“敢为人民言”的气度和“情节惊心动魄”、“人物入木三分”、“悬疑波澜重叠”、“意境回环深远”的创作风格,又一次实践了他向来抱定的“写作就是要让中国老百姓认可、喜欢,就是要参与当下时代变迁”的信念。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狗不理传奇
狗不理传奇
清末民初,天津卫。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均聚集在这九河下梢的南北码头上,平添了几分繁华与喧嚣。碧云茶棚热门非凡,门外大牌子上书:“金嗓子卫二姐唱红天津卫”。许多过往行人驻足,不少人情不自禁地走了进去。门外站着的穷书生宋富贵更是全神贯注,无金买票听“蹭戏”,没少遭白眼与呵斥,却仍是一往情深。 三位男人都在关注同一个女人,而卫二姐又已厌倦了粉墨登场的生活,何去何从,这就更令人关注。 碧云茶棚里,此时正打得不可开交,有权有势的秦老爷却请不动“唱玩艺儿”的卫二姐。她要挺直腰板做人,一定要混出个人样,做个人上人。 卫二姐嫁给了朴实、憨厚的宋富贵,二人开起了一间小包子铺。红红火火,并起名“狗不理包子铺”。从此围绕着包子和卫二姐,出现了一场场阴谋,一幕幕争斗,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各种人原型毕露,赤膊上阵,上演了一出出闹剧。 结果机智、精明的卫二姐,巧妙地利用种种契机,终于将敌手一个个击败,将“狗不理包子”送入袁世凯的总督府,讨得了袁世凯的欢颜,即赐金匾,“狗不理”变成了“富贵楼”从此一步登天。 发了迹的富贵楼,一下子成了天津卫的头号大饭店。卫二姐终于如愿以偿,她的腰杆挺直了,长长出了口恶气。旧日欺辱她的张巡长、秦老爷、徐老五等人都服服贴贴地拜倒在她的面前。她往日的夙愿终于实现了,她认为自己成了人上人。 然而她渐渐发现,她的人格仍然得不到尊重,更高的权贵仍然骑在他们的头上。袁世凯的亲兵武大人经常来指手划脚,一天酒醉之后,武大人非要听听她的金嗓子,并扬言道:“什么他妈的掌柜的,在咱眼里都是唱玩艺儿的!我能让袁大人亲笔题匾,也能撺腾他封了这‘富贵楼’,今日你不唱,就给我滚蛋!”到头来,她仍然是个人下人。 更令卫二姐痛心的是,往日朴实、憨厚的宋富贵,贪恋已经得到的富贵,唯唯诺诺,竟然劝她“低头一步天地宽”。 卫二姐失望了, 她想念旧日“狗不理”的小窝铺。她看透了这人间沧桑、世态炎凉,她深深体会到“高处不胜寒”。 卫二姐离开了“富贵楼”,她又回到了小窝铺,再次竖起了“狗不理包子铺”的牌子,她在盼望着丈夫,盼望他的归来。
20
20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