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原文诵读(第17-24卦)

00:00
19:27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张恒宽

张恒宽

诵读中华经典,启迪幸福人生。
关注
商河话版|《落凤坡轶事 》(周德香著)
50
1958年秋天......纯真质朴的爱情,特殊年代的生活。《落凤坡轶事》,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周德香创作,商河县融媒体中心主任播音员张恒宽用商河方言再次倾情播讲。
商河话版|《奇人三奶奶》(周德香著)
258
《奇人三奶奶》讲述了民国时期一位奇女子的传奇故事。作者周德香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商河人,是一位笔耕不辍的乡土作家。她用农村人的视角、农村人的语言把故事讲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读起来很有过去生活的画面感,故事套故事,引人入胜。播讲者商河县融媒体中心主任播音员张恒宽改用地道的商河方言对小说进行了有声再创作,听起来别有一番味道。每天听一段就行,可别上瘾哦。
经典有声丨中华经典原文诵读
274
诵读中华经典,启迪幸福人生。为经典插上声音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经典活起来,鉴古知今,继往开来。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传世之音 -《史记》原文朗读
传世之音 -《史记》原文朗读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170
129
《尚书》诵读版
《尚书》诵读版
《尚书》一说上古之书,一说“尚”字乃崇尚、尊崇之意。《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是儒家五经之一。 《尚书》命运多舛,相传为孔子整理、选编成一百篇,流传至今只剩28篇。该书要旨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书目,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尚书》文字古奥迂涩,所谓“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就是指这个特点。《尚书》 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出自《尚书》的十六个字,被称为儒家心法。
181
57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