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最近节目(10)
作品列表(6)
弟子規易解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爲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
中外文學作品導讀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
袁了凡家庭四訓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若不反躬內省,而圖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三字經淺說
《三字經》是由王伯厚先生晚年隱居時所作,其目的是為了教導本族子弟讀書、治學,以作開蒙之用。本書文辭簡單,但含義深廣,用詞恰當而條理清晰。內容則淹貫三才,出經入史,既為童蒙求學理清次弟,又可作為深入學問的發端。 读稿内容源自“化雨斋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古文觀止選讀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旨在“以文化人”。只為修身不為悅眾。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紀文達公,諱昀,清朝學者、文學家。直隸獻縣(今屬河北)人。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乾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曾任四庫全書總篡官,篡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錄其平時所見所聞奇異之事,著《閱微草堂筆記》一書,約三十萬餘言,詳述因果六道輪迴之事征,多系真人真事,偶間有寓言者,然皆詞理周圓,堪為後世之寶鑒。警世勵俗,俾閱者知所戒慎進止。此書膾炙人口,令人拍案驚奇,昔賢評價尤在《聊齋誌異》之上。蓋鴻儒而能通達妙法者。民國陳荻洲居士,依此筆記摘錄百篇,題為《紀文達公筆記摘要》,冀其普及。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曾為此《摘要》撰寫序文,舉凡駁斥因果之禍,倡導因果之要,已作詳明精要之發揮。回溯往聖前賢,無不提倡因果,以期平治天下,淑世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