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 Balance - 09 -专业身心灵老师背景音乐-健身音乐-静心-养心-瑜伽-放松-赛体教育背景音乐

00:00
05:56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中国健身音乐台

中国健身音乐台

健身音乐,瘦身减肥,健康养生,运营管理等系列课程分享平台.微信视频号/公众号:中国健身音乐台 (全网IP同名)商务合作:+Chinayoga
关注
引爆商业思维
--
思想决定出路,引爆商业新思维
VIVI运营管理系列课程
--
管理是服务,不是控制,健身界的运营管理新思维,对于创业者和经营者都有着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草原风广场舞
2944
全网最全精选舞曲大气辽阔英姿飒爽韵律感强。 这里是健身音乐资源库,专业老师一定关注的电台。 为防止小伙伴们迷路,再也找不到这么全面的健身音乐资源库, 运动健身,各种户外聚会,年会PARTY活动,为防急用敬请珍藏!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布伦德尔《Vox、Vanguard录音》
布伦德尔《Vox、Vanguard录音》
这套35CD合辑收录了钢琴家布伦德尔1955年-1975年间在Vox、Turnabout和Vanguard唱片公司的全部录音。当布伦德尔在2008年结束了他的公开表演生涯时,Brilliant Classics汇编了这套合辑,以表达对这位当代伟大的钢琴家的敬意。这些录音是在布伦德尔在加盟Philips唱片公司,达到他国际化演奏事业巅峰前录制的。从这些早期的录音中,可以感受到他那热情、生动、引人入胜的演奏风格,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布伦德尔的演奏比后期在Philips公司更流畅、更真实也更灵动。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1931-)奥地利钢琴家。布伦德尔是二战后老一代与中生代钢琴家之间承上启下的人物,他是战后成名的钢琴家中年龄较长者,至今已在舞台上驰骋了近半个世纪。演奏会上的布伦德尔很有特点,每次出场犹如宗教仪式一般,双眼仿佛瞪着天花板似地走到钢琴前,要等到观众席鸦雀无声时,才慢条斯理地开始演奏。但是,一旦开始演奏,就不再看观众席一眼了。当演奏到优雅微妙的乐段时,布伦德尔就忽而低下头注视键盘,忽而眼睛眺望虚空,嘴里无声地哼唱着流畅的音乐,像是深切地歌颂自然一般,此时的布伦德尔完全陶醉在自我的音乐中。不论有多少听众,他总是把他们与自己的音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演奏时犹如在与听众对话般地亲切而又富于说服力。他确信音乐具有内在的精神力量,惟有音乐的崇高表现才是与听众心灵的交流。他的录音非常多,许多作品都多次录音。特别是一些经典作品,几乎录音技术每有重大突破,他都要重录一次。 布伦德尔的演奏风格是继承德奥系的传统,注重结构、内在张力强。他知识广博、技术辉煌,对音色非常敏感,在处理装饰音和华彩乐段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他的演奏清纯隽永,音色变化细微,善于处理装饰音,注重情感、想象力丰富。他是学者型的钢琴家,对演奏的每一部作品都要潜心研究,深入探索,以揭示深刻的内涵。但他的演奏并不刻板,而是非常浪漫抒情。布伦德尔总是把自己的热情及幻想寄托在作品中,以发挥他的艺术精髓。他是一位诚实的钢琴家,可以说是目前钢琴家中精神派的代表人物。早先他在维也纳因弹奏李斯特作品而名盛一时,他的手指灵活、富有弹性,旋律的流动圆滑舒畅。能像布伦德尔那样把李斯特特有的甜美旋律表现得温暖飘香的钢琴家并不多见。
86
407
保罗·施瓦茨《咏叹调·精选辑》
保罗·施瓦茨《咏叹调·精选辑》
这张专辑是Cafe del Mar旗下以歌剧与电子乐融合为主题的Aria系列精选辑,由Paul Schwartz与Mario Grigorov两位音乐人主导制作,是Cafe del Mar品牌拓展音乐多元性的重要尝试。这张专辑不仅是电子乐与古典歌剧融合的先锋之作,更代表着Cafe del Mar品牌从场景音乐向概念化艺术表达的转型,其独特的“电子巴洛克”风格至今仍被视作Chill-Out音乐中的另类经典。 Aria系列诞生于1999年,正值Cafe del Mar成立唱片公司之际。Paul Schwartz本身具有深厚的古典音乐造诣,他与Mario Grigorov将歌剧咏叹调、古典旋律与现代电子乐结合,创造出一种"神秘且富丽堂皇"的意境,突破了Cafe del Mar以往以海岛落日氛围为主的Chill-Out风格。这种跨界尝试获得了乐评界的高度评价,成为系列中艺术性突出的分支。 专辑以歌剧电子化为核心,重新演绎了普契尼《蝴蝶夫人》中的《Farewell》、亨德尔歌剧《塞尔斯》的咏叹调《Ombra Mai Fu》等经典段落,通过电子合成器、氛围音效与古典声乐的交织,营造出史诗般的空间感。相较于Cafe del Mar主系列的放松沙滩场景,Aria系列更强调戏剧张力与情感深度。 《Aria》是由Paul Schwartz构思、创作和表演的,是由歌剧中的经典片段变形而创作的充满现代气息的氛围舞曲。但是和其他氛围舞曲专辑不同的是《Aria》并不是仅依靠键盘和采样来完成的。专辑的音乐的出发点在于尽可能让人感觉到真实而生动,试图在听众的脑海中树立与一支大型管弦乐队共处伦敦最棒的录音棚——阿比大街——的现场一样。 专辑中的人声并非采样,而基本由百老汇如日中天的女高音Rebecca Luker录制。这些所有的真实人声使得整张专辑表现出了在该类音乐中前所未有的鲜活感和现场感。这些鲜活逼真的元素和强劲流畅的音乐结合创造出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灵魂和心脏的双重体验。
173
14
埃德温·菲舍尔《莫扎特钢琴协奏曲》
埃德温·菲舍尔《莫扎特钢琴协奏曲》
这套专辑是钢琴家埃德温·菲舍尔1933-1947年间的录音室录音全集,他与多支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的五部《钢琴协奏曲》、《回旋曲》、《小步舞曲》、《幻想曲》、《浪漫曲》、《第10、11钢琴奏鸣曲》;海顿《D大调协奏曲》。埃德温·菲舍尔并不是一位手指技巧过硬、手指犹如机器般精确完美的钢琴家,也没有所罗门那种晶莹优美的音色。既不是技巧大师、也不是音色大师,那他的名望是建筑在什么之上的呢?我觉得是一种对音乐表情、气氛、情境的准确理解、表达,有一种类似人声叙说般的合理分句和生动“语气”——在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中,这也是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当我说到“类似人声”,并不是说类似人声歌唱的“优美歌唱性”(这也是一些演奏家的特长),而是指类似人声“宣叙”“朗诵”的语气。乐句的呼吸停顿、抑扬起伏,都有着合乎作品内容需要的语气,因此能借此塑造出作品的氛围、情境、艺术意境。所以聆听他的演奏(包括聆听施纳贝尔的演奏、富特文格勒的指挥等),要注意的是他如何塑造乐句。不要去特别关注那些技术细节,而要去注意大的乐句、大线条的语气和起伏。 埃德温·菲舍尔最好状态的录音,是1930年代。尽管他的硬技巧欠佳,但在某些情况下,他的发音之美几乎无人能及,展现了自由速度和音色变化的完美结合,演奏既表现出那种至深至高的探索,又完全不显得沉重。莫扎特的作品也是埃德温·菲舍尔所擅长的,他曾被描述为“为演奏莫扎特而生的钢琴家”,这3张CD中的精彩录音就证明了这一点。
--
2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