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闲情偶寄16】钱塘江大桥

00:00
14:16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高晓松

高晓松

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关注
晓年鉴
7313
高晓松全新文化播客《晓得》11-22上线,搜索“晓得”即可收听!高晓松:知名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你将获得在;1、1500分钟历历在目的穿越之旅;2、50年的时代精彩记忆;3、50岁后回望半生高晓松式经验;4、横跨文娱政经、贯通中西世界的知识盛宴;5、和历史和时空和人生真正的共振;6、52期特别年代节目——《请回答》系列,邀请相关年份事件的名人大咖在场畅聊,拓展更多话题,透露当年更多细节,全面呈现当时的社会全貌。 每周三晚上更新
矮大紧指北
5347
高晓松全新文化播客《晓得》11-22上线,搜索“晓得”即可收听!这里是最活、最真、最接地气的反面高晓松。矮大紧:北京胡同人士。形貌乖张,间歇性智障。 高晓松没说的话,矮大紧讲给你听! 这里有: 星期一:指北排行榜|私人主管排行,评委多达一人 自由随性的态度、剑走偏锋的规则,烧脑走心的条分缕析 星期三:文青手册|武装到牙齿的文艺青年 腔调修炼顶级秘籍。贯穿多个艺术门类,亲历无数文艺人事。 星期五:闲情偶寄|随心随性的音频版朋友圈 大紧生活流水账,胜似老友唠家常。每周与各位知音汇报。
晓读
1800
晓读书,AI大紧为你读书,每晚10点您枕边的晓读物。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6月12日,我们的开播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给所有收听的朋友送上一份小礼物,点击下图即可领取你的专属收听报告,赶快来试试吧 ↓↓↓


【彩蛋时刻】

★彩蛋(一):几度摧残又涅槃重生 钱塘江大桥迎来80岁生日 

(新华社9月26日在浙江杭州拍摄的六和塔和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设计建造的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历经抗日战争战火硝烟的“桥坚强”……在钱塘江大桥身上,可以冠以太多标签。9月26日,这座依然在“服役”的钱塘江大桥,迎来了80岁的生日。一部《纪念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80周年》的纪录片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 

(钱江潮惊涛拍岸掀起十多米高的巨浪) 

钱塘江自古就是一条凶险之江,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闻名世界的钱塘江大潮在造桥人看来,更是凶险。与此同时,钱塘江江底的流沙厚达三四十米,变幻莫测,因此一直有“钱塘江无底”之说。民间更是曾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歇后语。 

然而,一直以来,钱塘江却是一度成为横亘在浙江南北的一个天堑。上世纪30年代,杭(杭州)江(江山)铁路已经修到钱塘江南岸的萧山,沪杭铁路也早已通车,正是因为钱塘江,使得公铁两路无法贯通。两岸客货过江全依赖轮渡衔接,远不能满足运输需求。时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兼浙赣铁路理事会理事长的曾养甫提出在钱塘江上造座桥。 

(固定沉箱的钢筋混凝土锚) 

1934年,茅以升应邀担起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的重任,并与工程技术人员罗英等设计了6套方案,并最终选定公铁双层联合桥设计方案。1935年4月,大桥正式动工兴建。茅以升与罗英等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桥工群策群力,创造性地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运法”等一系列新技术,解决了建桥中的几十个难题。 

 (钱塘江桥建成见于美国报纸)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图为从北岸引桥对面拍摄的大桥全景。)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大桥钢梁材质除风撑及公路承载部分外,均为铬铜合金钢制造,用铆钉连接,全桥钢梁总吨4967.9吨。大桥正桥16孔,跨距66米;桥下距水面有10余米空间,可以畅通轮船。 

(图为满载难民和战略物资的列车通过大桥驶向大后方) 

作为一座在历经战火的大桥,钱塘江大桥不仅挽救过百万百姓,更曾一度被炸毁。1937年12月23日17时30分,为阻止日军南侵,茅以升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亲自将通车仅89天的大桥炸毁。面对重伤的大桥,茅以升愤然作诗:“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图为炸毁后的钱塘江桥) 

(五十年后茅以升重上大桥,抚摸栏杆,感慨万千。) 

抗战胜利后,这句誓言很快便实现了。1947年3月,茅以升亲自主持大桥修复工程,谱写了建桥、炸桥、修桥的传奇故事。钱塘江大桥的建成,粉碎了非洋人不能建造铁桥的神话,成为中国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时至今日,钱塘江大桥依然是杭州江南、江北间重要的交通要道。 


★彩蛋(二):高晓松出任小桥工程项目推广人 贫困地区将建百座茅以升公益桥 

2016年5月8日,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25届颁奖大会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会上,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与交通运输部直属机关工会、部科学研究院联合发起的百座“茅以升公益桥”项目正式启动。这一项目将在“十三五规划”的5年内,在六盘山、大别山等贫困地区完成100座茅以升公益桥的建设,解决山区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勒尔村的孩子徒手爬800米悬崖上下学) 

由于缺桥少路,我国广大山区农村长期存在着儿童上学难、人民致富难的问题,许多儿童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涉水上学,一些儿童还因为涨水无桥而季节性辍学。茅以升生前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他曾说:“爱孩子就是爱祖国的明天”。为传承茅老的精神理念,把更多的爱洒向边远地区的孩子,解决孩子们的困境,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早在2011年便启动了“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项目,筹措公益资金,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架设安全求学之桥。首座茅以升公益桥于2012年6月在重庆市彭水县太原乡落成。该桥解决了700多名小学生和3000多名村民的过河难问题。 

 (茅以升公益桥——金寨圆梦公益桥) 

(茅以升公益桥——富宁桥) 

在“小桥工程”已经取得的广泛社会影响和良好社会效益基础上,交通运输部直属机关工会和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共同决定,在“十三五规划”的5年内,在六盘山、大别山等贫困地区完成100座茅以升公益桥的建设,并在5月8日的颁奖大会上,举行了“交通发展连着你我他‘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爱心助力扶贫活动启动仪式。 

(高晓松出任小桥工程项目推广人) 

作为著名教育家、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首位主任张维的外孙,知名音乐人、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高晓松欣然出任“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推广人,并在活动当天接受了聘书,以期为“小桥工程”带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彩蛋(三): 百年交大 人才辈出 

(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 

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前身是北洋官铁路局创办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1900年,由于八国联军入侵,学堂被迫停办。1905年,学堂在唐山复校,改名为唐山铁路学堂。1906年,增设矿科,更名为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1908年,学堂由清政府邮传部直辖,更名为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的邮传部被民国政府交通部取代,学堂归交通部直辖,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铁路学校。1913年,学校奉教育部、交通部令,更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校训) 

在其后的发展历史中,又逐渐衍生出了北京交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1930年5月2日,交通大学公布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这个校训,对中国后来交通大学的发展和文化传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百年交大孕育了中国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大师人物。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唐山交通大学1916届毕业生,并曾先后四次出任母校校长,此外,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张维,教育家竺可桢 ,著名科学家黄万里、林同炎、林同骅、周惠久、严恺、肖纪美、钱崇澍等四十余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都曾在西南交大就读。教育家罗忠忱、顾宜孙、伍镜湖、吴稚晖、何杰、赵仕北、章宗元、周寿臣、侯家源、刘仙洲、朱物华、唐振绪、徐中、胡刚复等都曾在西南交大任教。二十三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姚桐斌、陈能宽为西南交大毕业生,吴自良曾在西南交大任教。可谓群星(科学之星)璀璨 

(1991年西南交通大学为茅以升竖立的铜像) 

茅以升,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茅以升1916年毕业于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17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1919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先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教授、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工科主任、国立河海工科大学校长、交通部唐山大学校长(今西南交通大学)、北洋工学院院长、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代院长、院长、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北洋大学校长、北方交通大学(时含今西南交通大学和今北京交通大学)校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 

(西南交通大学张维院士纪念雕塑) 

张维,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1938年获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44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工程博士学位。三次参加我国科技长远发展规划并任土木建筑水利组组长和力学组副组长,推动了我国某些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长期从事结构力学和固体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我国培养力学人才做出了贡献。研究板壳静、动理论,在圆环壳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全身心致力于我国工程教育和科技事业。 

张维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会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德国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国家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和崇高声誉。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3年创办深圳大学。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竺可桢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 

竺可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桢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4年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大紧语录】 

1、中国古代是有技术没科学,科技这俩东西缺一不可,由于没科学系统的总结技,匠人没了技术就没了,就像赵州桥那么久远,叠梁拱桥宋朝就有,后来都失传了。 

2、我的外公是茅以升先生的学生,也是茅先生去世以后茅以升基金会的第一任会长,所以我对茅以升基金会也很有感情了,跟茅先生的后人也是世交。他们说你来做我们小桥工程代言人,我说当然了,我不但做代言人,我还要自己去捐献。 

3、茅以升先生有一种直觉,他就下令在重要的桥墩上留了一个大洞,也是原来设计没有的,他就是想到了有一天会炸桥,就是不让日军通过。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