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儿Vol.28 侃侃世界杯(三)

00:00
01:33:20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套瓷秘密结社

套瓷秘密结社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套瓷秘密结社
关注
宅基地Radio
22
打破次元壁的最强二次元电台
神神叨叨 God's Rap
16
神神叨叨是套瓷FM一档主打人文历史题材的栏目,内容详尽而专业,观点独特不中立。
套瓷FM
40
热爱音乐的人们,特别任性的分享自己喜欢的作品,听音乐,聊花边儿,总能找到新鲜的。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霍洛维兹《追忆往昔》
霍洛维兹《追忆往昔》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霍洛维兹的演奏精选辑,选自1962-1973年间的录音。曲目包括:舒伯特《即兴曲》、肖邦《圆舞曲》《前奏曲》《马祖卡》、斯卡拉蒂《奏鸣曲》、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音乐瞬间》、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李斯特《安慰曲》、德彪西《前奏曲》、斯克里亚宾《纪念册的一页》《练习曲》、舒曼《童年情景》等。 霍洛维兹的音乐演奏极其富有鲜明的个性,他的音乐是如此的独特,以至于只要聆听过其演奏的人,以后就可以轻易地将他的音乐与其他众多的钢琴演奏家区分开来。霍洛维兹是浪漫派钢琴演奏的最后一个巨人。很多人都会将“浪漫”同“柔美”等同。然而在霍洛维兹面前,他们才会发觉这个理解上的错误是多么的想当然。他的演奏会让你豁然明了,原来浪漫的本质是“激情”。霍洛维兹的激情与他的音乐浑然天成。这和很多钢琴演奏者用形体的夸张动作表现出的激动有着天壤之别。尤其是在大师的晚年,演奏时的动作幅度已经很小。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老人的迟缓,这时的霍洛维茨已经步入举重若轻,举轻如重的化境中去了。 霍洛维兹的琴音是灵动剔透的,但是同时,他有着使他获得“雷神”称号的左手。霍洛维兹一生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左手的重要性。他不仅不认为左手是演奏中的附属,甚至称呼左手是钢琴演奏中的指挥。音色上,他左手在低音部的独特击键让他演奏的音乐丰满而又极富冲击力,具有很强的音响性。
33
18
格鲁米欧《1955-1978年演奏录音》
格鲁米欧《1955-1978年演奏录音》
这套6CD合辑收录了小提琴家格鲁米欧与古勒室内乐团、新爱乐管弦乐团、瑞士浪漫独奏家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1955-1978年间的演奏录音。曲目包括亨德尔、巴赫、舒伯特的《小提琴奏鸣曲》;巴赫、维瓦尔第、海顿、门德尔松、布鲁赫、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等经典作品。 作为20世纪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大师,格鲁米欧是一位技艺精深、情感丰富的盖世奇才。人们从他的演奏艺术中感觉到,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艺术方面,他都拥有着引人人胜的特点和风格。在技术方面,他与许多伟大的演奏大师一样,具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辉煌的技巧。他的左右手技术均匀协调,双手之间的配合天衣无缝。正是基于这些技术特点和优势,他的演奏有着声音饱满、纯净圆润的效果,同时也十分突出地体现出了坚定、有力和棱角分明的果敢气质。 众所周知,格鲁米欧是一位演奏风格十分高雅的小提琴大师。在他的演奏风格中,包含和体现着法比小提琴学派所特有的雅致、纤细、灵巧和层次分明的个性特征,以及他个人所独具的美妙抒情性,这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艺术个性与风格,都大量融汇在他演奏的各种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重奏曲及其它体裁形式的作品中。
--
108
切尔卡斯基《亨德尔、勃拉姆斯、贝尔格》
切尔卡斯基《亨德尔、勃拉姆斯、贝尔格》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切尔卡斯基,演奏亨德尔、勃拉姆斯、贝尔格、普罗科菲耶夫、肖邦的钢琴独奏作品。 亨德尔《快乐的铁匠》是一首古钢琴曲,是亨德尔所作《古钢琴组曲》第一集第五组曲中的第四乐章,后人改名为《快乐的铁匠》。乐曲由主题及五个变奏组成,被称为“咏叹调”的主题简练纯朴,跳跃却又略显单调的旋律和丁丁当当的节奏,使人联想起铁匠作坊中那种特有的愉悦气氛。 勃拉姆斯《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作品24,作于1861年。此曲在他所创作的变奏曲中最为著名,也是最出色的一首,与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贝多芬的《狄里贝亚变奏曲》并称为三大变奏曲。这部作品共有20段变奏曲与赋格,其主题采自亨德尔的古钢琴用的《3首组曲》(作于1733年)中第一首的第二乐章,亨德尔将此记为“歌调”而加上5段变奏。这部变奏曲的20段变奏曲中,第六变奏使用了赋格,第八变奏使用二声部,第十一变奏突出8分音符和16分音符的对立,第十三变奏有葬礼进行曲味道,第十六变奏使用赋格,第十九变奏为西西里舞曲牧歌的感觉,第二十二变奏为弥塞特(MUSETTO)型,第二十五变奏后是结尾赋格曲。前12段变奏都有较强的快板性格,第十三至二十变奏属慢板性质,第二十一变奏以后加强张力,有谐谑性质。另一方面看,第五、第六是小调,艾尔曼认为有森林气息,第七是舞曲性格,第九是间奏曲性格,第十七至第十九为牧歌性质。 贝尔格《钢琴奏鸣曲》作品1,作于1908年。此曲为单乐章,虽然黯淡色调和浪漫主义晚期的忧郁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瓦格纳和马勒的影响,但作品的丰富素材和无比自信无疑是大师手笔。 斯卡尔科塔斯《15首小变奏曲》作于1927年。 普罗科菲耶夫《d小调托卡塔》作品11,作于1912年。此曲以其尖锐的和声、钢铁般的节奏、狂野的音响效果以及标志性的敲击性弹奏成为作曲家早期风格的一首重要代表作品。 肖邦《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作品58,作于1844年夏天,此曲仍是肖邦与乔治·桑一起在诺安时创作的,献给波尔德伯爵。
--
16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