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电子组合NOVA HEART part2

00:00
19:09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怡丹

怡丹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怡丹
关注
B面CITY
11
THE BEST ALWAYS ON THE OTHER SIDE 《B面city》带你发现音乐的另一面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拉度·鲁普》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拉度·鲁普》
这张专辑收录了拉度·鲁普的演奏录音,包括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舒伯特、格里格的钢琴作品。 鲁普1971年录制的舒伯特奏鸣曲D.784把我们带到他所开创的一个新领域。在这部奏鸣曲录音里,除呈现作品本身外,我们可以察觉出一种正在消失中的特有俄罗斯学派作风。这种风格明显地表现在第一乐章的响亮极强奏,及最后一个乐章的处理当中。尤其最后一个乐章说明了鲁普是何以能赢得范·克莱本大赛首奖。不只是在高速弹奏时能保有像水晶般明晰的触键,而且在最后的可畏八度音中,显得特别大胆而光采,即便当今知名钢琴家在此都刻意略去部分音符,以免弹奏时会影响速度。1971年鲁普就充分显示他在弹奏八度时的超技,事实上,这个特点也表现在演奏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舒曼《幽默曲》和巴托克《钢琴奏鸣曲》。虽然如此,他又不是那种急于演奏某些曲子,如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以自我炫耀的那种钢琴家。 在前述奏鸣曲录制十年后录制的《乐兴之时》D.780,可引领人们到鲁普诠释舒伯特作品的中心概念.你可以发现他表现这六首作品时所深深沉浸的忧郁、晦暗气氛,可以听到人类心灵的孤寂(如第二号的第二主题)、徒劳的挣扎(第一号中段)、高度的歌唱性,又常常语带哀愁与压抑,这些使得这部作品可被称为钢琴作品中的《冬之旅》。
24
33
绝对的声音2018
绝对的声音2018
空气中飘扬着漫妙的音乐,穿着丝绸睡衣的少女,脸庞宛如珍珠般的闪亮,蹲坐在一旁的伴读女孩,用甜美的声音朗读着优美诗句。无数人在叶慈的诗句中追逐着美丽青春与浪漫,光阴之神彷彿听见小夜曲的依恋,悄悄走进画中角落安静地微笑着,和叶慈的诗句一起让时间慢慢停驻下来。 这张专辑用最美的音乐,陪你度过这静谧的美好时光。由刚庆祝八十大寿的挪威国宝级小提琴大师亚弗·泰勒弗森演奏悠扬唯美的《小夜曲》拉开序幕。接着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天使女伶”第一代成员的梅雅,演唱凄美的《你让我想起》;瑞典知名歌手班尼·博格怀念爱妻的《早安,我的爱》温暖感人;音响迷最爱的英格·玛丽演唱阿巴合唱团的经典《当尘埃落定》;多才多艺的安珀·璐芭演唱自弹自唱的创作《再见你最后一眼》,望向情人的最后一眼,显得深情无比;以“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为背景的《乐队演奏着“甜心玛丽”》绝望中带着无比的怀念与爱慕。 挪威男歌手伏·福罗塔与女儿共同演唱汤尼·冯·查德充满浓浓的乡村风情的《明天就要来临》;发烧天后芭菠·杨格演唱史汀的歌曲,光是用想的就觉得有趣,你怎么能错过这首《英国人在纽约》?;创作歌手尼可拉斯·伦丁邀请具有绝美声线的女歌手克莉丝汀·安帕洛共同演绎《改变》,控诉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世界级的口琴大师西格蒙·葛洛文吹奏着银色口琴,悠扬的音色与交响乐团交织出一曲《米勒男孩漫步曲》,流畅欢乐,让人也想随之起舞;深受歌迷喜爱的德国女歌手莎比·欧演唱《玻璃海》,再展优异的演唱实力;北欧钢琴诗人凯特尔·毕卓斯坦《如果只有》,用沉静的音符带给你最深的感动。最后则以擅长谱写绝美旋律的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创作的《一位伟大艺术家的回忆》钢琴三重奏为这张专辑画下完美句点。
58
14
绝对的声音2016
绝对的声音2016
这张专辑收录了世界音乐、民谣、流行、爵士、古典作品,带给你最多彩的音乐风格,触动你对美的各种想象,唤醒深藏在灵魂深处的感动。首曲就从莎比·欧甘美如清泉的嗓音演唱《她走在美中》这首旷世巨作开始,让诗歌寄情,带你一同感受这永垂不朽的美;盖瑞·卡尔用他珍藏的阿玛蒂名琴,悠扬的拉奏出爱尔兰诗人比喻爱情与青春即将凋谢的《夏日最后的玫瑰》,让人彷佛也感受到逝去昔日美好的淡淡哀愁;三位英国爵士天后共同献上《单身女子》一曲,用歌声娓娓诉说着都会女子的寂寞芳心;巴西天才吉他高手狄亚哥·菲格雷多迷恋上葡萄牙传统的歌谣形式《法朵》,因而创作了别出心裁的《小法朵》;多才多艺的妮基·派洛特演唱木匠兄妹的成名作《离别车票》,透过妮基的嗓音,让你再次陷入歌中的情境;美女歌手黛莉达的成名作《晚安 我的爱》就像醇厚的美酒般让人迷醉,唤起浓浓的复古情怀;亚伦·泰勒首度与管弦乐团合作,《无论如何》透过哥廷根交响乐团优美的管弦伴奏,展现精致又大器的风貌;邓丽君曾翻唱为《又见炊烟》的日本民谣《小镇秋光》,透过盖瑞·卡尔精湛的演绎,洋溢着浓浓的乡愁;爵士钢琴家弗拉迪米尔·沙法诺夫大胆玩转柴科夫斯基的《船歌》,让这首古典乐曲展现出完全不同的俄罗斯风情;最后由世界顶尖的长笛独奏家凯瑟琳·布莱恩用长笛诠释《流浪者之歌》,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210
14
卡萨尔斯《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
卡萨尔斯《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
贝多芬是第一个赏识大提琴音色美的。他的大提琴奏鸣曲,岂止是音色美,它的琴声,在贝多芬笔下更具有诗意与哲理。曲中的大提琴质感迷人,纯净得宛如春水般柔美,闲适如羽、思绪如潮。正如贝多芬所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第三号大提琴奏鸣曲(Op. 69)完成于1808年,是五部《大提琴奏鸣曲》中最优美,最感人,也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首乐章两件乐器互相唱和,心有灵犀;次乐章又似乎在激烈辩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第三乐章时而深情款款,时而相互竞赛,你追我赶,深情和激情交织为一体。这部作品给人印象最为深刻,整个作品充满力度、速度的对比和思想感情的强烈变化。 第四号大提琴奏鸣曲;G大调,OP.102.1,作于1815年。OP.102的两首,为舒庞吉四重奏团的大提琴手林格所作,呈献给艾德蒂伯爵夫人。这一首的结构极其自由,全曲由5部分构成,是从头到尾一贯演奏的单一乐章形式的幻想曲风格奏鸣曲。演奏时前两部分和后3部分之间有一小节休止符。此曲有时表达抑郁,有时表达苦笑,有时表达幽默,被认为是晚期作品的开端。 第五号大提琴奏鸣曲,D大调,OP.102.2,作于1815年,在各乐章中使用的对位、终乐章中使用的赋格方法,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是5首中的顶点。共分为3乐章:1.灿烂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在呈示部中,第一主题多少有些威严,大提琴奏出雄大的A大调第二主题,两者以交替的变奏进行反复。发展部移调非常频繁。2.充满感情的很慢的慢板,D小调,3段体,这是一个充满愁伤的乐章,开始的主题令人感觉像是宗教的圣咏。第二段一扫前面哀愁的气氛,以明朗的D大调开始,两件乐器以流畅优美的对位法向前进行。对话过后,又柔和地交织在一起。第三段回到哀诉,是第一段的变奏,哀诉中有平静的自省。3.快板—快板赋格,D大调,先展开四声部赋格,在赋格中,主题的回转经过扩大,力度也巧妙地加以变化。大提琴呈示新的第二主题后,又展开壮大的二重赋格。
35
12
席格顿、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席格顿、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希拉里·哈恩与瓦西里·彼得连科指挥的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席格顿、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 专辑中最吸引人的是当代美国作曲家珍妮夫·席格顿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这是全球首次录音。而珍妮夫·席格顿就是哈恩16岁就读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时“二十世纪音乐”课程的教授,哈恩称席格顿教授是鼓舞、激发她进步的一位好老师,是美国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这首献给哈恩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以《1726》为名,这是柯蒂斯音乐学院在费城的街号,十分特别。第二乐章为《恰空舞曲》,由多重恰空线条相互交织的复杂篇章。最后乐章以《向前飞》为题,伴随着哈恩的独奏,炫耀她的技巧。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首小提琴协奏曲获得2010年美国“普立兹”奖。 专辑中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除了第二乐章采用了作曲家的原稿外,其他乐章都采用奥尔改写的版本。希拉里·哈恩提及,这次为何要把珍妮夫·席格顿和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放在同一张专辑,是因为他们的曲目都是全面的、隆重构思过的协奏曲,并且在哈恩就读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时给予她心灵上的照亮。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世纪和不同的世界,但是他们都拥有共同的品质:抒情细腻、文雅、狂热以及成熟的精神。 希拉里·哈恩的演奏与乐团协奏乐器像亲密对话,时而浪漫热情、时而心动抒情、时而载歌载舞,这种千丝万缕的互动关系真让人惊叹。
54
6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