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樊梨花斩子》

00:00
10:38
主播信息
闽剧网

闽剧网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闽剧网
关注
闽剧曲牌音乐集1
27
闽剧唱腔有"逗腔"、"江湖"、"洋歌"、"小调"、"啰啰"和"板歌"6个部分,统称"榕腔"。曲牌有190多首,其音乐旋律与福州方言的音韵、声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逗腔出自儒家班,是闽剧唱腔的主体。音乐结构方整、严谨,有板腔体、曲牌体和板腔、曲牌综合体3种。旋律婉转,缠绵悲恻,风格高雅,拖腔较多,以"呀、哎、哑、"等音为衬。如[宽板]、[水过浪]。句尾常有后台帮腔,俗称"掏岭"。现在多加唢呐、逗管、笛吹奏或由脚色自唱。如《紫玉钗》、《拜塔》、《女运骸》、《孟姜女》等。   逗腔曲牌正体有13题。称为"十三腔"。包括"急板族"和"宽板族"。曲牌有[急板]、[倒板]、[急板叠]、[诉牌叠]、[水过浪]、[观容吟]、[宽板]、[宽板叠]、[宽板吟]、[泪透]、[自掏岭]、[板下闯]等13首。另有变体20多首。乐器以吹奏乐器为主,拉弦、弹拨乐器为辅。   洋歌 有传统曲牌30多首。分4种类型。由引子、主曲、尾声3部分组成的有[双蝴蝶]、[孝顺歌]、[金湘]、[清言词]、[花鼓相骂]、[皈禅]等;由引子、主曲两部分组成的有[水底鱼]、[赏花]等;只有主曲部分的有[山坡羊]、[纱窗外]、[看相]、[弥陀寺]、[花鼓]等;唱念相间类型的有[浪淘沙]、[拍妻]、[鳌头金桂]、[驻云飞]等。4类曲牌的旋律互相牵连、渗透、可连串成套。唱腔字多腔少,行腔简净。伴奏乐器以京胡、月琴、三弦为主。曲牌后末句用呐仔代替帮腔,俗称"呐仔尾"。小过门也用"锣仔啮",旋律流畅如话。适宜叙述,盘答(对唱),亦可描景抒情。代表剧目有《苏百万讨亲》等。配器以弹拨乐器为主,拉弦吹奏乐器为辅。   江湖 出自"江湖"戏,是在本地区民间歌谣和"评话"(说唱艺术)腔的基础上,揉合来声腔(如徽腔、弋阳腔等)发展而成的。旋律简朴,强变性较大。在上下句落音不变的前提下,可按唱词的语言声调自由行腔。节奏自由,说唱性强。曲牌十几首,常用的有[江湖调]、[阴调]、[江湖叠]、[柴排调]、[讨封]、[公堂告]、[江湖急板叠]等。伴奏乐器主要用弦乐。唯[阴调]一曲的帮腔和过门用大唢呐。"江湖"高亢粗犷,紧拉慢唱时,最能体现激情。现有曲牌正体5首,变体7首。配器以拉弦乐器为主,弹拨吹奏乐器为辅。代表剧目有《开封府》、《白罗衫》等。   小调 被吸收入闽剧唱腔的各地民歌小调约60多首,旋律简洁流畅,溶入闽剧后,显得活跃清新。曲调有[一枝花]、[四大景]、[茉莉花]、[小放牛]、[牡丹亭]、[铁断桥]、[小小鱼儿]、[美貌娇容]、[更打]、[银柳丝]、[盘关]、[赶船歌]、[醉春红]、[湘江浪]、[寄生草]、[奈何天]等。   啰啰 为外来剧种腔调之统称,吸收进闽剧后,其曲体、板式等基本不变,常用调有[反二簧]、[无头二簧]、[滴水]、[梆水迭]、[琵琶怨]、[惜寸阴]、[滴水别]、[千里驹]、[大补缸]、[昆腔引]、[北调]等。现有曲牌50首。   板歌 俗称"行板"。是本地民间童谣,民谣,加上打击乐衍化而成,节奏多变,形式活泼,语言丰富,表演风趣。多为丑行脚色演唱。
闽剧经典唱段集3
167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汉族戏曲之一。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闽剧经典唱段集2
112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汉族戏曲之一。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闽剧唱腔讲座
闽剧唱腔讲座
闽剧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首,是八闽艺苑中的一朵奇葩。闽剧唱腔是闽剧艺术的瑰宝,是闽剧音乐的核心。 歌德有句名言:“显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正的艺术”。 闽剧唱腔就是体现闽剧特征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闽剧唱腔绚丽多姿,优美典雅,悦耳动听。它是经过 无数前辈艺人的千锤百炼、不断创造加工而总结流传下来 的。因此,它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发展中,它已 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四大类曲牌体系,那就是粗犷激越 的 “江湖”、通俗流畅的 “洋歌 雅婉约的 “逗腔”和 清新活泼的“小调”。这四大经典曲牌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 明浓郁的地方特色,都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听。 为了使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欣赏、学唱闽剧唱腔曲 牌,笔者于1982年4月至1984年8月历时两年多时间,开办了22讲闽剧唱腔讲座,特邀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教授共同撰稿。该讲座以知识性为主线,贯穿始终,并注重趣味性、系统性的介绍,力求做到知识性、趣味性、系统性三 者的结合与统一,使内容更加生动活泼、科学完整、引人 人胜,从而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该讲座系统地介绍了闽剧唱腔四大类和杂腔中的 141 首曲牌,并结合50 多出最具代表性的剧目 (如 《紫玉钗》、《陈若霖斩皇子》、《夫人城》、《曲判记》、《林则徐 充军》等)中脍炙人口的优秀唱段,分别由郑奕奏、洪深、 李铭玉、郭西珠、林瑛、周淑琴、王梅芬、李少华、林聪 中、黄愿亭、杨木铨、陈楠、朱善根、陈仕心、胡奇明、 林培新、陈乃春、林宝英、林秀英、郎梅英、林淑英、王 芬卿、林兰芳、曾 光萍、林玉枝、叶巧云、林丽华等50多 位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和著名演员演唱。 闽剧是福建省首批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护项目,笔者愿为抢救和保护它尽点绵薄之力。为此,笔 者和爱人史宗毅一起对该讲座重新编辑整理,增补了一些 唱段,并将所有曲牌唱段的唱词补充完善,使之更有收藏 价值。该讲座的出版将为戏剧学术研究、理论探讨、戏剧 院校教学、广大闽剧爱好者和青少年学唱以及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资料珍藏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珍品。 由于时间长久,许多唱词资料已散矢。在收集整理唱 词过程中,承蒙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杨榕和福州市闽剧艺术研究中心马文正、林端黎以及马书辉、林玉枝、杨木铨、 刘银惠、叶巧云等同志的热情帮忙,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不当疏漏之处,恳望戏剧界专家、朋友和读者们 不吝赐正。 陈淑英 2008年6月于福州
59
2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