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别尔嘉耶夫简介

00:00
08:42
听完整版
主播信息
殷花聆聆柒

殷花聆聆柒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殷花聆聆柒
关注
俄罗斯的命运-100年伟人的远见卓识
67
作者别尔嘉耶夫是俄罗斯近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1918年发布的作品《俄罗斯的命运》是经过长期与俄罗斯各界人士的讨论,并深刻回顾和思考了从俄罗斯民族与周边民族的相处历史中后编写出来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重点关注了与俄罗斯民族、国家的现状和未来息息相关的内容:如民族自身的优点和劣根性,俄罗斯国家的结构,周边国家与俄罗斯的矛盾根源-波兰,欧洲大国德法英与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定位与未来的目标,机器工业化对国家形态的影响等等。 令人惊讶的是,在1918年那个中国还处于黑暗状态下的年代里,作者就已经预言到了中国必将崛起,未来将是东西方的争霸,而争霸的核心就在中国和美国。这份远见在现在看来无疑是真知灼见。 本书的内容是偏向哲学和社会学的,需要听众高度的注意力来聆听和思考。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影子兵读经典】追忆似水年华 第一部
【影子兵读经典】追忆似水年华 第一部
欢迎添加~ 主播Q群:536352229 主播微信公众号:影子兵 微信公号有专属节目、笑笑的早安音乐、以及主播全网所有有声书链接 传统媒体资深主播影子兵播讲 稿件内容来源于网络 《追忆似水年华》(又译为《追寻逝去的时光》)是20世纪法国伟大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心灵追索描写、宏大的结构、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法国著名传记文学家兼评论家A·莫罗亚在1954年巴黎伽里玛出版社出版的《七星丛书》本的《追忆似水年华》序言中写道:“1900年至1950年这五十年中,除了《追忆似水年华》之外,没有别的值得永志不忘的小说巨著。不仅由于普鲁斯特的作品和巴尔扎克的作品一样篇帙浩繁,因为也有人写过十五卷甚至二十卷的巨型小说,而且有时也写得文采动人,然而他们并不给我们发现‘新大陆’或包罗万象的感觉。这些作家满足于挖掘早已为人所知的‘矿脉’,而马塞尔·普鲁斯特则发现了新的‘矿藏’。”这也是强调《追忆似水年华》的艺术优点就在于一个“新”字。然而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不在于单纯的创新,也不在于为创新而创新,更不在于对于传统的优秀艺术传统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从零开始的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灵魂,然而创新绝不是轻而易举的,绝不是盲目的幻想。《追忆逝水年华》的创新是在传统的优秀艺术基础上的发展。 法国诗人P· 瓦莱里和著名评论家、教授A·蒂博岱(1874-1936)都在他们的评论中夸奖《追忆逝水年华》的艺术风格继承了法国文学的优秀传统。 安德烈·纪德和蒂博岱都提到普鲁斯特和十六世纪的伟大散文作家 蒙田(1533-1592)在文风的旷达和高雅方面,似乎有一脉相承之妙。还有别的评论家甚至特意提到普鲁斯特受法国著名的回忆录作家圣·西门(1675-1755)的影响。外国作家如 毛姆、 弗吉尼亚·伍尔夫、 纳博科夫、 海明威等都曾高度评价过这部作品。
48
5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