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 Harry的爵色空间】当电影遇上爵士 之三

00:00
26:12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DJHarry

DJHarry

品味爵士 享受生活
关注
【DJ Harry的爵色空间】
23
欢迎进入DJ Harry的爵色空间。这里有轻抚你心弦的旋律,有沁入你灵魂的磁性嗓音,有放纵洒脱的即兴演奏,有喧嚣尘世中的宁静脱俗…… 百年爵士,一个世纪的历练与沉淀。 品味爵士,享受生活。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Heaven Vol. 1
Heaven Vol. 1
长期以来MONO从生活的光明和黑暗中汲取同样的音乐灵感。诞生出来20多年的音乐动荡和旋律上的超越。Heaven Vol. 1 LP 标志着乐队的新年传统:每年圣诞节发布一张新EP。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被爱的人包围,日历的轮转时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希望。 Heaven Vol. 1由Takaakira ‘Taka’ Goto 在他位于日本的家庭工作室录制(鼓由 Amak Golden 在布拉格的 Golden Hive Studio 录制)——由 Rafael Anton Irisarri 和 Jeremy deVine 在纽约的 Black Knoll Studio 混音——Heaven Vol. 1 三首歌充满了希望非常具有电影感。对于 Heaven Vol. 1这三首歌,MONO 乐队的想说: 《Lucia》 “这首歌是在我们挚爱的长期合作伙伴 Jeremy(我们美国厂牌 Temporary Residence Ltd. 的所有者)迎接他的第二个孩子时创作的。这首歌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庆祝新生命的诞生,第二部分走向梦想和希望。我们写这首歌的感觉,就是圣诞老人驾着雪橇穿越暴风雪,面带微笑,跳进纯白光的漩涡,承载着许多梦想。” 《Smile》 “我们借鉴了小时候经历过的圣诞节的雪景。你呼出的气是白色的。你的心在一望无际的银白世界里翩翩起舞,当你手抓雪准备转身时,父母笑眯眯地回头看着你。我们在回忆这样的时刻的同时写下了这首歌。” 《Silent Embrace》 “时间过去了,我们都长大成人了。人生就像翻山越岭,但我们还能继续走下去,是因为我们所爱的人、同事、朋友和家人默默地站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勇气和力量。我们想用这首歌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
3
朗帕尔《长笛演奏录音(第一辑)》
朗帕尔《长笛演奏录音(第一辑)》
这套10CD合辑收录了长笛演奏家让-皮埃尔·朗帕尔1954-1963年间的全部录音。 让-皮埃尔·朗帕尔(Jean‐Pierre Rampal,1922-2000)法国长笛演奏家,是蜚声四海的大师级人物。他在二战结束后就开始在世界各地巡演,也是法国管乐五重奏团和巴黎巴罗克合奏团的创始者。1947年朗帕尔在日内瓦国际比赛获大奖,被聘为威西歌剧院乐团的首席长笛。后前往美国,与美国许多知名的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博得一致赞赏。1956-1962年任巴黎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首席长笛。在著名的长笛大师中,朗帕尔具有几个最大的亮点,一是他为全面发展长笛演奏艺术作出了杰出贡献。除古典曲目外,他也涉足爵士乐、英国民歌、日本和印度音乐等。 2000年5月20日,朗帕尔在巴黎去世。小提琴家斯特恩说:“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使得全世界重新以独奏乐器的角度来重视长笛。”朗帕尔是历史上第一位使长笛获得国际地位和广大听众的长笛演奏家。他和著名的钢琴家和弦乐演奏家一样,赢得了无数乐迷的追捧。他在全球有许多忠实的乐迷,人们津津乐道于他那种独特的微妙音色。1989年,朗帕尔在自传《我钟爱的音乐》(Music,MyLove)中写道,在1940年代,一位长笛演奏家如果不是某个乐团的成员,几乎不可能与乐队合奏协奏曲。从演奏生涯的开始,他就特别注重复兴长笛的地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让这种做法成为现实。除了过人的天赋,朗帕尔还有着充沛的精力,他为推广长笛音乐做出了许多努力,使得这件乐器重新获得18世纪那样的辉煌地位。到今天,长笛独奏家能够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 朗帕尔的演奏优美高贵、温馨而洗练,音色质朴醇厚。在长笛演奏上,只要一提起“美声”,人们的脑际里就会立即浮现出郎帕尔那光辉、高贵又美丽悦耳的笛声。再加上他那惊人的吹奏技巧,温馨而洗炼的表情,使人们聆听后,无不有绕梁三日之感。他对巴洛克音乐的掌握尤见功力,除古典曲目外,他也涉及爵士乐、英国民歌、日本和印度音乐等。许多当代作曲家为他创作过作品,如普朗克、让·弗朗赛、让·马蒂农以及皮埃尔·布烈兹等。他是一位知名的巴洛克音乐大师,对此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古代音乐中的长笛》一书。他发掘出不少失传的作品,编订了许多长笛曲,包括海顿、维瓦尔第和勒克莱尔等人的作品。此外他还将一些小提琴曲改编为长笛曲,丰富了长笛曲目。
57
209
阿卡多《帕格尼尼小提琴作品全集》
阿卡多《帕格尼尼小提琴作品全集》
这套专辑是著名意大利小提琴家萨尔瓦多·阿卡多与迪图瓦指挥的伦敦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帕格尼尼现存的全部小提琴作品。阿卡多充分地展示了他那以臻炉火纯青的小提琴演奏技巧,运弓凌厉、乐曲起伏大,听起来让人觉得酣畅淋漓、过瘾解渴。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那版录音的音响效果极为出色,动态大、高音好、低音足,经常被用来作考验视听器材的试音碟片。2009年的《企鹅唱片指南》中推荐为四星。 阿卡多的演奏辉煌而富有歌唱性,具有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感情丰富,有异乎寻常的音乐感,能使听众深深着迷。其拿手的演奏曲目是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以及巴赫、维瓦尔第与塔蒂尼等古典作曲家的作品,近年来他的演奏曲目不断扩大。是当前世界上最活跃的小提琴家之一。 迪图瓦是一位充满朝气的指挥家,他的指挥风格十分富有特色,其中既有着满载活力的动力感,又有着温柔细腻的抒情性,对于乐曲的解释,他有着十分端正和高雅的特点,处处体现出了他那极富修养的个性特征。他指挥的乐曲使人感到生气盎然,清晰明朗和干净秀丽,有时给人的感觉就像他的祖国瑞士的那种秀美别致的自然风光一般。 帕格尼尼一方面周游各地演奏,一方面又不断创作不少采用他自己发明的奇绝崭新技法来炫耀技巧的作品,供自己在音乐会上演奏,使得技惊四座的效果因为不断有新的技法出现而得以保持。帕格尼尼的出现,为小提琴这件乐器赋予了非凡的生命力。小提琴的演奏,脱胎换骨,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带来追求超绝技巧的潮流。各种乐器的演奏家,都被刺激去寻求技巧的突破方法。 帕格尼尼的演奏将小提琴的技巧发挥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为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影响了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响了钢琴的技巧和作品。他还将吉它的技巧用于小提琴的演奏,大大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由于技巧保密,生前出版作品极少,绝大部分系去世后出版。作品有《二十四首随想曲》、《女巫之舞》、《无穷动》、《威尼斯狂欢节》等。
17
53
20世纪伟大指挥家《卡尔·伯姆》
20世纪伟大指挥家《卡尔·伯姆》
这张专辑是奥地利指挥家卡尔·伯姆的录音精选辑。参与演奏的乐团:爱乐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乐团。 卡尔·伯姆(Karl Bohm,1894年8月24日-1981年8月14日)奥地利指挥家,二十世纪著名的指挥大师。卡尔·伯姆指挥音乐作品,给人以纯正、端庄、沉稳、深厚的感受,而不会给人们带来不安和浮躁的情绪。伯姆的音乐手法是简洁、清爽、有力,排斥了浪漫主义的过度伤感,也不沉溺于放纵的技巧表现,实现了平衡巧妙、音响柔和、节奏稳固的音乐效果。 在音乐内在意义的表现方面,伯姆的方法是不过份地注入感情,不牵强地借助理念和逻辑来表达作品,而是从作品固有的形式中去把握其内在的美;例如在指挥瓦格纳歌剧时,伯姆也不是突出、夸张瓦格纳的激情和虚华的浪漫情感,而是化泛滥为收敛,将纯粹的内在音乐精神凝聚起来,表现出紧张、庄重的美。 卡尔·伯姆是一位对艺术极其认真严肃的指挥家,亦是一位典型的继承维也纳传统的指挥家,他的指挥风格是严谨、端庄、自然、质朴和深邃。伯姆诠释作品时,总是抱着一种客观笃实的态度来研究作品的内容,并力争用一种明确朴素的手法来引导乐队表现出作曲家的意图,从这一点看来,他是一位富于理性的指挥家,而正是这种有着极强控制力的理性,才使他将古朴的维也纳风格保持得那样正统、完好和自然;伯姆的指挥有着异常高雅的意境和气质,人们可以从他指挥演奏的乐曲中感受到一种丰富的艺术修养和深邃的思想性,总是力求作到朴实、稳重和深厚。 伯姆在20世纪指挥艺术史上,是一位引人注目的德奥歌剧和交响乐指挥权威;在歌剧方面,他对莫扎特、贝多芬和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有着权威的演释,而这其中又尤以莫扎特和理查·施特劳斯最为突出——对于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来说,他的演释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这位大作曲家兼大指挥家,不但是伯姆在艺术上的一位恩师,同时也是他的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 伯姆作为交响乐指挥家也有着极为光彩的业绩,他对于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大量交响音乐作品,都有着很有特色的演释。伯姆虽然一生中指挥了大量的作品,然而他却不是一个指挥曲目丰富的指挥家,这种情况是与他本人的个性、气质和精神素质有着很大关系的;他一生基本只指挥德奥作品,对于其它国家的作曲家他几乎是从不过问的,在富于理性的德奥作品中,伯姆却真正找到了适合他个性发展的途径。
--
1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