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津沪电报总局,中国第一家官办电报局。

00:00
03:12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老潘讲上海

老潘讲上海

大家好,我是老潘,一个对上海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文艺老兵。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全网搜索“老潘讲上海”,观看更多视频内容
关注
上海的名人故事
581
微信视频号/抖音搜索“老潘讲上海”,观看更多视频内容
上海建筑背后的故事
1184
微信视频号/抖音搜索“老潘讲上海”,观看更多视频内容
那些你不知道的上海冷知识
771
微信视频号/抖音搜索“老潘讲上海”,观看更多视频内容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1870年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主持北方洋务、筹议海防,奔波于天津、保定、京城之间,切身感受到驿递通信的掣肘。1877年6月15日,他在天津架设了一条直隶总督行馆到天津机器东局16华里的电报线。6月27日,“这条电报线第一次发电,电文只有六个字:‘行辕正午一刻’。这是目前有案可查的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电报线和发出最早的一封电文。”


  • 到了1879年,两件外交大事,凸显了电报通信的重要。第一件是1879年3月,日本吞并琉球,中日交战风起云涌,战事吃紧。军事战争的输与赢,信息传递是关键。于是当年四月,李鸿章在大沽北塘海口炮台至天津间建成津沽电报线,指挥作战。第二件是1879年10月,崇厚作为钦差大臣赴俄谈判收回伊犁一事,擅自签约,致西北大片领土和重要权益一朝丧失。消息传来,朝野哗然,清廷宣布“条约”无效。俄国据此增兵中亚,战争一触即发。疲于应付的清廷,深感消息阻隔带来的不便,急切希望架设电线。


  • 李鸿章于是提出创办津沪电报线的主张,并全面阐述设立电报为军事防务之必需。1880年10月,李鸿章一面于天津设立电报学堂,由丹麦招雇洋人来华,“教习电学打报工作等事,购备各项机器料物”,一面在天津东门内问津行馆成立中国第一家官办电报局——津沪电报总局,“遴派布政使衔直隶候补道盛宣怀”于1881年4月开始,从天津、上海两端同时立杆架线。津沪电报线,从天津紫竹林出发,东至大沽口沿运河南下,经临清、济宁、清江浦(今淮阴市),跨长江,越镇江、苏州抵上海,全长3075华里,于1881年12月28日全线竣工,并正式开放营业,收发公私电报。据统计,开局后的第一个月,即1882年1月,天津至上海的电报业务量为6769份.津沪电报线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近代电报通信时代的到来。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