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子 - 剑隐江湖

00:00
03:36
大家都在听
施奈德汉《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
施奈德汉《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
这张专辑是享誉全球的正统德国学派小提琴大师沃尔夫冈·施奈德汉与钢琴家卡尔·西曼合作,演奏莫扎特三部《小提琴奏鸣曲》。施奈德汉和西曼各自都以对莫扎特的演绎见长,二人也合作了大量的室内乐作品,都有相当出色的表现。专辑的演奏是纯正的德奥风格,内敛、平和,不事炫耀,严谨优美。两名艺术家录制这张专辑正值壮年时期,无论技巧与艺术性都处于最高峰,具有五、六十年代注意音乐诗情的典型风格,以尽量客观的手法来诠释莫扎特,但是至今听来依旧有迷人的魅力。 《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454,作于1784年。此曲是莫扎特为了他和年仅20岁的意大利女小提琴家瑞金娜·斯特里那隆奇的一次同台演出而作的。写作的时间非常仓促,在音乐会的前一天晚上,莫扎特才将奏鸣曲的小提琴部分的乐谱交给女小提琴家,钢琴部分没有时间写在乐谱上了,虽然这已经全部在莫扎特的脑中。在音乐会上,莫扎特没有钢琴谱,仅仅带着一份提示性的草稿,凭借记忆和即兴演奏的天赋弹奏钢琴部分。音乐会很成功,新的奏鸣曲受到了听众的喜爱。 《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481,作于1785年。此曲被称为“莫扎特风格抒情的杰作”。 《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526,作于1787年。此曲既是莫扎特最后一部小提琴奏鸣曲,也是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的集大成之作,其中丰富而强烈的感情远远超出宫廷艺术的典雅和朴实无华的青春精神这些范畴。
171
9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安德烈·普列文》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安德烈·普列文》
这张专辑收录了安德烈·普列文的演奏录音,包括莫扎特、普朗克、肖斯塔科维奇、格什温的钢琴作品。其中普列文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莫扎特《第十七钢琴协奏曲》。这部协奏曲是莫扎特1784年作品,和《第十四钢琴协奏曲》都是为维也维钢琴家芭芭拉·普洛伊尔而写。本套专辑收录的另一部协奏曲风格与莫扎特完全不同。这是俄国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1933年完成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肖斯塔科维奇这部协奏曲的终乐章里,小号与钢琴几乎扮演同等重要的地位,就像肖斯塔科维奇向俄罗斯传统协奏曲创作模式的挑战。在伯恩斯坦与纽约爱乐乐团的协奏下,普列文把这部协奏曲弹得极其光彩耀眼。另外两部协奏曲分别是格什温《F大调协奏曲》以及《蓝色狂想曲》,由普列文独奏并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F大调协奏曲》是在《蓝色狂想曲》大获成功后,由指挥家达姆罗希指挥首演。多年来,以演奏传统严肃乐曲为主的钢琴家虽然个个技巧高超,但是都无法掌握到这两部协奏曲的精髓,因为他们不了解爵士乐。这对普列文来说当然不是问题,因为他能够完全的掌握《F大调协奏曲》与《蓝色狂想曲》里的爵士成分。 普列文也经常演奏普朗克的作品。普朗克和格什温都是非常优秀的钢琴家,但是普朗克不只写作器乐曲,他也创作管弦乐曲。虽然钢琴老师维纳一直鼓励他朝作曲发展,普朗克的作曲技巧几乎可以说是无师自通。《田园曲》、《触技曲》与《赞美诗》这三首小品看来简单,事实上却非常不容易演奏。其中如烈火般《触技曲》是最常演出的一首。即使音符如同地震般的涌出,音乐中仍不乏诗意的《急板》是霍洛维兹最喜欢的安可曲,也是普朗克在1934年题献给霍洛维兹的作品。
35
29
绝对的声音2017
绝对的声音2017
从优雅华丽的探戈名曲《一步之遥》开始,随着音乐,心情也跟着起舞,不需言语,就能带你徜徉于古典的沙龙中;世纪花腔女高音舒瓦兹柯芙演唱《爱情的烦恼》,诉说着恋人们在爱情到来时酸甜苦辣的心境;歌声充满磁性的查理·麦吉帝根演唱《舞者的双脚》,时时刻刻的小叮咛,令人感受到暖暖的爱意;丹麦女歌手莎拉·英德瑞欧用意大利文缓缓述说坚定不移的友谊;挪威男歌手伏·福罗塔感性吟唱摇滚与弦乐交织如梦幻般的《玛丽亚的白日梦》;歌声甜美动人的妮基·派洛特轻轻唱着《顺其自然》给向往未来美好憧景的孩子;《日落加拿大》结合了标准的爵士套鼓与康加鼓,只有“精采”两个字可以形容;《放轻松男孩》一首来自北欧的摇摆曲,让人心情也跟着愉悦;《关于六月》一首绝对能勾起你初恋时苦涩回忆的歌;Tango For 3用精彩的音乐带你回到灯火辉煌的阿根廷《维多莉亚酒店》,看着舞池中的红男绿女,不陶醉也难;挪威民谣歌手多芙以空灵的嗓音吟唱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努特·汉森的优美诗句,就像是在冬日午后的一抹阳光;被赞誉为“当今世上最会唱歌的女人”的爵士女伶芭菠·杨格以唱出披头四的另一种风味;挪威钢琴大师凯特尔·毕卓斯坦演奏的《微光》,彷佛在幽微中一盏灯火,散发着淡淡的微光,虽然黯淡,却足以照亮黑暗;最后一曲以曾经收录在电影《教父》中的马斯卡尼《乡间骑士》中的间奏曲收尾,浓浓的意大利风情,以绝美的弦乐带出无限遐想。
138
14
霍洛维兹《最喜爱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霍洛维兹《最喜爱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这张专辑是霍洛维兹演奏的三首贝多芬最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月光》、《热情》和《悲怆》。专辑录音却没有那么令人深刻的印象了,也许是考虑到各个作品的平衡性,反而没有专心致志的演绎一首作品来的自由吧。很多人认为霍洛维兹弹得不是贝多芬而是他自己,但是喜欢他的人谁在乎呢?专辑还附带了舒伯特的两首《即兴曲》,霍洛维兹演奏得随兴而浪漫,有歌唱般的旋律,非常有味道。 《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这是达到了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这个词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作于1801年。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这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这部作品,贝多芬自己称为“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的”。 《热情奏鸣曲》作于1804年至1806年间,是贝多芬中期奏鸣曲创作中的代表性杰作,正是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也是整个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最高峰的经典作品。它不仅是内在的感情狂澜和选材的紧凑使人震惊,而且是那些最富于表情的音乐手法把全部汹涌狂暴的因素完全置于了一目了然的形式里令人赞叹。《热情》以其生动而深刻的音乐形象,概括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人民反对封建,反对侵略的英雄面貌。他的深刻、巨大的乐思和雄伟的形式在这一时期突出的表现出来,在贝多芬和其他的同类体裁作品中是非常罕见的。《热情》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成熟时期贝多芬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贝多芬对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有着复杂的体会及不满。十分明显,贝多芬最终还是感觉到了人民的力量和时代的前进步伐,以无比巨大的热情寄希望于新的未来。从作者本人到公论都认为 “热情”是登峰造极的钢琴奏鸣曲之一。
143
11
凯文·科恩《云淡风轻》
凯文·科恩《云淡风轻》
这张专辑是凯文·科恩2001年发行的,从音乐欣赏角度,可以说对于Kevin Kern的一贯浓重情感音乐更加的完善和成熟,可以说,是Kevin Kern5张作品中最好的一张。在音乐背景的衬托和调节下,有了些“轻”的感觉。很巧妙的配合了小提琴的音律,在清脆亮丽的琴声中添加了一份柔情,值得一听。 非常喜欢深夜喝咖啡,那是孤独者的调味伴侣,喜欢煮咖啡的啵啵声音,也难以抗拒这种神奇的褐色液体所带来的浓浓的香味。在灯光下,默默的凝视着浓稠的化不开的液体的飞速旋转,没有一丝的犹豫,不停的旋转,带着白色的泡沫,带着白色的热雾,搅拌着咖啡,搅拌着一样化不开的情感和思念。 不是孤独,欢笑和快乐的声息、甜言蜜语的喃呢,仿佛还凝固在脑海的思绪里。刹那间,只是有些寥落,留下的是思绪中的凝固,和空气中的寒冷温度和静静的氛围。或许此时只有咖啡陪伴着,一起旋转、一起搅拌。 无聊间,音乐已然响起,凝结静默的空间里传出清脆的钢琴敲击声,没有复杂的起止休符,只是简简单单的一键,一键又一键,音符犹如一颗颗的星星,闪烁着,炫目着,而背景衬托的电子键盘音乐如墨黑的天空的铺垫,宽广而无边,星星一颗颗地镶嵌着,黑色的天空衬托出星星的闪亮和美丽。忽然,小提琴打破了此时的宁固,音乐悠长却又长贯不息,附呵着钢琴的旋律的一并回转,小提琴的音乐犹如一条绵绵延延的细不可见的长丝,把每颗音符珍珠串了起来,排列着,然而由于丝线太长了,延伸中,细细薄薄的丝弦挡不住钢琴丰富而沉重的情感,不由得颤动起来,更随着风的吹动而旋转,缓缓小小的起伏着。齐头并进中,小提琴,钢琴始终配合得天衣无缝,小提琴串起的钢琴音符最终成为天空中最美丽的一道银河,或者说是一贯深夜的长虹! 默默的聆听着,无言、无语,思绪也伴随着一并去串联了,最终,音乐、星星、沉默、宁静,浑然了起来。搅拌啊!搅拌啊!旋转哦!旋转哦!冲进了浓浓郁郁的感情咖啡。液体已经顺从的滑入咽喉,随着液体在体内的扩散,甜甜的、腻腻的,凯文·科恩那浓得化不开的钢琴感情再次的涌入心间。
39
10
杨雪霏《巴赫协奏曲》
杨雪霏《巴赫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杨雪霏第一张巴洛克风格的音乐专辑,是经过了古典吉他和弦乐四重奏共同重新编排并且集三首巴赫协奏曲制作而成的巴赫专辑。 这张巴赫协奏曲专辑极具创新精神,杨雪霏将一些耳熟能详地巴赫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成吉他版本,希望这些改编曲目可以被当做是古典吉他的保留曲目,同时又能增加古典吉他的协奏曲曲目。杨雪霏将这些需要极高演奏技巧地曲目改编成适于吉他独奏的表演方式,这些曲目包括了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BWV1001,取自十二平均律钢琴曲BWV846中的A大调前奏曲以及取自D大调BWV1068管弦乐组曲中的G弦之歌。 杨雪霏希望能在古典吉他中加入巴洛克风格的协奏曲曲目,现有的维瓦尔第协奏曲本质上像是轻音乐。而巴赫的协奏曲则会为古典吉他的演奏曲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杨雪霏表示在巴赫的时代,古典吉他还未诞生但是当时却有一种与它非常类似的乐器鲁特琴风靡一时。巴赫事实上为鲁特琴独奏创作了不少的曲目,而现在他们也是吉他演奏中的必备曲目。“当我用表演这些由巴赫创作的委婉动听地小提琴独奏曲的时候,我总是在思考是不是他们也同样适用于吉他。然后我发现了这些乐谱后欣喜万分,这张新专辑中的核心的三首曲目就是改编自A小调BWV1041和E大调BWV1042的小提琴协奏曲和D小调大键琴协奏曲。杨雪霏邀请了以利亚弦乐四重奏与她一起演出。 作为小提琴协奏曲而言,这张专辑中的作品绝对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就使得改编工作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改编后的吉他版本不仅要让大家认可同时也要让他们能成为吉他曲目中的精品。杨雪霏采用了巴赫的改编方式:当他把小提琴作品改编成可以用鲁特琴或者大键琴演奏的曲目的时候,他将这些乐器的声响和音质发挥地淋漓尽致。杨雪霏决定在协奏曲中加入弦乐四重奏的演奏方式而非管弦乐队。她说到:巴赫协奏曲更适合以小团体的形式进行表演,一个人负责一个部分。而且我曾经也有过与弦乐四重奏一起以鲁特琴和曼陀罗来演绎维瓦尔第的作品,而以利亚弦乐四重奏他们如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组合都是非常了不起的音乐家,事实上我们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五重奏的组合。大家畅所欲言,配合默契就像是室内乐一样。
706
14
卡尔·戴维斯《德利布》
卡尔·戴维斯《德利布》
这张专辑是卡尔·戴维斯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演奏德利布的音乐作品。包括《希尔薇娅》芭蕾组曲、歌剧《拉克美》选段、歌剧《国王寻乐》、《葛蓓莉娅》选段。 德利布(Delibes,1836-1891年)法国作曲家。德利布最著名的作品都是和舞台剧有关,他先后共完成了超过20出的歌剧和轻歌剧和三出芭蕾舞剧,他也有创作艺术歌曲等作品,但室乐、管弦乐作品则近乎欠奉。当中以芭蕾舞剧《葛蓓莉娅》、《希尔薇娅》、歌剧《拉克美》为他的代表作。 1870年德利布最著名的舞剧《葛蓓莉亚》首次演出。该剧结构完整,世态风俗的描绘色彩丰富、抒情喜剧形象突出,充分表现了德利布优美典雅的风格。1876年他的第二部舞剧《希尔薇亚》首次演出,这是一部神话题材的作品。音乐主题贯穿发展,舞蹈造型鲜明。德利布一共创作了20余部歌剧,其中以《拉克美》与《国王如是说》最为著名。1883年他的歌剧《拉克美》首次上演,这部东方色彩浓郁、心理刻画细腻、充满戏剧性的歌剧至今仍在欧美歌剧院经常演出。 德利布的作品与法国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旋律流畅优美、管弦乐配器清澈秀丽,是雅俗共赏的精品,在各国颇为著名。他的舞剧音乐对欧洲芭蕾舞音乐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柴科夫斯基等的舞剧音乐都深受其影响。此外,他还写有三十多首浪漫曲、歌曲以及一些合唱曲。 德利布于1881年起担任巴黎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1884年被选为法兰西研究院院士。德利布的创作以戏剧音乐为主,而其中又以芭蕾音乐成就最高。他大胆创新,丰富了人民风俗描绘的色彩,扩充了心理刻画的传统手法,并发展了戏剧性的因素,使芭蕾音乐进一步交响化,被称为“芭蕾音乐之父”。
129
1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