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音乐·Vol7】你听到的三厘米是什么样子?-DJ安然calm

00:00
05:57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安然c9a8

安然c9a8

公众号:安然时光(anranshiguang2015)┃QQ听友群:163426597┃ 微博:@安然calm ┃听时光里的故事,治愈系电台
关注
用声音温暖时间
15
闭上眼睛听世界。新浪微博:安然calm 微信公众号:安然时光(anranshiguang2015) QQ群:163426597
时光音乐
85
用一首歌,走一段时光。公众号:安然时光(anranshiguang2015)┃QQ听友群:163426597┃微博:@安然calm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古典音乐--海顿清唱剧《创世纪》《四季》
古典音乐--海顿清唱剧《创世纪》《四季》
《创世纪》这部清唱剧作品,用只有孩子和艺术家才能懂得的奇妙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世界之创造及其创造物。由于某些原因和海顿两次访问英国,使得英国人完全了解了这种艺术形式,使这部清唱剧在英国极受欢迎。海顿在返回维也纳之后创作了这部《创世纪》(1797年—1798年),此时他已六十五岁左右了。 脚本以《 创世纪》和弥尔顿的《失乐园》为基础。但海顿并不是直接为弥尔顿的这首宏伟诗篇谱曲的,而为之谱曲的是他的脚本作家,冯·斯维腾男爵准备的德文译本,后来又按他所写的音乐再将德文翻译成了英文。也因此,弥尔顿诗篇中的崇高之处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它的地位由《创世纪》中选出的最好句子取代了,但还有许多地方不能令人满意。最近,新的译本开始取代原先的版本。绝大部分唱片都是用德文演唱的。为三位天使长——加百利(女高音)、优利尔(男高音)和拉斐尔(男低音)以及第三部分中的亚当和夏娃设计了宣叙调、独唱和重唱。天使长的声音不论是单独出现还是一起出现,都与代表天使们的合唱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较早的歌剧和清唱剧中,Recitativo Secco(干唱宣叙调)是一种音乐性朗诵的形式,它按照语言的音调进行,由拨弦古钢琴伴奏。作为对比,由乐队来伴奏的Recitativo Aceompagnato(伴奏式宣叙调) 有更多的旋律特点,使得它更具有表现力。 海顿的清唱剧《四季》虽然没有他的《创世纪》那么有名,但却更加优美质朴,具有一种人性的艺术光辉。 四个部分分别对应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面貌,音乐中既有着当时维也纳古典乐派优美端庄的宫廷风格,又有着来自民间音乐的通俗元素。
26
11
杨天娲《萨拉萨蒂·小提琴与钢琴作品全集》
杨天娲《萨拉萨蒂·小提琴与钢琴作品全集》
这套专辑是小提琴家杨天娲与钢琴家马库斯·哈杜拉合作,演奏萨拉萨蒂《小提琴与钢琴作品》。 萨拉萨蒂改编意大利著名歌剧主题的小提琴音乐名作,杨天娲的演奏旋律动听抒情,引人入胜,技巧高超,极富19世纪后期浪漫派的高贵、洒脱、奔放的气息。演奏弓法炫技,音乐处理大方,热情而细致,恰到好处,音色明亮通透,乐句起伏有致,极好发挥了小提琴极富歌唱性、连贯柔美的器乐特质。 出生于西班牙的巴布罗·萨拉萨蒂被同时代的人喻为小提琴家的夜莺,曾有多首大家熟悉的名家之作均是题献于他。而在此同时,萨拉萨蒂也是一位作曲家,擅长从当时著名歌剧中抽取主题旋律或者以西班牙的主题和节奏为基础写成音乐会幻想曲,以展示其出色的演奏技巧,宣泄其丰富的音乐灵感与情感。 第一首《Homenaje a Rossini,Op.2》是取材于罗西尼《Il barbiere di Siviglia》和《Otello》,原来早年萨拉萨蒂是罗西尼家里的常客,并深得罗西尼的喜爱。这首曲子写于早期,不知道大家是否会觉得其创作技巧略带青涩,但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音乐语言中的华丽与炫目,不同的音乐主题有着不同的风格,惊喜不断,一开始短小精干的主题干净利落,精灵有趣而带有一些神秘感,稍作减弱与停顿,小提琴拉起了长句子的抒情旋律,中间部分钢琴一连串的跑动犹如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与浅吟低唱的小提琴相辉映衬,忽然曲风一转,音乐变得强而有力,动感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录制专辑的小提琴家是一位年轻中国女孩杨天娲,年幼时师从著名小提琴教授林耀基,演奏感情细腻,充满激情,实在是一位不可小觑的明日之星。
17
49
霍洛维兹《李斯特》
霍洛维兹《李斯特》
这张专辑收录了霍洛维兹在1950年至1981年间演奏的李斯特作品录音,时间横跨他中年到晚年。许多乐迷都认为当代钢琴家中,霍洛维兹的演奏风格是与李斯特最接近的,而他年轻时期演奏的李斯特作品录音也是最完美的。 霍洛维兹曾说:李斯特是钢琴史上无比重要的一个人物,一个超凡的人,真正了解钢琴的性能。李斯特是个令人敬畏的音乐家,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演奏,不用看谱,完全像个神。李斯特作品简直是太适合霍洛维兹了,这些作品大多炫技,可是要论炫技,霍洛维兹是完全不含糊的。在这张专辑中收录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是霍洛维兹在中年,技术颠峰时期的演奏,非常完美,他仍然创造了一种不曾有人,也不会再也有人能够表现出的宏大的、壮丽的、瞬息万变的景象。他的力度不是砸,是一种“内力”,让他的演奏,可以快,可以狠,但是精致程度毫无含糊,从来也没见谁说霍洛维兹是粗糙的暴力钢琴家。霍洛维兹从这首曲子中挖掘出了凡人无法洞察的深度和丰富的内涵,因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首30分钟的奏鸣曲,而是整个一个从天堂到地狱的宇宙般的广阔景象……专辑里唯一的单声道录音是《葬礼》,这里霍洛维茨显然带上了不可想象的暴力色彩,左手的八度简直可以砸碎一座高山。
--
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