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医院】逆境中成长的东方医院。

00:00
02:44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老潘讲上海

老潘讲上海

大家好,我是老潘,一个对上海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文艺老兵。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全网搜索“老潘讲上海”,观看更多视频内容
关注
上海建筑背后的故事
1047
微信视频号/抖音搜索“老潘讲上海”,观看更多视频内容
上海的名人故事
692
微信视频号/抖音搜索“老潘讲上海”,观看更多视频内容
那些你不知道的上海冷知识
846
微信视频号/抖音搜索“老潘讲上海”,观看更多视频内容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近代的浦东,卫生事业较为落后,没有正规医院。特别是在居住环境恶劣的“贫民窟”,霍乱、天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猖獗,外加资本家开设的厂矿企业忽视劳动保护,导致工伤事故频发。普通百姓生病受伤只能去一些私家小诊所,或找“江湖郎中”草草对付,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在壮年便死于非命。
  • 于是,陈桂春萌发了在浦东建造医院的想法。上世纪20年代初,他联络浦东同人会的骨干成员王一亭、朱葆三、朱福田等人,发起募捐筹资。很多中外资企业和海上名流听闻此事,也都纷纷慷慨相助。例如我们前几期提到的吴昌硕,他的长子便是因为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导致其病故。痛心疾首的他立即响应陈桂春的义举,不顾年迈多病,与王一亭等书画名家一同创作书画进行义卖,所得收入悉数赠予陈桂春。
  • 1920年上半年,医院筹备处完成了资金筹措,并选定浦东烂泥渡警局路229号为院址,开工兴建。历时一年多,在1921年的7月10日,浦东医院落成启用,陈桂春担任医院首任院长,当时的《申报》中也报道了医院启用初期的建筑规模和功能布局。
  • 这家由中国人出资和管理的西医医院,彻底打破了当时外国教会“行医布道”的垄断格局。浦东医院开业后,坚持“仁者爱人”的宗旨,收取诊疗费用极为平价,慈善为本,救死扶伤,还经常举办面向穷苦百姓的义诊、施药活动,让白衣之爱惠泽寻常百姓,显著改善了浦东人民的就医条件。在历经战争洗礼,医院几经更名搬迁后,医院最终迁至新址并随浦东发展更名为“东方医院”。现今,东方医院作为大型三甲综合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功能于一身,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成为区域医疗服务的重要支柱。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