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哈恩《巴赫·小提琴与美声》
81

希拉里·哈恩《巴赫·小提琴与美声》

这张专辑是希拉里·哈恩与女高音薛佛、男中音葛纳合作,录制的一张巴赫清唱剧、弥撒曲等女高音或男低音咏叹调作品选,由里布莱希指挥慕尼黑室内乐团协奏。希拉里·哈恩的父亲是一名合唱团团员。当年仅四岁,刚开始学习小提琴的哈恩坐在台下聆听父亲演唱巴赫的清唱剧时,总是被这样的场景与声音深深吸引:某一名合唱团团员突然站出来独唱,独奏的小提琴琴声则在人声中来往穿梭,与人声交织成令人心醉神迷的声音。时而忧伤,时而轻松。十多年前,希拉里·哈恩首次在万宝路音乐节演奏一首巴赫的人声与小提琴咏叹调后,发现自己的情感依然像四岁那年一样激动,脑子开始浮现录制这张专辑的构想。这个想法终于在女高音薛佛、男中音葛纳这两名当前极为优秀的歌唱家的帮助下实现,重新探索巴赫作品中精彩的对位、多元的声部与干净俐落但是繁复的声音线条美感。
节目(12)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斯特恩《贝多芬·钢琴三重奏、变奏曲》
--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斯特恩、大提琴家罗斯、钢琴家伊斯托敏组成的钢琴三重奏团,演奏贝多芬的几部《钢琴三重奏》作品。《企鹅唱片指南》评价三星保留一星。
勃拉姆斯、布鲁赫、德沃夏克·小提琴协奏曲
--
这张专辑收录了五部著名的小提琴作品:1、小提琴家费拉斯与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1964年5月4-6日在柏林录制;2、小提琴家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与古森斯指挥的皇家爱乐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的两部小提琴《浪漫曲》,1961年2月在伦敦录制;3、小提琴家金永克与奥科·卡姆指挥的班贝格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1972年在德国班堡城录制;4、小提琴家伊迪丝·佩妮曼与彼得·马格指挥的捷克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德沃夏克《小提琴协奏曲》,1965年7月在捷克布拉格录制。
钢琴梦中人
18
这张专辑是1997年6月发行的新世纪钢琴音乐合辑,九位出色的钢琴家天马行空地创作了15首旋律优美的乐曲,仿佛让我们能神奇地将所有不合逻辑的事实现。有钢琴的独奏、也有伴以弦乐、供给多个小时的宁静,让我们编制一个有配乐的梦,最著名的发烧钢琴,录音技术再度表现无遗。新世纪音乐的高贵和优雅元素,在这里充分地展现。或许更多些感情色彩,浓浓的柔情和複杂的心理变化,平缓的起伏间,诱发了我们对于过去的记忆如流水般的重现。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马里纳《沃恩·威廉斯·管弦乐作品》
马里纳《沃恩·威廉斯·管弦乐作品》
这张专辑是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学院乐团,演奏沃恩·威廉斯的管弦乐作品,包括《塔里斯主题幻想曲》、《绿袖幻想曲》、《云雀飞翔》等优美动人、广为人知的作品。马里纳诠释这些早为大众熟悉的乐曲独具典雅细致的英国田园风貌,酝酿出浪漫醉人的音乐世界。《企鹅唱片指南》评价三星。 拉尔夫·沃恩·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1872-1958) 二十世纪前半期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以英国民谣为作品根基,融合了伊利莎白女王时代至詹姆斯一世时期的英国福音音乐,并赋予新的风貌。沃恩·威廉斯自幼学习钢琴与小提琴,曾入剑桥大学和皇家音乐院,毕业后当了教堂的琴手与合唱指挥。先后从师于布鲁赫和拉威尔学作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入伍,退役后一直在皇家音乐院任教。毕生谦逊地工作,品格高尚、待人真诚。深爱民间音乐,曾入居乡间收集民歌,参加农村的节日和音乐赛会,将人民的音乐语汇融入自己的创作,同时又向都铎王期的作家和普塞尔的音乐吸取养料,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音乐有英国式的平易、幽默,精力充沛而不失文雅的格调。沃恩·威廉斯写过几乎所有形式的音乐:九首交响曲钢琴、小提琴,甚至竖笛协奏曲、弥撒曲、歌剧等等。其他代表作有如歌剧《赶车人休格》、《恋爱中的约翰爵士》、管弦乐《三首诺尔福特狂想曲》、《蜂序曲》、《塔里斯主题幻想曲》和九部交响曲等。他的创作奠定了英国现代民族音乐的基础。此外,最脍炙人口短曲为小提琴与乐团而写的浪漫曲《云雀飞翔》(The Lark Ascending)及《绿袖子幻想曲》(Fanitaia on Greensleeves)。
131
4
布伦德尔《舒伯特·钢琴作品》
布伦德尔《舒伯特·钢琴作品》
这套合辑收录了钢琴家布伦德尔演奏的舒伯特钢琴作品,这是他在1987-1988年间的数码录音版本。布伦德尔演绎的舒伯特作品,总体来说是他的最高成就。如果只听他弹一个作曲家的话,就应该听他的舒伯特。他专注于舒伯特1822年以后的作品(1822之前的只录过D.537,D.575和D.664,并且也分别只有一个录音),绝大多数的录音都是极佳之演绎。 布伦德尔曾说:“舒伯特的奏鸣曲很像马勒的交响曲,没有一种安全感。贝多芬这位古典风格的大师总是告诉听者音乐的走向,而且总是充分证明为什么朝那里走,他从头到尾交待的清清楚楚。舒伯特作曲可不是这样,马勒也不是这样。他们是在漫游。我听他们的作品时有一种小孩子在森林里迷路、听任无法控制的种种力量摆布的感觉,犹如我们今天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周围全是些不容易解决或者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多悲观有多悲观。这些乐曲中提出的质问和凄凉的转调似乎同这个时代密切相关。舒伯特不仅是人们心目中飘游的浪漫派抒情诗人,也是一位独具一格的结构天才,和贝多芬一样。” 作曲家舒伯特因为他无可怀疑的音乐道德被布伦德尔全力拥护。尤其是两组被称为《即兴曲》的作品似乎在布伦德尔很年轻时便与奏鸣曲一样掳获他的心,本就是完美的作品,也无疑它们的音乐价值可以永存。这些作品实际上已示范了舒伯特的所有技巧及不同情感的表达,布伦德尔的触键可以毫无阻碍地从轻柔转变成傲慢与戏剧性,他可以在中低强弱的范围将钢琴演奏出木管或弦乐的效果,还有他发展出对器乐舞曲与歌很好的脉动感,这都注定他能够将表面上世俗的轻盈底下隐含的骚乱述说出来。布伦德尔曾为一些当代著名艺术歌曲演唱家伴奏,这意味着他了解舒伯特《冬之旅》与人际孤绝的寒凉之间的紧密连结,以及即使在《即兴曲》D.899与D.935一些开头的温柔旋律对话都能在他手下冻结。
200
53
安塞美《法雅·三角帽、人生朝露》
安塞美《法雅·三角帽、人生朝露》
这张专辑是安塞美指挥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携手西班牙著名次女高音歌唱家特蕾莎·贝尔冈扎,演奏法雅《三角帽》、《人生朝露》。在这个录音效果很好的1961年立体声版本中,安塞美展示了他最敏感的一面,他与贝尔冈扎合作,用活力和色彩把整个演出渲染得特别兴奋,并用巨大的气势处理其中分句。 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是一个有特色的管弦乐团,其声音在194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性的关注,韵味浓厚而有活力,木管和打击乐在合奏中闪耀光彩。这个乐团具有法国和德国的双重特征,弦乐是犀利简洁、明显是法国式的,却没有在巴黎听到的萨克管一样的巴松和有鼻音的双簧管。对于维吉尔·托马森(美国作曲家兼评论家)来说,这个乐团各个声部的交融“像贝壳一样光滑,好象是细雨之后的彩虹,像品尝仙桃一样鲜美”。这就是安塞美指挥下的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它的录音被认为是可以安心享用的佳酿。 安塞美更多地实践了一种来自于音乐真诚的兴奋,他的演出被麦克风很好地捕捉到,他的音乐素养到现在仍然在以一种不可言传的方式闪烁着灵光。在聆听安塞美和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的演奏后,你会发现自己被一种学问、一种感悟、一种对美丽和精确的听觉的关注所倾倒。
62
9
廖媛媛《最爱·长笛奏鸣曲集》
廖媛媛《最爱·长笛奏鸣曲集》
这张专辑是留法青年长笛演奏家廖媛媛与意大利天才钢琴演奏家保罗·维格瑞合作,演奏四部长笛奏鸣曲。廖媛媛的笛声灵动飘逸,时而婉转时而悠扬;保罗·维格瑞的琴音则与笛声默契配合,和鸣之声、天衣无缝。相信这张廖媛媛最爱的长笛奏鸣曲集,必然给喜爱长笛的人带来至上美的享受。 长笛是一种最接近人声歌唱的乐器,其音色柔美清澈,音质动感好听,音域宽广。长笛的中、高音区明朗,如清晨第一缕阳光,低音区则婉约,如冰澈的月光。长笛的演奏技巧华丽多样,它通常被用来演奏花腔,是现代管弦乐和室内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 专辑收录的四部长笛奏鸣曲包括Eldin Burton(埃尔丁·伯顿)的《Sonatine for flute andpiano op.14》 (为长笛与钢琴而作的小奏鸣曲op.14 )、Carl Reinecke(卡尔·莱内科)的《Sonata “Undine”op.167 for flute and piano》(为长笛与钢琴而作的“女水神”奏鸣曲op.167)、Henri Dutilleux(亨利利·杜蒂耶)的《Sonatine for fluteand piano》(为长笛和钢琴而作的小奏鸣曲)以及Robert Muczynski(罗伯特·穆钦斯基)的《Sonata for flute and piano op.14》(为长笛与钢琴而作的奏鸣曲op.14)。这四部近现代长笛乐曲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通过廖媛媛和保罗·维格瑞联手演绎,必将给你带去一场视听上的盛宴。
137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